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49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涉及武术领域,包括底座和鞍台,所述鞍台上端呈弧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端设置有滑杆,所述鞍台设置在所述滑杆上方,所述滑杆上设置有圆台,所述滑杆上还套设有弹簧二,还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侧面设置有柱凸,所述柱凸上连接有弹绳,所述弹绳具有弹性且其下端连接有托片。设置有弹绳和托片,可以在下腰时起辅助作用,同时可以防止受伤,设置有脚套和手板,辅助用户锻炼时站的更加稳定,防止受伤,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呈弧形且其和人的肩膀的形状对应,可以対下腰的用户的肩膀起支撑防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武术
,具体是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止戈为武,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修习武术,可以使人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精壮神足,具有安然自胜的实力。练习武术对身体的要求比较高,腰部的锻炼是重中之重,因为锻炼腰部的柔韧性往往需要注意循序渐进同时需要人辅助,以防止受伤,现有的腰部锻炼装置仅能提供鞍台用于锻炼,锻炼过程中起不到辅助作用,对于防止受伤的防护也不到位,因此,现提供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和鞍台,所述鞍台上端呈弧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端设置有滑杆,所述鞍台设置在所述滑杆上方,所述滑杆上设置有圆台,所述滑杆上还套设有弹簧二,还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侧面设置有柱凸,所述柱凸上连接有弹绳,所述弹绳具有弹性且其下端连接有托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鞍台上端设置有若干辊柱,所述辊柱外侧设置有塑性软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手板,所述手板上表面为粗糙的塑性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手板所在的一端还设置有脚套,所述脚套为一个弧形的壳体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绳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抓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螺杆柱,所述螺杆柱上设置有螺纹,且其上套设有套环,所述螺杆柱上端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设置在所述螺杆柱上端的空腔内且两者滑动套接,所述套杆上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和所述套环之间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圆盘上方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呈弧形且其和人的肩膀的形状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弹绳和托片,可以在下腰时起辅助作用,同时可以防止受伤,设置有脚套和手板,辅助用户锻炼时站的更加稳定,防止受伤,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呈弧形且其和人的肩膀的形状对应,可以対下腰的用户的肩膀起支撑防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前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中鞍台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弹绳、3-托片、4-支座、5-手板、6-螺杆柱、7-套环、8-弹簧一、9-套杆、10-升降机构、11-滑杆、12-圆台、13-弹簧二、14-鞍台、15-辊柱、16-脚套、17-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7和鞍台14,所述底座17上设置有升降机构10,所述升降机构10上端设置有滑杆11,所述鞍台14设置在所述滑杆11上方,且其上端呈弧形,所述滑杆11上设置有圆台12,所述滑杆11上还套设有弹簧二13,所述弹簧13设置在所述圆台12和所述鞍台14之间起到缓冲作用,还设置有立柱1,所述立柱1至少有一个以上,所述立柱1上端侧面设置有柱凸,所述柱凸上连接有弹绳2,所述弹绳2具有弹性且其下端连接有托片3,用户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锻炼时,将所述弹绳2置于腋下,使得所述托片3置于后背上,用户在进行下腰锻炼时,开始时可以用手抓住弹绳2进行辅助下腰,同时鞍台14下方设置有可以缓冲的弹簧二13,可以放缓下腰的节奏,还设置有托片3,防止用户下腰过快导致受伤,且通过所述升降机构10可以调节所述鞍台14的高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所述鞍台14的高度,更加实用方便。具体地,所述鞍台14上端设置有若干辊柱15,所述辊柱15外侧设置有塑性软层,辊柱15可以转动,可以在用户使用时起到一定辅助作用,设置有塑性软层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具体地,所述底座17上设置有手板5,所述手板5上表面为粗糙的塑性层,如此可以防止用户因手滑而摔倒受伤,同时设置有塑性层使用时更加舒适,所述底座17上远离所述手板5所在的一端还设置有脚套16,所述脚套16为一个弧形的壳体结构,可以在用户下腰时辅助其站的更稳,防止其因脚滑而失误导致受伤。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10的选用不加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所述升降机构10为液压升降机,所述弹绳2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抓手,所述抓手的形式不加限制,目的在于用户使用时更方便抓握弹绳2,且抓的更加稳定。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用户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锻炼时,将所述弹绳2置于腋下,使得所述托片3置于后背上,用户在进行下腰锻炼时,开始时可以用手抓住弹绳2进行辅助下腰,同时鞍台14下方设置有可以缓冲的弹簧二13,可以放缓下腰的节奏,还设置有托片3,防止用户下腰过快导致受伤,且通过所述升降机构10可以调节所述鞍台14的高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所述鞍台14的高度,更加实用方便。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底座17上还设置有螺杆柱6,所述螺杆柱6上设置有螺纹,且其上套设有套环7,所述螺杆柱6上端设置有套杆9,所述套杆9设置在所述螺杆柱6上端的空腔内且两者滑动套接,所述套杆9上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和所述套环7之间设置有弹簧一8,所述圆盘上方设置有支座4,所述支座4呈弧形且其和人的肩膀的形状对应,如此可以対下腰的用户起辅助作用,使其更加轻松的同时可以对其肩膀起支撑防伤的作用,且套环7的高度可调,适用范围更广。本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性、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7)和鞍台(14),所述鞍台(14)上端呈弧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7)上设置有升降机构(10),所述升降机构(10)上端设置有滑杆(11),所述鞍台(14)设置在所述滑杆(11)上方,所述滑杆(11)上设置有圆台(12),所述滑杆(11)上还套设有弹簧二(13),还设置有立柱(1),所述立柱(1)上端侧面设置有柱凸,所述柱凸上连接有弹绳(2),所述弹绳(2)具有弹性且其下端连接有托片(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7)和鞍台(14),所述鞍台(14)上端呈弧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7)上设置有升降机构(10),所述升降机构(10)上端设置有滑杆(11),所述鞍台(14)设置在所述滑杆(11)上方,所述滑杆(11)上设置有圆台(12),所述滑杆(11)上还套设有弹簧二(13),还设置有立柱(1),所述立柱(1)上端侧面设置有柱凸,所述柱凸上连接有弹绳(2),所述弹绳(2)具有弹性且其下端连接有托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台(14)上端设置有若干辊柱(15),所述辊柱(15)外侧设置有塑性软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7)上设置有手板(5),所述手板(5)上表面为粗糙的塑性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树杰穆晓红张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工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