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支撑体系快速周转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是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支撑体系快速周转方法。
技术介绍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板、管线支护架以及预制支撑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前,需要先将预制混凝土板、管线支护架以及预制支撑构件等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通过吊装工具将构件吊运至安装位置进行实际安装。但是目前在施工前,一方面难以对构件进行快速辨认,这就导致无法快速地将其放置在理想位置进行摆放,不利于后续使用,另一方面,构件在使用前,无法对其支撑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进行检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支撑体系快速周转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支撑体系快速周转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支撑体系快速周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根据图纸及客户需要在BIM上建立装配式建筑三维模型;/nS2:确定建立该装配式建筑三维模型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板、管线支护架以及预制支撑构件;/nS3:确定所需预制混凝土板、管线支护架以及预制支撑构件的尺寸、材质以及支撑强度,先对预制混凝土板、管线支护架以及预制支撑构件进行支撑强度测试和横向碰撞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在初始建立的装配式建筑三维模型中选取对应的建筑材料;/nS4:对不同连接点以及不同坐标上的建筑构件进行标记并制作出对应的标签,并将制作出的标签贴附在相应的建筑构件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支撑体系快速周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图纸及客户需要在BIM上建立装配式建筑三维模型;
S2:确定建立该装配式建筑三维模型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板、管线支护架以及预制支撑构件;
S3:确定所需预制混凝土板、管线支护架以及预制支撑构件的尺寸、材质以及支撑强度,先对预制混凝土板、管线支护架以及预制支撑构件进行支撑强度测试和横向碰撞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在初始建立的装配式建筑三维模型中选取对应的建筑材料;
S4:对不同连接点以及不同坐标上的建筑构件进行标记并制作出对应的标签,并将制作出的标签贴附在相应的建筑构件上;
S5:施工时,将相同标签下的建筑构件堆放在指定的摆放区域,通过吊装工具施工预制混凝土板以形成该装配式建筑外部框架,通过人工施工管线支护架以形成管线布局框架,通过施工预制支撑构件以形成支撑框架;
S6:当前标签下的建筑构件使用完毕后,对当前标签下的建筑构件进行拆除,并将该标签下的建筑构件周转至其他建筑位置重新装配并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支撑体系快速周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还应对预制混凝土板、管线支护架以及预制支撑构件的支撑强度测试数据和横向碰撞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比对合格后,在装配式建筑三维模型中选取对应的建筑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支撑体系快速周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需预制混凝土板的尺寸通过如下方式获得:通过卷尺或皮尺在预制混凝土板的长度和宽度上分别作出标记,并对预制混凝土板上的标记进行切割,其中,切割设备为液压墙锯机、电动碟锯机、水钻或者马路切割机中的任意一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