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盘浴的能量石排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45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岩盘浴的能量石排列结构,主要将具有数个第一透气孔的第一网布件及具有数个第二透气孔的第二网布件进行堆栈设置,再于其堆栈处间隔设置数个纵向限位部以形成多个纵向通道,尔后将能量石置入纵向通道内,再于其堆栈处间隔设置数个横向限位部,以让能量石被纵向限位部及横向限位部围住形成至少一个具限制能量石位置功能的置放空间,以及形成至少一个不具有能量石的透气空间。借此,透过具能量石的置放空间及不具有能量石的透气空间,让热能得以从透气空间处快速的往上传导,达到快速加热及减少能源,以及具有环保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盘浴的能量石排列结构
本技术提供一种借由特殊的能量石排列,让床体加热件所散发出的热能得以直接释放,有效加快增温效果的岩盘浴的能量石排列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民俗疗法中,为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通常会借由沐浴的方式,透过相对较室温高的环境,对人体加热以使人体发汗,借此达到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等保健功效。前述沐浴方式大致可分为热水式与无热水式两种,热水式例如淋浴、温暖的蒸气或浸泡温泉;无热水式则例如沙浴或岩盘浴等。其中,就岩盘浴来说,主要是令使用者躺在一个平滑的鹅卵石上,借由该鹅卵石底下所释放出远红外线的能量石,以达成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效果。但就一般市面上的岩盘浴而言,大部分在使用者底部的能量石来说,都是分布较为密集,虽外观看起来似乎并不影响,但实际在使用上而言,底部的床体加热件在加热时,热能会往上窜流,并通过能量石及鹅卵石,因此当能量石的排列较为密集时,让热能不易从下方往上传导,因全被能量石的密集排列所阻隔,进而影响到加热的效率,导致岩盘浴装置非常耗电。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借由特殊的能量石排列,让床体加热件所散发出的热能得以直接释放,有效加快增温效果的优势。并本技术得以达到此优势的结构由一供放置岩盘浴装置上的能量石层所达成,此能量石层的结构包括有一第一网布件,所述第一网布件上形成有数个第一透气孔,且第一网布件一侧处堆栈结合设有一第二网布件,所述第二网布件上形成有数个第二透气孔,而第一网布件及第二网布件堆栈处间隔纵向设置有数个纵向限位部,以及间隔横向设置有数个横向限位部,且纵向限位部与横向限位部交错,并围绕出数个置放空间及数个分布在各该置放空间之间的透气空间,并所述的各个置放空间内设有一能量石。如此当使用者欲制作所述能量石层时,可先取第一网布件及第二网布件,并将其进行相互堆栈后,再将侧边缘处进行结合,以使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此后再于第一网布件及第二网布件的重叠处间隔纵向设置数个纵向限位部,以分隔出数个并行排列的纵向通道,尔后再取数个能量石,并分别将其从各个纵向通道位于开口的端处单一个各别置入到所述的纵向通道内,并取其中至少一个纵向通道不置放能量石,最后再于第一网布件及第二网布件之重叠处间隔横向设置数个与纵向限位部交错的横向限位部,并予以将数个纵向通道分别分隔出数个放置有能量石的置放空间及数个分布在各该置放空间之间且未放置有能量石的透气空间,如此,若第一网布件及第二网布件之重叠处未完成设置能量石时,则重复的将能量石依序置入纵向通道内,并再设置横向限位部,以持续区隔出置放空间及透气空间,直到皆设置完毕后再将开口进行接合,借此即完成本技术的能量石层。采用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岩盘浴所存在的热能不易从下方往上传导,因全被能量石的密集排列所阻隔,进而影响到加热的效率,导致岩盘浴装置非常耗电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本技术如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堆栈结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纵向限位部设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置入能量石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横向限位部设置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置入能量石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横向限位部设置示意图二。