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4266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预制楼板技术领域,包括板体,板体内设有纵筋和横筋,板体还包括横筋凹槽,横筋贯穿横筋凹槽并与横筋凹槽相匹配,板体两侧设有斜面,且横筋长度不超出斜面;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步骤一,吊装楼板;步骤二,将楼板排列,使侧面拼合;步骤三,放置预制钢筋架;步骤四,将横筋凹槽的横筋与预制钢筋架连接;步骤五,将V型槽内浇筑混凝土;步骤六,待混凝土凝固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其楼板拼接处不易开裂、抗裂性强、整体性好,边角处不易破损缺角,实际生产和吊装、运输十分便利,解决了目前预制楼板施工中开裂和便于生产运输不能同时兼有的技术性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楼板
,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构件板为长条形,中间开有通孔,这种空心预制构件板具有造价低、方便施工、制作容易等优点,拼装楼板时,先将空心预制构件板搁置在墙或梁上,然后在相邻预制构件板拼接处吊模用混凝土灌缝,形成空心楼板,但这种空心预制构件板拼装楼板有不足:其相邻预制构件板拼接处吊模用混凝土灌缝,拼接处易开裂,抗裂性差,接缝处易产生渗漏;相邻预制构件板之间连接力弱,拼装楼板整体性差,通过长时间摸索改进后,将板体两侧底部设置下凸出块,凸出块靠紧起作模板的作用,可在槽形空腔内直接浇筑混凝土,拼接处不需吊模;如此设计改进很好地解决了拼接处易开裂、抗裂性差、整体性差等问题。但是,这种构型实际生产和吊装、运输带来了极大地不便,而且边角凸起块破损率高,生产成本无法有效控制,导致未能得到有效推广,现阶段长条形预制构件楼板的拼接问题仍然是主要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包括板体,板体内设有纵筋和横筋,板体还包括横筋凹槽,横筋穿入横筋凹槽板体两侧设有斜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横筋长度不超出斜面,板体设有至少一个纵向通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横筋两端均穿入横筋凹槽并与横筋凹槽大小相匹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横筋凹槽成对布设于板体两侧,一个横筋对应两个横筋凹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板体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板体两侧斜面互相对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吊装预应力空心楼板;步骤二,将预应力空心楼板依次整齐排列,使得斜面拼合成一V型槽;步骤三,放置预制钢筋架;步骤四,将横筋凹槽的横筋与预制钢筋架对应位置焊接或铰接或螺栓连接或榫卯连接;步骤五,将V型槽内浇筑混凝土;步骤六,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完成楼板施工作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预制钢筋架为中空的三棱柱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预制钢筋架三个棱边夹角中任意一个与两个相邻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拼合处斜面围合的开放空间相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施工场地,放置施工器械,确定定位基准;步骤二,张拉预应力筋,进行成型挤压施工;步骤三,检查楼板整体强度,待楼板达到预定强度,进入下一步施工;步骤四,叠合生产,使成型模具倒置,使得楼板底部朝上,顶部与已完成的楼板顶部贴合,架设侧面支撑模板;步骤五,张拉预应力筋,进行成型挤压施工,步骤六,检查楼板整体强度,待楼板达到预定强度,拆除侧面支撑模板;步骤七,依次重复上述步骤二至步骤六,直至完成全部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楼板拼接处不易开裂、抗裂性强、整体性好,边角处不易破损缺角,实际生产和吊装、运输十分便利,解决了目前预制楼板施工中开裂的和便于生产运输不能同时兼有的技术性难题。(2)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空心率高,横筋凹槽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的空心率,降低了自重,减少了运输成本。(3)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施工过程中运用了斜面和预制钢筋架现浇处理技术,其中预制钢筋架既可以增加板间现浇强度,又通过焊接或其他刚性连接与横筋连接成一整体,使得施工楼板具有更好的整体性。(4)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施工中预制钢筋架可作为管线预留孔使用,利用施工结构特点方便楼板布设管线。(5)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可实现叠合生产,显著降低生产场地需求,节省了大量用地成本,而且生产周期快,可沿用传统的楼板生产工艺,成熟、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横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安装施工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体,2-纵筋,3-横筋,4-横筋凹槽,5-斜面,6-预制钢筋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包括板体1,板体1内设有纵筋2和横筋3,板体1还包括横筋凹槽4,横筋3贯穿横筋凹槽4并与横筋凹槽4相匹配,板体1两侧设有斜面5,且横筋3长度不超出斜面5。横筋3长度十分关键,不超过斜面5可大大方便工厂施工,特别是使用机械施工过程中,将极大便于楼板纵向线性生产,且不必重新研发设计那些改造成本巨大的自动生产机械模具。板体1设有至少一个纵向通孔,在不集中受力的地方加大空心率,减轻板体1自重。本实施例中纵向通孔均匀布置与板体1内,根据技术规程确定相关规格。斜面5与板体1底面成不大于80度夹角。斜面5与板体1底面夹角是实际生产使用经验中考虑到受力、运输和吊装而确定的,可根据实际施工要求确定最合理的设计尺寸。斜面5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了模板的作用,在下一步的现浇施工中,不必另行吊装模板。为了生产的便利和标准化,板体1横截面为等腰梯形,适宜生产模具的设计以及具有美观的外形。本实施例中,斜面5与板体1底面成45度夹角。板体1两侧斜面5互相对称,便于拼合,实现产品任意组合施工和补充。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吊装预应力空心楼板;步骤二,将预应力空心楼板依次整齐排列,使得斜面5拼合成一V型槽;如果V型槽出现较大缺口,应及时填补,为后续现浇施工做准备;步骤三,放置预制钢筋架6,合理摆放预制钢筋架6;步骤四,将横筋凹槽4的横筋3与预制钢筋架6对应位置焊接或铰接或螺栓连接或榫卯连接;横筋3和预制钢筋架6成一刚性整体,增加结构整体性;步骤五,将V型槽内浇筑混凝土;步骤六,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完成楼板施工作业。特别的,为了更好使得结构合理施工便利,预制钢筋架6外形轮廓为三棱柱状。预制钢筋架6三个棱边夹角中任意一个与两个相邻预应力空心楼板拼合处斜面5围合的开放空间相配合。这样不仅便于现浇施工操作,还能有效利用预制钢筋架6得内部空间,预制钢筋架6为中空的三棱柱状作为管线预留孔使用,不必再另行开孔,充分利用了结构空间。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施工场地,放置施工器械,确定定位基准;步骤二,张拉预应力筋,进行成型挤压施工;步骤三,检查楼板整体强度,待楼板达到预定强度,进入下一步施工;步骤四,叠合生产,使成型模具倒置,使得楼板底部朝上,顶部与已完成的楼板顶部贴合,架设侧面支撑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内设有纵筋(2)和横筋(3),所述板体(1)还包括横筋凹槽(4),所述横筋(3)穿入所述横筋凹槽(4)所述板体(1)两侧设有斜面(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内设有纵筋(2)和横筋(3),所述板体(1)还包括横筋凹槽(4),所述横筋(3)穿入所述横筋凹槽(4)所述板体(1)两侧设有斜面(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3)长度不超出所述斜面(5),所述板体(1)设有至少一个纵向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3)两端均穿入所述横筋凹槽(4)并与所述横筋凹槽(4)大小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凹槽(4)成对布设于所述板体(1)两侧,一个所述横筋(3)对应两个所述横筋凹槽(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两侧所述斜面(5)互相对称。


7.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吊装预应力空心楼板;
步骤二,将预应力空心楼板依次整齐排列,使得斜面(5)拼合成一V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礼铭傅仟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成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