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自动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自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大气CO2、N2O和CH4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由此所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库的微弱变化,便可对全球CO2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土壤也是N2O和CH4的重要排放源,因此,对不同生态系统或管理方式下土壤的温室气体通量进行实时、动态的精准监测,是生态学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气室法是最为常用的土壤气体通量原位定点监测方法,它通过采用一定大小的箱体罩在被测土壤表面,阻止箱内外气体进行自由交换,通过测定箱体中温室气体的变化速率,计算得出目标气体的交换通量。设计科学的气箱是土壤温室气体监测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但是,现有技术所制作的气箱,存在以下问题:一、气箱下部呈密闭、固定状态,在非测定状态下,由于气箱与空气隔离,阻碍了正常的土壤气体交换,所测结果不符合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自动监测系统,它由太阳能供电系装置、电源控制器、数据采集器、气箱、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和灰尘过滤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太阳能供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上风扇、下风扇、箱体推杆和上盖推杆的控制端连接,数据采集器经数据传输线与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连接采集数据,土壤温度传感器设在气箱内的下部,土壤水分传感器设在气箱的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自动监测系统,它由太阳能供电系装置、电源控制器、数据采集器、气箱、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和灰尘过滤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太阳能供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上风扇、下风扇、箱体推杆和上盖推杆的控制端连接,数据采集器经数据传输线与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连接采集数据,土壤温度传感器设在气箱内的下部,土壤水分传感器设在气箱的底部,空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固定在气箱内的支架上,进气管路的一端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另一端与灰尘过滤器连接,出气管路的一端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另一端与灰尘过滤器连接,灰尘过滤器固定在气箱内的箱板支架上;
所述的太阳能供电系装置,由太阳能板、太阳能板支架、蓄电池和蓄电池保护箱组成,太阳能板设在太阳能板支架上,太阳能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设在蓄电池保护箱内;
所述的气箱,由底座、箱体框架、箱板支架、上盖、上风扇、下风扇、箱体推杆、上盖推杆、箱体推杆固定横杆、三角支架和支架组成,底座的两侧设有左水平支撑板和右水平支撑板,底座的中部呈中空的矩形框,箱板支架设在气箱内右侧箱板的中部,上风扇设在气箱内右侧箱板的上部,下风扇设在气箱内左侧箱板的下部,箱体推杆设在气箱的左侧,箱体推杆的下端设在左水平支撑板上,箱体推杆的上端设在箱体推杆固定横杆上,上盖推杆设在气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翔翔,李禄军,何朋,戴闪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