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机滤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63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烟机滤网结构,包括中央集油区和环绕所述中央集油区设置的侧围区,所述侧围区用于分离油烟,所述中央集油区上设有用于连接集油盒的出油口,所述侧围区的环形侧面上设有若干个以中央集油区为中心圆周分布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形状为弧形,所述过滤孔的边沿上设有朝内翻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与相邻的翻边之间形成用于将油导向出油口的导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孔是由圆滑过渡的闭合非线性曲线连接而成,产生高压并且形成离心风力,增大了排烟的效果,提升烟气中油脂分离的效果。此外油污直接通过导油槽流向集油盒避免了油污在滤网上堆积,便于用户对滤网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烟机滤网结构
本技术涉及油烟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烟机滤网结构。
技术介绍
油烟机是一种净化装置,通常安装在炉灶上方,用于将炉灶燃烧的废气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迅速抽走。滤网是油烟机的一个重要部件,油烟穿过滤孔后,会与滤网的表面发生碰撞,油烟中的油脂附着在滤网上积聚成油滴,而烟气则从风道排出室外,对油烟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现有油烟机滤网大多数为网孔结构,只能通过网孔实现进风,无法进一步增大进风面积,尤其是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污糊在网孔中,排烟阻力大大增大,影响油烟的吸排和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烟机滤网结构,其增加了滤网的进风面积从而能保证油烟的吸排效果,并且油污直接通过导油槽流向集油盒避免了油污在滤网上堆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烟机滤网结构,包括中央集油区和环绕所述中央集油区设置的侧围区,所述侧围区用于分离油烟,所述中央集油区上设有用于连接集油盒的出油口,所述侧围区的环形侧面上设有若干个以中央集油区为中心圆周分布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形状为弧形,所述过滤孔的边沿上设有朝内翻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与相邻的翻边之间形成用于将油导向出油口的导油槽。作为改进,所述过滤孔垂直投影到中央集油区上的非线性曲线是由依次圆滑过渡的曲线AB、圆弧线BC、曲线CD和圆弧线DA连接而成的,并且曲线AB与圆弧线BC相切于B点,圆弧线BC与曲线CD相切于C点,曲线CD与圆弧线DA相切于D点,所述曲线AB和曲线CD为同心曲线,所述曲线AB、圆弧线BC、曲线CD和圆弧线DA是由以下表格中8个点圆滑过渡所形成的样条曲线或者是由该样条曲线等比例缩小或放大得到的:点角度半径A13°49.5P119°46.1P233°33.4B37°26.3C30°26.3P326°36.5P417°44.4D10°48.1上述表格中8个点所对应的坐标原点为中央集油区的圆心。作为改进,所述侧围区的形状为倒置的梯形台。作为改进,所述侧围区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侧围区的凸缘,所述凸缘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安装孔。作为改进,所述中央集油区和侧围区为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过滤孔是由圆滑过渡的闭合非线性曲线连接而成,产生高压并且形成离心风力,增大了排烟的效果,提升烟气中油脂分离的效果。此外油污直接通过导油槽流向集油盒避免了油污在滤网上堆积,便于用户对滤网的清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反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中央集油区1、侧围区2、集油盒3、出油口4、过滤孔5、翻边6、导油槽7、凸缘8、安装孔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油烟机滤网结构,包括中央集油区1和环绕所述中央集油区1设置的侧围区2,所述侧围区2用于分离油烟,侧围区2的形状可以为倒置的梯形台,换言之,侧围区2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侧围区2的形状并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圆锥体,例如,其外形还可以为棱台状(如四棱台状)。