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竹条颜色自适应分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学习
,特别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竹条颜色自适应分类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竹制品加工行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竹材产量大的国家和地区加快开拓竹制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但是,国内的竹木行业普遍受限于自动化程度低,专业人员少等情况,严重阻碍着竹木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的毛竹,竹木半成品的加工过程主要分为切段,裂片,粗刨,精刨,压板等工序。竹子容易受到生产环境,生长年限,炭化工艺等影响,竹子表面颜色会有明显的深浅变化,从而导致压板后颜色不均匀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竹制品的生产质量,需要进行颜色的分类。目前,根据竹条表面的颜色深浅程度,大部分竹木加工厂主要依靠人工分拣竹子颜色分类,其分类标准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分为特深、深、中、浅、特浅等几个类别。但是,人工分选的缺点在于专业人员需求大、运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和分类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行业痛点,已经展开竹条颜色分类的相关研究。目前已有采用竹片平均颜色和纹理特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竹条颜色自适应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采集提取单根竹条的颜色信息,并对单根竹条的颜色信息进行预处理;/n步骤S2:将预处理后得到的图像提取颜色直方图特征;/n步骤S3:使用k-means算法聚类颜色中心;/n步骤S4:对新竹条进行颜色分类;/n步骤S5:更新颜色特征库N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竹条颜色自适应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提取单根竹条的颜色信息,并对单根竹条的颜色信息进行预处理;
步骤S2:将预处理后得到的图像提取颜色直方图特征;
步骤S3:使用k-means算法聚类颜色中心;
步骤S4:对新竹条进行颜色分类;
步骤S5:更新颜色特征库NF{1,2,...,},更新颜色聚类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竹条颜色自适应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图像采集:使用彩色面阵相机拍摄竹条部分表面的图像作为图片I1;
步骤S12:将彩图转成灰度图:将相机得到的彩色图片I1的RGB通道转成灰度通道,转换公式为Gray=R*0.299+G*0.587+B*0.114,其中Gray表示灰度值,得到灰度图像I2;
步骤S13:图像二值化:利用OTSU算法对灰度图像I2二值化得到二值化后的图像I3;
步骤S14:提取竹片掩膜:利用图像形态学操作去掉二值化后的图像I3中小粒子,提取最大的粒子区域作为竹片的掩膜区域I4;
步骤S15:提取竹片色块:提取竹片掩膜区域I4的最大内接矩形,按照该矩形裁切图片I1,得到竹片颜色块I5;
步骤S16:判断是否采集完整根竹条,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7,否则执行步骤S11;
步骤S17:拼接色块:将上述步骤得到的图像序列I5{1,2,...}拼接成一张图像I6,此图像I6即为预处理后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竹条颜色自适应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拼接色块得到的图像I6RGB颜色空间转换为HSV颜色空间,得到图像I7;
步骤S22:提取I7的颜色特征:对于色相通道H,H的范围为0~180,设置直方图bin的宽度为5,得到36个H通道bin;对于饱和度通道S,不单独统计它的特征;对于亮度通道V,V的范围为0~255,设置直方图bin的宽度为4,得到64个V通道bin,设置饱和度阈值Sthresh,阈值的范围为0~255,用该阈值对V通道bin进行分割,得到128个V通道bin;最后一共有164个颜色bin,统计I6图像像素在bin范围内的直方图,得到直方图颜色特征F,该特征是1x164的特征向量;
步骤S23:特征归一化:将特征向量F进行归一化,归一化公式为:
其中i表示特征向量的下标,W,H分别表示图像I6的宽度和高度;最后得到归一化后的特征NF。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竹条颜色自适应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所述统计bin的直方图的具体内容为:
在统计bin的直方图时,采用线性投票法,令像素值为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和,刘文哲,童同,高钦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帝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