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铺设能量石层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铺设平滑石层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加热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能量石层排列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能量石层排列示意图。其中:能量石层、1,第一网布件、11,第一透气孔、111,第二网布件、12,第二透气孔、121,纵向限位部、13,横向限位部、14,置放空间、15,透气空间、16,侧边定位部、17,容置空间、18,开口、181,第一纵向通道、19a,第二纵向通道、19b,第三纵向通道、19c,第四纵向通道、19d,能量石、2,第一个能量石、2a,第二个能量石、2b,第三个能量石、2c,第四个能量石、2d,岩盘浴装置、3,床体、31,床体加热件、32,平滑石层、33,遮盖舱、34,舱体加热件、35,第一排、A,第二排、B。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弦通过附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能量石层1包括:一第一网布件11,该第一网布件11上形成有数个第一透气孔111;一设于该第一网布件11一侧并与该第一网布件11堆栈结合的第二网布件12,该第二网布件12上形成有数个第二透气孔121;数个于该第一网布件11及该第二网布件12堆栈处间隔设置并将该第一网布件11及该第二网布件12进行纵向结合的纵向限位部13;数个间隔设置并将该第一网布件11及该第二网布件12进行横向结合的横向限位部14,该横向限位部14、与该纵向限位部13形成交错,予以将其分隔出数个置放空间15及数个分布在各该置放空间15之间的透气空间16;及数个分别设于各该置放空间15内的能量石2。其中,所述第一网布件11及第二网布件12本实施例以编织网布做为举例,举凡其他可具有第一透气孔111及第二透气孔121的实施材质皆为本技术保护范围内,并不设限。其中,所述第一网布件11与第二网布件12的结合方式、及纵向限位部13与横向限位部14,本实施例以线材车缝方式予以结合形成,举凡其他如超音波或可将第一网布件11与第二网布件12的结合方式,或其可分隔出置放空间15及透气空间16的组件方式,皆为本技术保护范围内,并不设限。其中,所述能量石2,本实施例以具可散发出远红外线的矿物石为举例,举凡如北投石等,皆为本技术保护范围内,并不设限。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8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可先行取一具有数个第一透气孔111的第一网布件11及具有数个第二透气孔121的第二网布件12,并进行堆栈设置后,再将其侧边缘处进行车缝结合而形成侧边定位部17,以使彼此之间形成一具一开口181的容置空间18,而所述的侧边缘处结合以本实施例以三边做为举例,仅留一边未车缝结合,如此即可形成前述开口181;此后再于第一网布件11及第二网布件12之重叠处间隔纵向车缝数个纵向限位部13,以分隔出数个并行排列的纵向通道,而所述的纵向通道宽度得以供下述能量石通过;尔后再取数个能量石并分别将其从各纵向通道位于开口181的端处单一个各别置入到所述纵向通道内,并取其中至少一个纵向通道不置放能量石;举例而言,本创作人先行将纵向通道区分为第一纵向通道19a、第二纵向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盘浴的能量石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供放置岩盘浴装置上的能量石层,所述能量石层包括有:/n一第一网布件,该第一网布件上形成有数个第一透气孔;/n一设于该第一网布件一侧并与该第一网布件堆栈结合的第二网布件,该第二网布件上形成有数个第二透气孔;/n数个于该第一网布件及该第二网布件堆栈处间隔设置并将该第一网布件及该第二网布件进行纵向结合的纵向限位部;/n数个间隔设置并将该第一网布件及该第二网布件进行横向结合的横向限位部,该横向限位部与该纵向限位部形成交错,予以将其分隔出数个置放空间及数个分布在各置放空间之间的透气空间;及/n数个分别设于各置放空间内的能量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盘浴的能量石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供放置岩盘浴装置上的能量石层,所述能量石层包括有:
一第一网布件,该第一网布件上形成有数个第一透气孔;
一设于该第一网布件一侧并与该第一网布件堆栈结合的第二网布件,该第二网布件上形成有数个第二透气孔;
数个于该第一网布件及该第二网布件堆栈处间隔设置并将该第一网布件及该第二网布件进行纵向结合的纵向限位部;
数个间隔设置并将该第一网布件及该第二网布件进行横向结合的横向限位部,该横向限位部与该纵向限位部形成交错,予以将其分隔出数个置放空间及数个分布在各置放空间之间的透气空间;及
数个分别设于各置放空间内的能量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妍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沐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