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晓花专利>正文

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14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包括能绕设于腹部外周的腹带本体,所述的腹带本体包括罩面部及连接于罩面部横向一端的弹性腰带部,在所述的罩面部上设有与造口相匹配的使造口露出的造口窗口,所述的造口窗口外边缘还环设有一圈用于加强造口周围腹壁强度的环状底板,所述环状底板的硬度大于罩面部的硬度;所述的罩面部的横向另一端在远离人体一侧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粘合面,所述的腰带部远离罩面部的另一端在靠近人体一侧面上设有第二魔术贴粘合面;所述第一魔术贴粘合面和第二魔术贴粘合面能相互粘合。该多功能腹带能预防及治疗造口旁疝和造口脱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领域,具体涉及预防及治疗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
技术介绍
肠造口术在消化道重大疾病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手术直接将肠道从腹壁引出从而实现暂时或永久的粪便转流,以替代或部分代替肛门排泄粪便的功能,这一改变虽然挽救患者性命,但是会造成生理上不便,尤其是每次看到自己上身上“粪袋”时,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上创伤,造口患者术后常常存在明显羞耻感,自卑感。而且造口患者术后常常并发各种并发症,其中造口旁疝与造口脱垂是造口远期并发症,造口旁疝是造口术后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50%以上(卢容.腹腔镜下造口旁疝修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上海护理,2010,10(1):55-57)。20年后为36%~100%(金鲜珍,樊慧,魏利敏,等两种造口旁疝腹带的设计及临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14):104-106)。造口旁疝是腹腔内器官或组织从造口旁缺损处突出而形成的疝,其发生率不低,有时会被我们疏忽掉,如果能对造口旁疝做到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通过术后前3个月使用腹带、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及便秘等增加腹内压因素,通过饮食或适量运动维持BMI20-25kg/m2、锻炼腹部肌肉强度等途径,80%-90%的患者无需手术干预。而造口脱垂则相对少见,但国外报道其发生率在2-22%,发生率也并不低,有时会被我们疏忽掉,造口脱垂的发生有时可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陆元基.结肠造瘘术后发生造口脱垂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造口旁疝与造口脱垂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来预防和最终管理,造口护理协会指南强调了造口专科护士在造口定位,造口管理和持续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腹带是造口旁疝与造口脱垂非手术管理手段之一(ColorectalDiseasea2018TheAssociationofColoproctologyofGreatBritainandIreland.20(Suppl.2),5–19)。因此研发一种能更好管理此类人群的腹带就尤为重要。单纯使用传统造口旁疝腹带,腹带将造口周围腹壁皮肤拉近,造口中间的孔径造口黏膜就相对突出,造成腹部压力不平衡,可能造成造口脱垂的风险存在,这是临床中难题,基于以上存在临床护理难题。单纯使用传统造口旁疝腹带,对于预防及治疗造口旁疝有一定的效果,但未考虑到造口患者合并有造口脱垂并发症,一旦发生造口脱垂这种旁疝腹带就无法使用;传统造口旁疝腹带将造口周围腹壁皮肤拉近,腹带中间的孔径使造口黏膜就相对突出,造成腹部压力不平衡,可能造成造口脱垂的风险存在;将造口袋从造口圈中拉出,没有任何遮挡,造成造口患者看到自己身上的“粪袋”,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传统造口脱垂腹带一般是普通无孔腹带,起到支持固定,减少腹压(徐悦洋,卫莉,杨长永.预防性肠造口术后造口脱垂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9):1779-1781.),但患者实际运用中面临巨大挑战,每次倾倒排泄物是要将造口腹带取下,容易发生渗漏,造成不便,存在诸多问题;同时造口腹带型号单一无法根据造口周围腹部轮廓进行量身定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该腹带适合各类造口患者使用,能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造口旁疝和造口脱垂。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包括能绕设于腹部外周的腹带本体,所述的腹带本体包括罩面部及连接于罩面部横向一端的弹性腰带部,在所述的罩面部上设有与造口相匹配的使造口露出的造口窗口,所述的造口窗口外边缘还环设有一圈用于加强造口周围腹壁强度的环状底板,所述环状底板的硬度大于罩面部的硬度;所述的罩面部的横向另一端在远离人体一侧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粘合面,所述的腰带部远离罩面部的另一端在靠近人体一侧面上设有第二魔术贴粘合面;所述第一魔术贴粘合面和第二魔术贴粘合面能相互粘合;在罩面部远离人体一侧还设有弹性防脱垂固定带,所述的弹性防脱垂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于环状底板横向一旁侧,所述的弹性防脱垂固定带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能沿横向延伸覆盖到环状底板的横向另一旁侧,且该自由端在靠近人体一侧设有能与第一魔术贴粘合面进行粘合的第三魔术贴粘合面。