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33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连接设备技术与机械传动领域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包括前端连接体、后端连接体、橡胶环、螺钉、橡胶垫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优势在于前端连接体、后端连接体均采用新的结构:分别在外端面均匀有3个曲键,中部有矩形花键,另一端有六角插头、六角插座。这样的设计结构可以在传递扭矩的过程中每一个曲键以及中部的矩形花键起到增大转矩作用的面积,降低了接触面磨损程度,进而提高了凸缘联轴器的使用寿命,适应了高功率密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设备技术与机械传动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装置。技术背景联轴器又称联轴节。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固定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且传递运动和转矩的机械传动部件。联轴器种类很多,凸缘联轴器是其中一个种类。凸缘联轴器属于刚性联轴器,是把两个带有凸缘的半联轴器用普通平键分别与两轴连接,然后用螺栓把两个半联轴器连成一体,以传递运动和转矩。现有的凸缘联轴器多用于连接电机和齿轮箱的连接机构。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496723.5的应用于连接电机和齿轮箱的联轴器,具体内容为,其结构包括上凸缘,凸起块,卡槽,上螺栓孔,下凸缘,凹槽,卡勾,下螺栓孔,为弹性装置,弹性挡块,弹簧。所述上凸缘端面上按四等分设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内具有卡槽,所述下凸缘的端面上按四等分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形成有卡勾,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勾相配合,所述下凸缘上形成有弹性装置;申请号为CN201520290406.8一种用于齿轮箱和电机的连接装置,具体内容为,其结构包括了上凸缘、下凸缘以及位于所述上凸缘和所述下凸缘之间的弹性装置,所述上凸缘端面上按四等分设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内具有小凹槽,所述下凸缘的端面上按四等分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形成有小凸块,所述小凹槽与所述小凸块相配合,所述弹性装置位于所述凸起块的外周和内周。上述两个凸缘联轴器专利均采用普通平键分别与两传动轴连接,以传递运动和转矩,在高功率密度条件下传递转矩时,凸缘联轴器与传动轴的连接部位的接触面受力面积较小,所受应力较大,接触面磨损严重,降低了凸缘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包括前端连接体、橡胶环、螺钉、橡胶垫片、后端连接体;前端连接体与后端连接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橡胶环和橡胶垫片安装在后端连接体内部;前端连接体与输入轴连接,后端连接体与输出轴连接;这种高功率密度新型凸缘联轴器用于连接的轴需要具有相应的结构,输出轴的一端面具有第一曲键槽和第一矩形花键槽;输入轴的一端面具有第二曲键槽和第二矩形花键槽。优选的,所述前端连接体外端面有第一曲键、第一矩形花键和内端面有六角插座;所述前端连接体通过外端面均匀分布3个第一曲键和中部的第一矩形花键分别与所述输入轴一端面均匀分布的3个第一曲键槽和中部的第一矩形花键槽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后端连接体外端面有第二曲键、第二矩形花键和内端面有六角插头;所述后端连接体通过外端面均匀分布3个第二曲键和中部的第二矩形花键分别与所述输出轴一端面均匀分布的3个第二曲键槽和中部的第二矩形花键槽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前端连接体通过内端面的所述六角插座与所述后端连接体内端面的所述六角插头对中配合。所述前端连接体外端面的第一曲键、第一矩形花键分别与后端连接体外端面的第二曲键、第二矩形花键成60°夹角交错分布。所述橡胶垫片通过所述六角插头与所述螺钉安装在所述后端连接体内部;所述橡胶环通过嵌入的方式与所述后端连接体相固定配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进行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图1是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与传动轴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与传动轴爆炸示意图;图3是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前端连接体三视图;图4是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后端连接体三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所示:1-输入轴、2-前端连接体、3-橡胶环、4-螺钉、5-橡胶垫片、6-后端连接体、7-输出轴、101-第一矩形花键槽、102-第一曲键槽、201-第一矩形花键、202-第一曲键、203-六角插座、601-第二矩形花键、602-第二曲键、603-六角插头、701-第二矩形花键槽、702-第二曲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相关部件配合连接等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相关技术说明,而不是全部。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新设计结构及优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附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包括2-前端连接体、3-橡胶环、4-螺钉、5-橡胶垫片、6-后端连接体;此外,这一种新型联轴器用于连接需要具有相应的结构1-输入轴、7-输出轴。如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包括2-前端连接体、3-橡胶环、4-螺钉、5-橡胶垫片、6-后端连接体;2-前端连接体外端面有202-第一曲键、201-第一矩形花键和内端面有203-六角插座;2-前端连接体通过外端面均匀分布3个202-第一曲键和中部的201-第一矩形花键分别与1-输入轴一端面均匀分布的3个102-第一曲键槽和中部的101-第一矩形花键槽配合连接。如图1、4所示,后端连接体外端面有602-第二曲键、601-第二矩形花键和内端面有603-六角插头;6-后端连接体通过外端面均匀分布3个602第二曲键和中部的601-第二矩形花键分别与7-输出轴一端面均匀分布的3个701-第二曲键槽和中部的702-第二矩形花键槽配合连接。如图1、3、4所示,2-前端连接体通过内端面的203-六角插座与6-后端连接体内端面的603-六角插头对中配合。如图1、2、3、4所示,2-前端连接体外端面的202-第一曲键、201-第一矩形花键分别与6-后端连接体外端面的602-第二曲键、702-第二矩形花键成60°夹角交错分布。如图2、4所示,5-橡胶垫片通过603-六角插头与4-螺钉安装在6-后端连接体内部;3-橡胶环通过嵌入的方式与6-后端连接体相固定配合。如图1、2所示,在使用过程中,1-输入轴通过新型凸缘联轴器将转矩传递给7-输出轴输出转矩,在转矩传递的整个过程中,本次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的2-前端连接体和6-后端连接体的外端面分别均匀有3个202-第一曲键和3个602-第二曲键,中部有201-第一矩形花键、601-第二矩形花键;此外,2-前端连接体和6-后端连接体与4-橡胶环通过嵌入配合固定;其中4-橡胶环在转矩传递过程中起到径向减震的作用;2-前端连接体和6-后端连接体与5-橡胶垫片通过4-螺钉连接固定,在转矩传递过程中5-橡胶垫片起到轴向减震的作用;这样的设计结构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包括2-前端连接体、3-橡胶环、4-螺钉、5-橡胶垫片、6-后端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2-前端连接体外端面有102-第一曲键、201-第一矩形花键和内端面有203-六角插座;所述2-前端连接体通过外端面均匀分布3个102-第一曲键和中部的201-第一矩形花键分别与所述1-输入轴一端面均匀分布的3个102-第一曲键槽和中部的101-第一矩形花键槽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凸缘联轴器,包括2-前端连接体、3-橡胶环、4-螺钉、5-橡胶垫片、6-后端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2-前端连接体外端面有102-第一曲键、201-第一矩形花键和内端面有203-六角插座;所述2-前端连接体通过外端面均匀分布3个102-第一曲键和中部的201-第一矩形花键分别与所述1-输入轴一端面均匀分布的3个102-第一曲键槽和中部的101-第一矩形花键槽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6-后端连接体外端面有602-第二曲键、601-第二矩形花键和内端面有603-六角插头;所述6-后端连接体通过外端面均匀分布3个602-第二曲键和中部的601-第二矩形花键分别与所述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增宝代桂徽王东雨鲍和云朱如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