所述中央集油区1上设有用于连接集油盒3的出油口4,所述出油口4呈长条形,具体为长腰型口。当然,本技术的出油口4的形状并不应以此为限,其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如方形、椭圆形等。其中,所述侧围区2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侧围区2的凸缘8,所述凸缘8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安装孔9,通过螺丝穿接安装孔9即可将整个滤网安装在风机的进风口处,便于用户拆卸清洁。此外,为了提高中央集油区1和侧围区2的连接密封性,防止油污从中央集油区1和侧围区2之间的间隙中渗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央集油区1和侧围区2为一体成型。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侧围区2的环形侧面上设有若干个以中央集油区1为中心圆周分布的过滤孔5,所述过滤孔5的形状为弧形,具体为弧状的长椭圆形孔。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过滤孔5垂直投影到中央集油区1上的非线性曲线是由依次圆滑过渡的曲线AB、圆弧线BC、曲线CD和圆弧线DA连接而成的,并且曲线AB与圆弧线BC相切于B点,圆弧线BC与曲线CD相切于C点,曲线CD与圆弧线DA相切于D点,所述曲线AB和曲线CD为同心曲线,所述曲线AB、圆弧线BC、曲线CD和圆弧线DA是由以下表格中8个点圆滑过渡所形成的样条曲线或者是由该样条曲线等比例缩小或放大得到的:点角度半径A13°49.5P119°46.1P233°33.4B37°26.3C30°26.3P326°36.5P417°44.4D10°48.1上述表格中8个点所对应的坐标原点为中央集油区1的圆心,其他过滤孔5则是以中央集油区1的圆心为中心阵列形成的。而若干个以中央集油区1的圆心为中心设置在侧围区2的环形侧面上的过滤孔5形成漩涡状的进风孔,过滤孔5配合风机的吸风作用下产生高压并且形成离心风力,增大了排烟的效果,并且提升了烟气中油脂分离的效果,增加油脂分离度。这些过滤孔5的设计能够增加油烟的进风面积,另外,从风机系统内滴下的具有粘黏性的油滴可以直接滴落在中央集油区1中或沿着导油槽7流动到中央集油区1,避免了油滴直接滴落到灶台或者地面上。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孔5的边沿上设有朝内翻折的翻边6,所述翻边6与相邻的翻边6之间形成用于将油导向出油口4的导油槽7,导油槽7的形状和过滤孔5的形状相同,均为弧状的长椭圆形,加快导油的速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油烟被风机抽取的过程中经过过滤孔5时接触到翻边6,油烟被翻边6所冷却,使得油烟分离,分离后的油污从而随重力沿着导油槽7向下流动到中央集油区1中,再从中央集油区1的出油口4流动到集油盒3。综上所述,技术的过滤孔5是由圆滑过渡的闭合非线性曲线连接而成,产生高压并且形成离心风力,增大了排烟的效果,提升烟气中油脂分离的效果。此外油污直接通过导油槽7流向集油盒3避免了油污在滤网上堆积,便于用户对滤网的清洁。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烟机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集油区(1)和环绕所述中央集油区(1)设置的侧围区(2),所述侧围区(2)用于分离油烟,所述中央集油区(1)上设有用于连接集油盒(3)的出油口(4),所述侧围区(2)的环形侧面上设有若干个以中央集油区(1)为中心圆周分布的过滤孔(5),所述过滤孔(5)的形状为弧形,所述过滤孔(5)的边沿上设有朝内翻折的翻边(6),所述翻边(6)与相邻的翻边(6)之间形成用于将油导向出油口(4)的导油槽(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烟机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集油区(1)和环绕所述中央集油区(1)设置的侧围区(2),所述侧围区(2)用于分离油烟,所述中央集油区(1)上设有用于连接集油盒(3)的出油口(4),所述侧围区(2)的环形侧面上设有若干个以中央集油区(1)为中心圆周分布的过滤孔(5),所述过滤孔(5)的形状为弧形,所述过滤孔(5)的边沿上设有朝内翻折的翻边(6),所述翻边(6)与相邻的翻边(6)之间形成用于将油导向出油口(4)的导油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5)垂直投影到中央集油区(1)上的非线性曲线是由依次圆滑过渡的曲线AB、圆弧线BC、曲线CD和圆弧线DA连接而成的,并且曲线AB与圆弧线BC相切于B点,圆弧线BC与曲线CD相切于C点,曲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小强陈先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诗哲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