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33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包括胃管、发光件、金属导丝及电源装置,所述胃管设有引流瓶连接口及引流口,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引流口一端的管壁内,所述电源装置设于所述引流瓶连接口一端的管壁内,所述金属导丝设于所述胃管两侧的管壁内,并且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电法装置形成回路,所述胃管的材料为可透光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使用时容易置入胃或肠,不易卷曲,且制作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
技术介绍
目前已经上市的胃管,普遍采用盲插式置入胃或肠,在置入的过程中,会出现以下情况:1、置入气道,未能及时发现;2、置入过程中,前端未进入食道,而操作者不能判断是否进入食道,仍然在执行置入的操作,导致胃管在口咽部不断盘卷、甚至打结,最终导致置入胃管失败。胃管按材质可分为硅胶胃管和聚氨酯胃管两种。其中,硅胶胃管在置入时需要连带金属导丝进行置入操作,才能较为顺利的置入,置入后再拔出导丝,存在胃管移位的可能;聚氨酯胃管在出厂包装后,容易造成各种卷曲,置入的时候同样存在困难,不容易置入。针对上述问题,有学者提出可视胃管的方案,其能够提供良好的视野,方便操作者及时调整方向以便顺利的置入胃或肠,但其制作成本价格昂贵,非常不利于市场推广及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使用时容易置入胃或肠,不易卷曲,且制作成本低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包括胃管、发光件、金属导丝及电源装置,所述胃管设有引流瓶连接口及引流口,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引流口一端的管壁内,所述电源装置设于所述引流瓶连接口一端的管壁内,所述金属导丝设于所述胃管两侧的管壁内,并且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电法装置形成回路,所述胃管的材料为可透光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池、控制开关及指示灯。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口一端的胃管两侧设有侧孔。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瓶连接口一端的胃管一侧设有与所述引流瓶连接口匹配的活塞帽。进一步的,所述胃管采用聚氨酯或硅胶制成。进一步的,所述胃管的内径为1.0-5.5mm,长度为500-1200mm。进一步的,所述胃管的外壁设有刻度。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高粘性的固定胶带,所述固定胶带设有黏鼻部和黏胃管部,所述黏鼻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黏胃管部的宽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胃管的引流口端设有发光件,在置入时可通过发光件发出的光定位胃管的置入位置,有利于医生精准把控胃管,使其置入到位;金属导丝既有形成电回路的作用,又有塑形引导作用,能够较好地支撑柔软、弯曲的胃管,便于置入;最后,发光件、金属导丝和电源装置均设在胃管的管壁内,可以形成绝缘体,能够保障在工作时不发生漏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固定胶带结构示意图。其中:1-胃管;11-引流口;12-引流瓶连接口;2-发光件;3-金属导丝;4-电池;5-控制开关;6-指示灯;7-侧孔;8-活塞帽;9-固定胶带;91-黏鼻部;92-黏胃管部。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包括胃管1、发光件2、金属导丝3和电源装置。胃管1采用聚氨酯或硅胶制成,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能透过光线,而且制作成本比较低廉。胃管1的内径为1.0-5.5mm,长度为500-1200mm,具体可依据不同的体重制作不同型号,以满足临床的需求。胃管1的外壁还设有刻度(图中未标识),以记录胃管1的置入深度。胃管1设有引流口11和引流瓶连接口12。发光件2设于引流口11一端的管壁内,电源装置设于引流瓶连接口12一端的管壁内;金属导丝3设于胃管1两侧的管壁内,且其两端与发光件2和电源装置连接形成回路。发光件2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红光或蓝光。电源装置包括电池4、控制开关5及指示灯6。控制开关5用于控制发光件2的开启或关闭,指示灯6则用于提示电路正常与否。引流口11一端的胃管1两侧设有侧孔7。引流瓶连接口12一端的胃管1一侧设有与引流瓶连接口12匹配的活塞帽8,操作者可选择实际需要连接引流瓶或盖紧活塞帽8。为了在置入后更好地固定胃管1,本技术还配有一高粘性、定型的固定胶带9。固定胶带9设有黏鼻部91和黏胃管部92,黏鼻部91的宽度大于黏胃管部92的宽度,可以达到更好粘贴效果。本技术的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其使用过程如下:在置入胃管1时,操作者打开的控制开关5,使胃管1前端的发光件2点亮,发出红色或蓝色光,同时胃管1末端的指示灯6点亮,提示整个电路正常。操作者经鼻置入胃管1后,当引流口11端到达咽喉部时,操作者能通过颈前区看到发光件2发出的红光或蓝光;当胃管1顺利置入食道后,随着胃管1的移动,红光或蓝光也逐渐移动直至消失,提示顺利置入食道.当胃管1未顺利置入食道,在咽喉部盘曲时,通过引流口11端的发光件2,操作者能发现红光或蓝光一直在颈前区,提示操作者应及时停止置入胃管1,并改变置入方式;当胃管1置入气道时,通过引流口11端的发光件2,操作者能发现红光或蓝光随着胃管1的置入,红光或蓝光在气道内移动,最后在胸骨上消失,提示操作者应及时退出胃管,并改变置入方式重新置入。通过以上的改进操作,操作者能精准的把胃管1置入胃肠,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也能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胃管置入技术。对腹部手术需要在术中置入胃管1的患者,在以上操作顺利置入食管后,在术野也能通过引流口11端发光件2发出的红光或蓝光,判断胃管1到达的位置,以便于精准的调整胃管1置入的深度及位置,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在胃管1到达理想深度时,关闭胃管1末端的控制开关5,胃管1末端的指示灯6也同时熄灭,提示操作者胃管1前端的发光件2也熄灭。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包括胃管、发光件、金属导丝及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设有引流瓶连接口及引流口,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引流口一端的管壁内,所述电源装置设于所述引流瓶连接口一端的管壁内,所述金属导丝设于所述胃管两侧的管壁内,并且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电源装置形成回路,所述胃管的材料为可透光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包括胃管、发光件、金属导丝及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设有引流瓶连接口及引流口,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引流口一端的管壁内,所述电源装置设于所述引流瓶连接口一端的管壁内,所述金属导丝设于所述胃管两侧的管壁内,并且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电源装置形成回路,所述胃管的材料为可透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池、控制开关及指示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口一端的胃管两侧设有侧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光导定位胃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明吴祖光张岳农邓国明周瑧涛李旭刚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