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电机和叶轮底面高度差的工装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电机和叶轮底面高度差的工装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电机和叶轮装配后,电机底面(电机底面指:电机底部起到支撑作用的平面结构。我们一般称此结构为电机支撑板,下文中都表述为电机支撑板)和叶轮底面不会完全平行,有时候电机支撑板一侧和叶轮底面(具体位置是叶轮底面的边缘处,下文中都表述为叶轮底面)的高度,与电机支撑板另一侧和叶轮底面的高度出现较大高度差,导致后续装配操作无法进行,在生产中,我们称这种情况为间隙异常。此时,我们需要判断是电机问题还是叶轮问题导致了间隙异常,因为叶轮相关尺寸一般工厂内无法测量(叶轮是注塑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较小),所以,我们会测量电机相关尺寸——电机支撑板两端与水平面的高度,并计算高度差,再将此高度差转换为:假设电机装上叶轮后,叶轮底面和电机支撑板平面的高度差(通过叶轮直径和电机支撑板长度来计算)。若转换后的高度差数值很大,则主要是电机问题导致了上述间隙异常,反之,则主要是叶轮问题导致了上述间隙异常。当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电机和叶轮底面高度差的工装,包括固定电机(7)的固定电机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块(5)及安装在电机轴(11)上的叶轮盘(3),所述叶轮盘(3)的上表面安装有指针(4),所述测量块(5)上位于所述指针(4)上下浮动范围内的位置上设有刻度线(28),所述固定电机底座(1)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2)四周分布有四个第二通孔(13),所述固定电机底座(1)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支撑脚(14),所述电机(7)底部安装有电机支撑板(8),所述第一通孔(12)的直径比所述电机支撑板(8)上圆柱形凸台(10)的直径大1~1.5毫米,所述第二通孔(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电机和叶轮底面高度差的工装,包括固定电机(7)的固定电机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块(5)及安装在电机轴(11)上的叶轮盘(3),所述叶轮盘(3)的上表面安装有指针(4),所述测量块(5)上位于所述指针(4)上下浮动范围内的位置上设有刻度线(28),所述固定电机底座(1)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2)四周分布有四个第二通孔(13),所述固定电机底座(1)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支撑脚(14),所述电机(7)底部安装有电机支撑板(8),所述第一通孔(12)的直径比所述电机支撑板(8)上圆柱形凸台(10)的直径大1~1.5毫米,所述第二通孔(13)与设在所述电机支撑板(8)上的第一螺纹孔(9)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电机和叶轮底面高度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盘(3)包括圆形的支撑盘(17)、方形的压紧块(19)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盘(17)上的支撑块(18),所述支撑盘(17)的中间设有供所述电机轴(11)穿过的第五通孔(23),所述支撑块(18)靠近所述第五通孔(23)的一面与所述第五通孔(23)的中心的距离比所述第五通孔(23)的半径小1~1.5毫米,所述支撑块(18)上设有四个横向的第三螺纹孔(21),所述压紧块(19)上设有与四个所述第三螺纹孔(21)配合的第四通孔(20),所述压紧块(19)通过四颗螺钉穿过所述第四通孔(20)和第三螺纹孔(21)固定在所述支撑块(18)上,所述压紧块(19)靠近所述支撑块(18)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电机轴(11)配合的弧形槽(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电机和叶轮底面高度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4)包括方形的指针本体(26)及设在所述指针本体(26)一侧的圆锥体(27),所述指针本体(26)上设有两个竖向的第六通孔(25),所述支撑盘(17)的边缘设有两个与所述第六通孔(25)配合的第四螺纹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检测电机和叶轮底面高度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4)安装在所述叶轮盘(3)上后,所述圆锥体(27)的尖部和所述叶轮盘(3)的中心点的距离和所述电机上装配的叶轮半径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检测电机和叶轮底面高度差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装配支撑板(2),所述电机装配支撑板(2)为L型结构,所述电机装配支撑板(2)的横板上设有两个第三通孔(16),两个所述第三通孔(16)的圆心连线与所述电机装配支撑板(2)横板与竖板的连线平行,所述第三通孔(16)与设在所述固定电机底座(1)下方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脚(14)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电机和叶轮底面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丰,王龙,陈斌,刘会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