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将造口窗口罩设于造口外,然后将腹带本体按照人体腰部的大小佩戴好,然后将弹性防脱垂固定带的第二魔术贴勾面贴合到魔术贴绒面上固定住造口处防止造口脱垂。本方案的罩面和环状底板部能很好地固定在造口的外侧,腹带体和防脱垂固定带能将造口及造口周围的身体组织很好地固定住,从而能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造口旁疝和造口脱垂。弹性防脱垂固定带,不仅可以随时开窗检查造口粘膜情况,适合各类造口患者,在不同情况下发挥不同功能,全方位考虑造口患者的需求,而且可以对露出造口窗口的造口袋进行固定,并增加腹部支撑力,预防和改善由于腹带中间的孔径造成腹部压力不平衡而引发的造口黏膜脱垂现象,长期坚持使用,可以预防及治疗造口旁疝及脱垂并发症发生,减轻造口患者心理压力,促进造口患者全面康复。进一步地,为了能有效地遮蔽造口袋及进一步支撑造口袋:所述的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还包括活动覆盖于所述的造口窗口外表面的造口装饰袋,所述的造口装饰袋包括覆盖层及位于覆盖层内侧下部的造口装饰袋袋体;所述的罩面部的远离人体一侧及覆盖层的靠近人体一侧上设有相互配合扣合连接的扣合组件。进一步地,为了使长期佩戴时,皮肤不容易产生不适,所述的罩面部采用亲肤的棉质材料。进一步地,为了使长期佩戴时,皮肤不容易产生不适,所述的覆盖层采用亲肤的棉质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的腰带部和防脱垂固定带上设有多个排气的排气孔。造口装饰袋袋体可以根据要求更换不同颜色,方便拆卸及清洗。较之前的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造口旁疝和造口脱垂。具体如下:(1)本技术所述的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能预防及治疗造口旁疝:环状底板的硬度比罩面部材料的硬度大,在同样的拉力作用下,环状底板(优选聚乙烯衬板)对腹壁的压力比罩面部大,环状底板(优选聚乙烯衬板)可更有效地加强腹壁强度,阻挡疝内容物的突出;(2)本技术所述的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能预防及治疗造口脱垂。防脱垂固定带可以增加腹部支撑力,改善由于腹带中间的孔径造成腹部压力不平衡而引发造口黏膜脱垂。(3)本技术所述的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具有护腰作用。造口腹带松紧带部分同时也可以起到护腰作用。(4)本技术所述的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使用起来美观、安全。造口装饰袋可以将造口袋隐藏起来,避免造口袋内容物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减少造口人心理压力;通过装饰袋支撑作用,分散排泄物造成重力,减少渗漏风险,增加患者安全感;减少康复期造口人士夫妻生活中的尴尬。(5)本技术所述的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优选采用棉质及透气材料,在长期佩戴后皮肤不容易产生不适,从而能适应更多的患者使用。(6)本技术所述的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使用魔术贴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能绕设于腹部外周的腹带本体(1),所述的腹带本体(1)包括罩面部(1-1)及连接于罩面部(1-1)横向一端的弹性腰带部(1-2),在所述的罩面部(1-1)上设有与造口相匹配的使造口露出的造口窗口(1-4),所述的造口窗口(1-4)外边缘还环设有一圈用于加强造口周围腹壁强度的环状底板(1-3),所述环状底板(1-3)的硬度大于罩面部(1-1)的硬度;所述的罩面部(1-1)的横向另一端在远离人体一侧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粘合面(2-1),所述的腰带部(1-2)远离罩面部(1-1)的另一端在靠近人体一侧面上设有第二魔术贴粘合面(2-2);所述第一魔术贴粘合面(2-1)和第二魔术贴粘合面(2-2)能相互粘合;/n在罩面部(1-1)远离人体一侧还设有弹性防脱垂固定带(3),所述的弹性防脱垂固定带(3)一端固定连接于环状底板(1-3)横向一旁侧,所述的弹性防脱垂固定带(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能沿横向延伸覆盖到环状底板(1-3)的横向另一旁侧,且该自由端在靠近人体一侧设有能与第一魔术贴粘合面(2-1)进行粘合的第三魔术贴粘合面(3-1)。/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防造口旁疝脱垂多功能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能绕设于腹部外周的腹带本体(1),所述的腹带本体(1)包括罩面部(1-1)及连接于罩面部(1-1)横向一端的弹性腰带部(1-2),在所述的罩面部(1-1)上设有与造口相匹配的使造口露出的造口窗口(1-4),所述的造口窗口(1-4)外边缘还环设有一圈用于加强造口周围腹壁强度的环状底板(1-3),所述环状底板(1-3)的硬度大于罩面部(1-1)的硬度;所述的罩面部(1-1)的横向另一端在远离人体一侧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粘合面(2-1),所述的腰带部(1-2)远离罩面部(1-1)的另一端在靠近人体一侧面上设有第二魔术贴粘合面(2-2);所述第一魔术贴粘合面(2-1)和第二魔术贴粘合面(2-2)能相互粘合;
在罩面部(1-1)远离人体一侧还设有弹性防脱垂固定带(3),所述的弹性防脱垂固定带(3)一端固定连接于环状底板(1-3)横向一旁侧,所述的弹性防脱垂固定带(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能沿横向延伸覆盖到环状底板(1-3)的横向另一旁侧,且该自由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花
申请(专利权)人:何晓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