一种粉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09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包括成形腔室,其顶部设有电子枪,其内部设有铺粉平台、固定隔热框和成形围框,成形围框内部设有托板,托板上设有成形底板,成形围框的四个侧面上以及托板下方均设置有第一保温结构;第一保温结构包括保温板,保温板设置在成形围框的侧面外侧或者托板下方,保温板分别与成形围框的侧面或者与托板形成的间隙中还设置有第一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成形围框内的高热量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方式向低温区域传热,保持住了成形围框内的高温环境,有效消除了产生的吹粉、层间粘结不牢靠以及需要进行后保温工艺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
本技术涉及粉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粉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粉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是目前3D金属打印领域中的主流设备之一,可将钛、钨、钼、钽、铌等高熔点的难熔金属及合金打印成金属零件。现有的粉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包括成形腔室,其顶部设有电子枪,其内部设有铺粉平台,铺粉平台下方设有成形围框。成形围框内部有一块能够上下运动的托板,托板上安装有成形底板。铺粉平台上还设有送粉组件,将待打印的金属粉末通过刮刀组件平铺在该成形底板上。铺粉平台和电子枪之间还设有隔热框。零件打印过程中,电子束产生的热量主要集中在刚熔化的粉末层附近,然后向上扩散至隔热框,从托板到隔热框的顶部为高温区域。然而,由于成形围框、隔热框、铺粉平台、成形腔室等均由不锈钢材料制作,导热系数较大,且隔热框与铺粉平台之间存在刮刀通过的间隙,故高温区域的热量会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等方式传递到成形围框和隔热框外部的低温区域。高温区域热量的快速散失会导致上一层刚熔化的金属粉末的表面温度快速降低,在通过电子束对下一层的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包括成形腔室,其顶部设有电子枪,其内部设有铺粉平台,所述铺粉平台和所述电子枪之间设有固定隔热框;所述铺粉平台下方设有成形围框,所述成形围框内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成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围框的四个侧面上以及所述托板下方均设置有第一保温结构;/n所述第一保温结构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成形围框的侧面外侧或者所述托板下方,所述保温板分别与所述成形围框的侧面或者与所述托板形成的间隙中还设置有第一保温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床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包括成形腔室,其顶部设有电子枪,其内部设有铺粉平台,所述铺粉平台和所述电子枪之间设有固定隔热框;所述铺粉平台下方设有成形围框,所述成形围框内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成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围框的四个侧面上以及所述托板下方均设置有第一保温结构;
所述第一保温结构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成形围框的侧面外侧或者所述托板下方,所述保温板分别与所述成形围框的侧面或者与所述托板形成的间隙中还设置有第一保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平面结构;或者,所述保温板为具有多个凸起的非平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棱状凸起,所述凸起的侧面为梯形、矩形或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的两侧分别涂刷有保温隔热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和所述成形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隔热框的四个侧面和顶面上均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赵培朱纪磊任龙周勃延全俊涛向长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