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彩红专利>正文

一种LASIK手术用角膜瓣层间冲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292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ASIK手术用角膜瓣层间冲洗器,包括注射器,注射器上可拆卸连接有冲洗针头;所述冲洗针头包括与注射器相配合的针栓,针栓上连接有针梗;所述针梗包括与针栓相连接的前针梗,前针梗上连接有后针梗;所述后针梗远离前针梗的一端设有针头冲洗孔,后针梗远离针栓的面上设有下冲洗孔,后针梗上还设有两组侧冲洗孔,侧冲洗孔设于下冲洗孔两侧;所述注射器上还设有匀速冲洗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冲洗器存在冲洗效果差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ASIK手术用角膜瓣层间冲洗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LASIK手术用角膜瓣层间冲洗器。
技术介绍
LASIK,就是用准分子激光通过对角膜瓣下基质层进行屈光性切削,从而降低瞳孔区的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通俗来看就是把角膜当成一种透明材料,通过切削作成了一副镜片)。可矫正200度-2000度的近视,从目前临床结果观察,此手术是矫正高度近视眼常用的术式。LASIK手术需要切削角膜层,切削后大量杂质如碎屑、纤维异物、睑板腺脂质等嵌插在角膜瓣层间,术中常规需进行冲洗以祛除杂质。现有冲洗器为预装好平衡盐溶液的注射器连接一弯折金属针头组成,通过将针头沿切削路径插入角膜,轻推注射器推杆,液体水平从金属针头流出进行冲洗,通过改变针头方向对不同部位进行冲洗;但是在具体使用时,存在冲洗效果差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冲洗时液体从金属针头流出,形成单股水流,对局部容易造成水流冲洗力量过大,容易造成后角膜水肿;另外由于在使用时,为人力推进注射器伸缩端,水流速度不稳定,亦容易造成水流冲洗力量过大,容易造成后角膜水肿,影响术后视力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ASIK手术用角膜瓣层间冲洗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冲洗器存在冲洗效果差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LASIK手术用角膜瓣层间冲洗器,包括注射器,注射器上可拆卸连接有冲洗针头;所述冲洗针头包括与注射器相配合的针栓,针栓上连接有针梗;所述针梗包括与针栓相连接的前针梗,前针梗上连接有后针梗;所述后针梗远离前针梗的一端设有针头冲洗孔,后针梗远离针栓的面上设有下冲洗孔,后针梗上还设有两组侧冲洗孔,侧冲洗孔设于下冲洗孔两侧;所述注射器上还设有匀速冲洗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匀速冲洗结构包括套设于注射器外壳的下固定环和与下固定环相对应的上固定环,上固定环上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远离上固定环的一端与下固定环转动连接,丝杆上螺接有与注射器伸缩端相配合的牵引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与丝杆螺接的牵引块,牵引块上固接有一对与上固定环滑动连接的牵引杆,牵引杆远离牵引块的一端连接有与与注射器伸缩端相配合的牵引盖。进一步地,所述针栓远离前针梗的面上设有指引标记。进一步地,所述后针梗和前针梗的夹角为135度。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环上设有与丝杆相对应的保护壳。进一步地,所述侧冲洗孔、下冲洗孔、针头冲洗孔均由多组沿环形设置的冲洗孔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侧冲洗孔、下冲洗孔、针头冲洗孔减缓平衡盐溶液进入角膜的冲洗压力,而且侧冲洗孔、下冲洗孔、针头冲洗孔均由多组沿环形设置的冲洗孔组成,使用多组沿环形设置的冲洗孔再次对冲洗压力进行减速,提高本技术的冲洗效果。设置匀速冲洗结构带动注射器匀速的对患者角膜进行冲洗,不仅能够提高冲洗的效果,而且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针头的第一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中针头的第二轴测图;图中:1、冲洗针头,2、下固定环,3、注射器,4、保护壳,5、上固定环,6、电机,7、丝杆,8、牵引杆,9、牵引盖,10、针栓,11、针梗,12、下冲洗孔,13、侧冲洗孔,14、针头冲洗孔,15、指引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一种LASIK手术用角膜瓣层间冲洗器,如图1-4所示,包括注射器3,注射器3上可拆卸连接有冲洗针头1;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冲洗针头1包括与注射器3相配合的针栓10,针栓10上连接有针梗11;所述针梗11包括与针栓10相连接的前针梗11,前针梗11上连接有后针梗11;所述后针梗11远离前针梗11的一端设有针头冲洗孔14,后针梗11远离针栓10的面上设有下冲洗孔12,后针梗11上还设有两组侧冲洗孔13,侧冲洗孔13设于下冲洗孔12两侧;所述注射器3上还设有匀速冲洗结构;侧冲洗孔13、下冲洗孔12、针头冲洗孔14均由多组沿环形设置的冲洗孔组成。