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光灯亮度控制方法及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灯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光灯亮度控制方法及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照射柔光灯时,需要使用到柔光灯箱,柔光灯箱内设置有一个柔光布,通过柔光布对光进行反射,再使用柔光灯箱时,随着使用者的需要,来调节柔光灯箱的角度或者反光面积,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且在现有的技术中,很多柔光灯箱在使用时,不方便对箱体反射的柔光亮度进行调节,导致柔光灯箱反射出的光源单一,无法根据具体使用时需要的效果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技术方案:一种柔光灯亮度控制方法及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遮光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顶部两个遮光机构之间一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顶部两个遮光机构之间的另一侧设置有收卷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部位于驱动机构与收卷机构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光灯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顶部连接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顶部两端均设置有遮光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3)位于顶部两个遮光机构(7)之间一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3)位于顶部两个遮光机构(7)之间的另一侧设置有收卷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3)顶部位于驱动机构(5)与收卷机构(4)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6);/n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四个固定框架(31)、固定螺栓(32)、电动伸缩杆(33)、一号U型座(34)、一号轴(35)以及顶座(36),四个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光灯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顶部连接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顶部两端均设置有遮光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3)位于顶部两个遮光机构(7)之间一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3)位于顶部两个遮光机构(7)之间的另一侧设置有收卷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3)顶部位于驱动机构(5)与收卷机构(4)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6);
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四个固定框架(31)、固定螺栓(32)、电动伸缩杆(33)、一号U型座(34)、一号轴(35)以及顶座(36),四个所述固定框架(31)底端四角均插设有固定螺栓(32),每个所述固定框架(31)分别通过四角的固定螺栓(32)与底座(1)的顶部螺纹连接,每个所述固定框架(31)内部均固定有电动伸缩杆(33),每个所述电动伸缩杆(33)的输出端均固定有一号轴(35),每个所述一号轴(35)分别与一号U型座(34)内壁的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每个所述一号U型座(34)远离电动伸缩杆(33)的一端分别与顶座(36)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遮光机构(7)均包括支柱(71)、铰链(72)、遮光框架(73)、二号U型座(74)、二号轴(75)、限位带(76)、限位槽(77)、L型板(78)、U型架(79)、插孔(710)、螺纹槽(711)、限位螺纹杆(712)、遮光板(713)、遮光槽(714)以及插槽(715),两个所述支柱(71)顶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铰链(72),两个所述铰链(72)远离支柱(71)的一端分别与遮光框架(73)底部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遮光框架(73)远离支柱(71)的一侧均贯穿开凿有插槽(715),且两个所述遮光框架(73)分别位于插槽(715)内插设有与其内径尺寸相匹配的遮光板(713),两个所述遮光框架(73)相靠近的一侧侧壁均贯穿开凿有遮光槽(714),两个所述遮光框架(73)远离遮光槽(714)一侧侧壁的底端均固定有二号U型座(74),两个所述二号U型座(74)内壁前后两端分别与二号轴(75)的前后两端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二号轴(75)远离遮光框架(73)一端的外壁分别固定有限位带(76),每个所述限位带(76)的顶部均贯穿开凿有限位槽(77),两个所述支柱(71)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顶端均固定有L型板(78),两个所述L型板(78)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均固定有U型架(79),两个所述L型板(78)以及U型架(79)均位置相匹配的位置贯穿开凿有插孔(710),两个所述U型架(79)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开凿有螺纹槽(711),且两个所述U型架(79)分别位于顶部的螺纹槽(711)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纹杆(712);
两个所述驱动机构(5)均包括驱动框架(51)、定位螺栓(52)、伺服电机(53)、主动轮(54)以及齿轮皮带(55),两个所述驱动框架(51)的底端四角均插设有定位螺栓(52),两个所述驱动框架(51)的内部均相对固定有伺服电机(53),两个所述伺服电机(53)的输出端均固定有主动轮(54),两个所述主动轮(54)的外壁分别与齿轮皮带(55)两端的内壁啮合连接;
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两个限位框架(61)、一号槽(62)、一号座(63)、二号槽(64)、二号座(65)、活动槽(66)、支撑杆(67)、齿轮轴(68)以及限位螺栓(69),两个所述限位框架(61)靠近驱动机构(5)一侧的内壁均贯穿开凿有一号槽(62),两个所述限位框架(61)的一侧外壁分别与一号座(63)一侧侧壁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一号座(63)分别位于限位框架(61)侧壁一号槽(62)相匹配的位置贯穿开凿有二号槽(64),两个所述限位框架(61)远离一号座(63)的一侧外壁分别与二号座(65)一侧侧壁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二号座(65)位于两个限位框架(61)之间的侧壁贯穿开凿有活动槽(66),所述二号座(65)靠近限位框架(61)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杆(67),两个所述支撑杆(67)相互远离限位框架(61)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齿轮轴(68),所述一号座(63)和二号座(65)两侧的顶端均插设有若干限位螺栓(69),且所述一号座(63)和二号座(65)分别通过两侧的若干限位螺栓(69)与顶座(36)的顶部螺纹连接;
所述收卷机构(4)包括收卷框架(41)、发条弹簧(42)、收卷辊(43)、柔光布(44)以及齿轮辊(45),所述收卷框架(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