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用粘结剂的溶胀性能的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性能评价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用粘结剂的溶胀性能的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锂电池中有粘结剂,粘结剂一般为高分子聚合物,在电解液中会发生溶胀,从而造成电池膨胀,极片剥离强度降低,从而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而目前评测粘结剂的溶胀性能通常是采用如下方法:将粘结剂先打成胶液,然后制作成胶膜,放在高温电解液中浸泡,称重量,通过将浸泡后胶膜增加重量除以浸泡前胶膜的重量来计算溶胀度。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目前制作出来的胶膜内有少量气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评测结果;(2)胶膜的状态和粘结剂在电池中的状态不同,不能很有效的反馈粘结剂在极片中的溶胀程度。另外,目前都是在辊压后测试极片剥离强度,而电池在实际使用中,极片是浸泡在电解液中的,极片中的粘结剂会发生溶胀,导致其剥离强度会降低,因此,辊压后的剥离强度大,并不一定代表粘结剂溶胀后极片的剥离强度也依然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用粘结剂的溶胀性能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粘结剂、导电剂和电极活性物质合浆、涂布、辊压成极片;/nS2.辊压后的极片放置24~48小时;/nS3.裁取至少五个尺寸形状一样的极片,分别测量各极片的厚度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锂电池用粘结剂的溶胀性能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粘结剂、导电剂和电极活性物质合浆、涂布、辊压成极片;
S2.辊压后的极片放置24~48小时;
S3.裁取至少五个尺寸形状一样的极片,分别测量各极片的厚度T1、重量W1和剥离强度P1;
S4.将S3的各极片分别浸泡在电解液中,电解液放在50~70℃环境下;
S5.浸泡8~12天,每隔24小时将各极片取出吸干极片表面的电解液,并每天分别测试各极片的厚度和重量;
S6.直到S5的各极片的厚度和重量保持不变,记录各极片的厚度T2和重量W2,再测试各极片的剥离强度P2;
S7.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各极片的溶胀度Ⅰ’、溶胀度Ⅱ’和溶胀度Ⅲ’;
溶胀度Ⅰ’=(T2-T1)/T1*100%;
溶胀度Ⅱ’=(W2-W1)/W1*100%;
溶胀度Ⅲ’=(P1-P2)/P1*100%;
技术研发人员:郭娜娜,徐小明,白科,毛振强,何涛斌,谢爱亮,查秀芳,陈富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