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预装好平衡盐溶液的注射器3安装在匀速冲洗结构上,将冲洗针头1沿切削路径插入角膜,匀速冲洗结构动作带动注射器3匀速推动,平衡盐溶液匀速由注射器3经针栓10流入针梗11,平衡盐溶液经侧冲洗孔13、下冲洗孔12、针头冲洗孔14流出对杂质进行去除;即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侧冲洗孔13、下冲洗孔12、针头冲洗孔14减缓平衡盐溶液进入角膜的冲洗压力,而且侧冲洗孔13、下冲洗孔12、针头冲洗孔14均由多组沿环形设置的冲洗孔组成,使用多组沿环形设置的冲洗孔再次对冲洗压力进行减速,提高本技术的冲洗效果。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匀速冲洗结构包括套设于注射器3外壳的下固定环2和与下固定环2相对应的上固定环5,上固定环5上转动连接有丝杆7,丝杆7远离上固定环5的一端与下固定环2转动连接,丝杆7上螺接有与注射器3伸缩端相配合的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与丝杆7螺接的牵引块,牵引块上固接有一对与上固定环5滑动连接的牵引杆8,牵引杆8远离牵引块的一端连接有与与注射器3伸缩端相配合的牵引盖9。上支撑环上设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上啮合有与丝杆7固接的从动轮。匀速冲洗结构在使用时,匀速冲洗结构的初始状态为:牵引块与上固定环5相接触;将注射器3与穿入上固定环5和下固定环2,使注射器3针柄与上固定环5相接触;电机6动作,电机6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丝杆7转动,丝杆7通过牵引块带动牵引杆8沿上固定环5滑动,牵引杆8带动牵引盖9运动至与注射器3伸缩端相接触;电机6继续动作带动牵引盖9按压注射器3伸缩端,注射器3将平衡盐溶液推至注射针头处;注射结束后,电机6反转,带动牵引盖9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牵引块与上固定环5相接触时,电机6停止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针栓10远离前针梗11的面上设有指引标记15;设置指引标记15指导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使下冲洗孔12向下冲洗或偏向冲洗,提高冲洗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后针梗11和前针梗11的夹角为135度,设置135度便于医护人员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环2上设有与丝杆7相对应的保护壳4,设置保护壳4保护丝杆7,提高本技术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ASIK手术用角膜瓣层间冲洗器,包括注射器(3),注射器(3)上可拆卸连接有冲洗针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针头(1)包括与注射器(3)相配合的针栓(10),针栓(10)上连接有针梗(11);所述针梗(11)包括与针栓(10)相连接的前针梗(11),前针梗(11)上连接有后针梗(11);所述后针梗(11)远离前针梗(11)的一端设有针头冲洗孔(14),后针梗(11)远离针栓(10)的面上设有下冲洗孔(12),后针梗(11)上还设有两组侧冲洗孔(13),侧冲洗孔(13)设于下冲洗孔(12)两侧;所述注射器(3)上还设有匀速冲洗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ASIK手术用角膜瓣层间冲洗器,包括注射器(3),注射器(3)上可拆卸连接有冲洗针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针头(1)包括与注射器(3)相配合的针栓(10),针栓(10)上连接有针梗(11);所述针梗(11)包括与针栓(10)相连接的前针梗(11),前针梗(11)上连接有后针梗(11);所述后针梗(11)远离前针梗(11)的一端设有针头冲洗孔(14),后针梗(11)远离针栓(10)的面上设有下冲洗孔(12),后针梗(11)上还设有两组侧冲洗孔(13),侧冲洗孔(13)设于下冲洗孔(12)两侧;所述注射器(3)上还设有匀速冲洗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ASIK手术用角膜瓣层间冲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匀速冲洗结构包括套设于注射器(3)外壳的下固定环(2)和与下固定环(2)相对应的上固定环(5),上固定环(5)上转动连接有丝杆(7),丝杆(7)远离上固定环(5)的一端与下固定环(2)转动连接,丝杆(7)上螺接有与注射器(3)伸缩端相配合的牵引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红赵宏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李彩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