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399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插入患者支气管内部的导管本体、充气阀与气囊,导管本体的管内插设有副通气管与主通气管,副通气管卡设在主通气管的内部,副通气管一端外侧设有橡胶卡环,充气阀包括导管充气阀与通气管充气阀,导管充气阀设置在导管本体上,通气管充气阀设置在副通气管上;副通气管滑动插入在主通气管的内部,且副通气管与主通气管本身有一定的弧度,从导管本体的内部延伸出后,容易进入至两侧支气管中,方便置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小管径的副通气管进行操作,从而置管方便,且小管径的副通气管由于本身自带移动的弧度,容易延伸至左侧支气管的内部,方便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技术在对麻醉或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应用非常广泛,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患者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尤其是在胸科手术中,多数患者需要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将左、右侧肺的支气管气道进行隔离,以实现选择性单肺通气,通常,身体的左侧支气管角度相较于右侧支气管的倾斜角度过大,而现有技术中的副通气管管径较粗,因而在进行置管很困难,强行插管会导致病人局部受伤,同时耽误治疗病人的时间,或者使用纤支镜进行治疗,然而纤支镜的价格昂贵且不易操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插入患者支气管内部的导管本体、充气阀与气囊,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内插设有副通气管与主通气管,副通气管卡设在主通气管的内部,副通气管一端外侧设有橡胶卡环,充气阀包括导管充气阀与通气管充气阀,导管充气阀设置在导管本体上,通气管充气阀设置在副通气管上;气囊包括导管气囊和通气管气囊,导管气囊设置在导管本体上,通气管气囊设置在导管本体上,导管本体上转动设有活动卡环,活动卡环的外侧设有螺纹导杆,螺纹导杆上活动套设有套环,套环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设有活动挡环,活动挡环套设在副通气管上并与其表面设置的橡胶卡环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套设有套筒,套筒为无纺套带,套筒的外侧粘贴有魔术贴,通气管充气阀与导管充气阀设置在魔术贴与套筒之间。优选的,所述导管本体远离导管气囊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橡胶软环,橡胶软环的表面开设有环槽,活动卡环活动活动卡设在环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活动卡环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螺纹导杆的末端与连接块垂直连接,螺纹导杆上螺纹套设有连接螺套,螺套可转动至与套环的一侧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副通气管的末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连通设有通管,连接管的末端设有密封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副通气管滑动插入在主通气管的内部,且副通气管与主通气管本身有一定的弧度,从导管本体的内部延伸出后,容易进入至两侧支气管中,方便置管,同时本装置与现有技术使用方法类似,无需繁琐操作;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小管径的副通气管进行操作,从而置管方便,且小管径的副通气管由于本身自带移动的弧度,容易延伸至左侧支气管的内部,方便进行治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副通气管与主通气管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活动卡环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副通气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管本体、11导管气囊、12橡胶软环、13导管充气阀、2副通气管、21通气管气囊、22通气管充气阀、23橡胶卡环、3活动卡环、31连接块、32螺纹导杆、33套环、331连接杆、332活动挡环、34螺套、4连接管、5密封帽、6通管、7主通气管、71内管槽、8套筒、81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插入患者支气管内部的导管本体1、充气阀与气囊,导管本体1的管内插设有副通气管2与主通气管7,导管本体1为双层结构,其内部中空,用于穿过副通气管2与主通气管7,副通气管2卡设在主通气管7的内部,其中主通气管的内部开设有内管槽,副通气管2位于内管槽的内部,且副通气管2与主通气管7本身有一定的弧度,当副通气管2从导管本体1的内部延伸出后,容易进入至左侧支气管中,副