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周强专利>正文

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38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对应大鼠嘴部的前端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端支撑部两侧对应所述大鼠两侧头部的侧面支撑部,所述前端支撑部设置有切牙套,所述侧面支撑部的内侧设有鼻弹板用以限制所述大鼠的上颌骨,所述侧面支撑部内侧对应所述大鼠三叉神经节位置设置有导管;通过将大鼠头颅固定良好后,由侧面支撑部内侧的设置的导管对应大鼠的三叉神经节位置,通过针药从导管进入并注射到大鼠的三叉神经节内,注射精确度高、可重复性强、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注射精确度、可重复性强以及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
技术介绍
目前,颌面部三叉神经是口腔最重要的感觉神经,而三叉神经痛是常见且疼痛剧烈的口腔颌面部疾患。三叉神经痛主要通过三叉神经传导至大脑中枢。近年来已有文献报导了一种将药物注射至大鼠三叉神经节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但是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对术者的敏感性要求较高。然而,采用上述的方法对大鼠三叉神经节进行注射,操作麻烦,精确度低,重复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旨在解决注射操作麻烦,精确度低,重复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对应大鼠嘴部的前端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端支撑部两侧对应所述大鼠两侧头部的侧面支撑部,所述前端支撑部设置有切牙套,所述侧面支撑部的内侧设有鼻弹板用以限制所述大鼠的上颌骨,所述侧面支撑部内侧对应所述大鼠三叉神经节位置设置有导管。更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支撑部内侧对应大鼠耳朵位置设置有耳塞,所述侧面支撑部向下弯折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耳塞向上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末端上。更进一步地,所述耳塞长为3-9mm。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V形结构或U形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支撑部与所述侧面支撑部为一体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支撑部、所述侧面支撑部、所述连接杆为一体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注射孔直径为0.5-1mm。更进一步地,所述切牙套内孔直径为3-4mm。更进一步地,所述鼻弹板为弧形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切牙套为圆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大鼠嘴部放置在支架的前端支撑部上,由前端支撑部上设有的切牙套安放大鼠的上中切牙;通过侧面支撑部内侧上设置的鼻弹板定位大鼠的上颌骨来对头颅起到稳定的效果;通过将大鼠头颅固定良好后,由侧面支撑部内侧的设置的导管对应大鼠的三叉神经节位置,通过针药从导管进入并注射到大鼠的三叉神经节内,注射精确度高、可重复性强、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本技术能提高注射精确度、可重复性强以及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的U形结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切牙套,3、鼻弹板,4、导管,5、耳塞,6、V形结构,7、前端支撑部,8、侧面支撑部,9、连接杆,10、弧形结构,11、一体结构,12、U形结构,13、注射孔,14、内孔,15、圆形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通过将大鼠嘴部放置在支架的前端支撑部上,由前端支撑部上设有的切牙套安放大鼠的上中切牙;通过侧面支撑部内侧上设置的鼻弹板定位大鼠的上颌骨来对头颅起到稳定的效果;通过将大鼠头颅固定良好后,由侧面支撑部内侧的设置的导管对应大鼠的三叉神经节位置,通过针药从导管进入并注射到大鼠的三叉神经节内,注射精确度高、可重复性强、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结合附图1-5所示,包括:一支架1,所述支架1包括对应大鼠嘴部的前端支撑部7、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端支撑部7两侧对应所述大鼠两侧头部的侧面支撑部8,所述前端支撑部7设置有切牙套2,所述侧面支撑部8的内侧设有鼻弹板3用以限制所述大鼠的上颌骨,所述侧面支撑部8内侧对应所述大鼠三叉神经节位置设置有导管4。具体的,所述鼻弹板3为两个对应限位板,通过鼻弹板3对大鼠的鼻梁处进行稳定。所述导管4为两个,所述导管4位置对应大鼠三叉神经节设置,通过将针头插入到所述导管4内并对应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药物,准确度高,使用广泛。通过将大鼠的头颅放置在支架1上,通过支架1上的切牙套2来安放大鼠的上中切牙,由鼻弹板3定位大鼠上颌骨来对头颅起到稳定的效果;将耳塞5插入大鼠骨性外耳道来固定头颅,通过针药从导管4进入并注射到导师的三叉神经节内,注射精确度高、可重复性强、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1-4所示,所述侧面支撑部8内侧对应大鼠耳朵位置设置有耳塞5,所述侧面支撑部8向下弯折设有一连接杆9,所述耳塞5向上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9末端上。通过所述连接杆9来调节耳塞5的具体位置,使得耳塞5能与大鼠耳朵对应,提高了对大鼠头颅的固定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耳塞5为两个,所述耳塞5用于插入到大鼠骨性外耳道的位置来固定头颅。进一步的,所述耳塞5为大鼠耳塞5。使用大鼠耳塞5便于插入骨性外耳道,通过将大鼠耳塞5插入骨性外耳道来固定大鼠头颅,固定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1-4所示,所述耳塞5长为3-9mm。大鼠骨性外耳道不深,通过适应的大鼠耳塞5来对大鼠头颅固定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1-5所示,所述支架1为V形结构6或U形结构12。支架1为V形结构6设置,使得支架1与大鼠头颅结构相似,便于放置大鼠头颅,对应大鼠头颅固定效果良好。通过将大鼠的头颅放置在V形结构6的支架1上,其中,所述支架1为U形结构12。通过切牙套2、鼻弹板3、耳塞5来对大鼠头颅固定好,由针道导管4来对大鼠三叉神经节进行定位,通过将注射器的针头从针道导管4内孔插入到大鼠三叉神经节上注射药物即可;所以U形结构12的支架1也可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1-5所示,所述前端支撑部7与所述侧面支撑部8为一体结构11。使得支架1的整体结构强度高。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支撑部7、所述侧面支撑部8、所述连接杆9为一体结构11,从而提高了支架1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支撑部为40mm。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1-5所示,所述侧面支撑部8长度为45-50mm。大鼠整体头颅长度长度一般,通过侧面支撑部8为45-50mm的设置来适应大鼠的上颌骨、鼻梁部、耳部,提高大鼠头颅的固定效果,便于针道导管4与大鼠三叉神经节对应设置,通过了注射的精确度。具体的,所述前端支撑部7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切牙套2以及两端的侧面支撑部8,所述前端支撑部7对所述侧面支撑部8起到支撑固定的效果,通过在所述前端支撑部7两端上设置来适应不同头颅大小的大鼠。所述侧面支撑部8固定所述鼻弹板3和所述导管4,其中,所述鼻弹板3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部8与所述前端支撑部7相邻1/3处位置上,所述导管4设置在所述侧面支撑部8的末端上。所述侧面支撑部8末端还固定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对应大鼠嘴部的前端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端支撑部两侧对应所述大鼠两侧头部的侧面支撑部,所述前端支撑部设置有切牙套,所述侧面支撑部的内侧设有鼻弹板用以限制所述大鼠的上颌骨,所述侧面支撑部内侧对应所述大鼠三叉神经节位置设置有导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对应大鼠嘴部的前端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端支撑部两侧对应所述大鼠两侧头部的侧面支撑部,所述前端支撑部设置有切牙套,所述侧面支撑部的内侧设有鼻弹板用以限制所述大鼠的上颌骨,所述侧面支撑部内侧对应所述大鼠三叉神经节位置设置有导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支撑部内侧对应大鼠耳朵位置设置有耳塞,所述侧面支撑部向下弯折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耳塞向上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末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长为3-9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三叉神经节注射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V形结构或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周强冯泽宁龙虎赖文莉
申请(专利权)人:吴周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