通气管2一端外侧设有橡胶卡环23,充气阀包括导管充气阀13与通气管充气阀22,导管充气阀13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通气管充气阀22设置在副通气管2上;气囊包括导管气囊11和通气管气囊21,导管气囊11的充气量大于通气管气囊21的充气量,可通过导管充气阀13充气并经导管本体1传输至导管气囊11,从而完成充气的效果,通气管气囊21同理,导管气囊11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通气管气囊21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导管本体1上转动设有活动卡环3,活动卡环3的截面形状为“U”形,方便旋转和安装拆卸,活动卡环3的外侧设有螺纹导杆32,螺纹导杆32上活动套设有套环33,套环33上设有连接杆331,连接杆331的末端设有活动挡环332,活动挡环332套设在副通气管2上并与其表面设置的橡胶卡环23相贴合,可通过推动活动卡环3,使得橡胶卡环23向前移动并推动副通气管2的一端往导气管本体1中移动;当进行手术时,先将插有副通气管2和主通气管7的导管本体1一端插入至病人身体中,导管本体1的另一端位于病人的外部,当延伸至左侧支气管的上方部位时,往导管气囊1中充气,固定导管本体1的位置后,推动活动卡环3,从而副通气管2沿着竖直的螺纹导杆32向下进行进行移动,直至其一端延伸至左侧支气管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小管径的副通气管2进行操作,从而置管方便,且小管径的副通气管2由于本身自带移动的弧度,容易延伸至左侧支气管的内部,方便进行治疗;右侧支气管的倾斜角较小,因而副通气管2进入时没有障碍。导管本体1的一端套设有套筒8,套筒8为无纺套带,套筒8的外侧粘贴有魔术贴81,当不使用通气管充气阀22与导管充气阀13,通气管充气阀22与导管充气阀13设置在魔术贴81与套筒8之间,避免乱动对手术过程造成影响。导管本体1远离导管气囊11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橡胶软环12,橡胶软环12的表面开设有环槽,活动卡环3活动活动卡设在环槽的内部。活动卡环3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31,螺纹导杆32的末端与连接块31垂直连接,螺纹导杆32上螺纹套设有连接螺套34,螺套34可转动至与套环33的一侧相接触。副通气管2的末端设有连接管4,连接管4上连通设有通管6,连接管4的末端设有密封帽5,为避免副通气管2进入人体时对气管粘膜造成损伤,可以将头端开口斜面设计为光滑斜面,副通气管2头端开口均为斜开口,有利于保证通气量,避免缺氧症状的发生。在副通气管2的下端口处还可设有微型摄像头,用于检测副通气管2进入体内深度和距离肺部内壁的距离,且导管本体1可通过纤支镜驱动并插入身体的内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插入患者支气管内部的导管本体(1)、充气阀与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管内插设有副通气管(2)与主通气管(7),副通气管(2)卡设在主通气管(7)的内部,副通气管(2)一端外侧设有橡胶卡环(23),充气阀包括导管充气阀(13)与通气管充气阀(22),导管充气阀(13)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通气管充气阀(22)设置在副通气管(2)上;气囊包括导管气囊(11)和通气管气囊(21),导管气囊(11)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通气管气囊(21)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导管本体(1)上转动设有活动卡环(3),活动卡环(3)的外侧设有螺纹导杆(32),螺纹导杆(32)上活动套设有套环(33),套环(33)上设有连接杆(331),连接杆(331)的末端设有活动挡环(332),活动挡环(332)套设在副通气管(2)并与其表面设置的橡胶卡环(23)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插入患者支气管内部的导管本体(1)、充气阀与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管内插设有副通气管(2)与主通气管(7),副通气管(2)卡设在主通气管(7)的内部,副通气管(2)一端外侧设有橡胶卡环(23),充气阀包括导管充气阀(13)与通气管充气阀(22),导管充气阀(13)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通气管充气阀(22)设置在副通气管(2)上;气囊包括导管气囊(11)和通气管气囊(21),导管气囊(11)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通气管气囊(21)设置在导管本体(1)上,导管本体(1)上转动设有活动卡环(3),活动卡环(3)的外侧设有螺纹导杆(32),螺纹导杆(32)上活动套设有套环(33),套环(33)上设有连接杆(331),连接杆(331)的末端设有活动挡环(332),活动挡环(332)套设在副通气管(2)并与其表面设置的橡胶卡环(23)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燕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