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剥离六方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用于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411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剥离六方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用于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是使用嘧啶酮为溶剂剥离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并原位溶解纤维素制备氮化硼纳米片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六方氮化硼分散在嘧啶酮中,超声剥离一段时间,将纤维素加入到该氮化硼的分散液中,继续超声一段时间,待纤维素完全溶解。将所得最终混合液进行脱泡,用凝固浴再生,洗涤,得到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嘧啶酮为六方氮化硼的剥离溶剂和纤维素的良溶剂,能够同时实现六方氮化硼的剥离及与纤维素的原位复合,安全稳定,操作简单,产量较高,产品质量好,氮化硼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剥离六方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用于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化硼纳米片剥离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属于无机非金属纳米层状材料制备及复合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六方氮化硼(h-BN),又称“白色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类似石墨烯的层状结构。氮化硼纳米片具有耐高温性能、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高温抗氧化能力、耐腐蚀、良好的润滑性能及优异的电绝缘性能,使其在高温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方面均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使其迅速成为当今世界的研究焦点。h-BN纳米片是一种由B原子和N原子以共价键形式链接的无限延伸的平面蜂窝状结构。相较于石墨烯,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途径则相当有限。这是因为氮化硼片层内以离子键结合,使层间的力比石墨层之间的范德华力要强,导致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因此,如何制备出高质量、高产量的二维氮化硼纳米片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高分子材料一般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系数低于0.5W·m-1·K-1,为满足微电子、电子电器等诸多领域的应用需求,制备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高导热聚合物绝缘材料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聚合物中添加导热填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氮化硼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小的热膨胀系数以及良好的电绝缘性能等,添加到聚合物基体中能够大幅度提高聚合物的导热系数。但氮化硼结构惰性,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力小,在聚合物中分散困难,限制了其复合效果。此外,传统聚合物为生物不可降解材料,随着电子器件使用周期的缩短,电子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开发生物可降解的导热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剥离六方氮化硼及原位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嘧啶酮类化合物DMPU作为溶剂能够高效剥离六方氮化硼,得到稳定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的分散液,同时能够溶解纤维素,实现氮化硼纳米片与纤维素的复合,复合材料导热性能高,力学性能良好,氮化硼在纤维素中分散均匀,且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温和,可用于工业化生产。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剥离六方氮化硼制备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所用的溶剂为极性非质子溶剂1,3-二甲基-四氢-2-嘧啶酮(DMPU),进行超声处理,得到稳定的BNNS的DMPU悬浮液,也就是BNNS的DMPU分散液。所述的六方氮化硼的DMPU分散液中六方氮化硼的质量浓度为1~50mg/ml,优选为2-8mg/ml。六方氮化硼粉末与纤维素按质量比计为(0.1~2):1。所述超声功率为50~400w,优选200-400W;所述的超声处理时间为1~10h,优选2h;超声温度为30~60℃,优选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用氮化硼纳米片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所述的纤维素原料是棉短绒、纸浆(包括针叶木纸浆、阔叶木纸浆等)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纤维素加入到上述所得BNNS的DMPU悬浮液中,其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1%~10%,超声一段时间至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BNNS-纤维素混合液;所述的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是由所得到的最终混合液进行脱泡,用凝固浴再生,洗涤,过滤后得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剥离六方氮化硼制备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所得BNNS的DMPU悬浮液能够稳定放置3个月而不发生沉降;(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氮化硼纳米片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所用溶剂不仅能够高效剥离氮化硼,而且能够溶解纤维素,实现氮化硼纳米片与纤维素的均匀混合。(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氮化硼纳米片制备的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导热系数可达26.4W·m-1·K-1。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中剥离所得BNNS分散液静置90天前后的数码照片;图2:实施例1中剥离前h-BN、剥离后BNNS的红外光谱;图3:实施例1中剥离前h-BN、剥离后BNNS的X射线衍射图谱。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嘧啶酮为溶剂剥离六方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并原位溶解纤维素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六方氮化硼分散在嘧啶酮类化合物DMPU中,超声剥离一段时间,将纤维素加入到该氮化硼的分散液中,继续超声一段时间,待纤维素完全溶解。将所得最终混合液进行脱泡,用凝固浴再生,洗涤,得到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采用嘧啶酮类化合物DMPU为六方氮化硼的剥离溶剂和纤维素的良溶剂,能够同时实现六方氮化硼的剥离及与纤维素的原位复合,安全稳定,操作简单,无需复杂昂贵的设备,产量较高,产品质量好,氮化硼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对比例1:在100ml的1,3-二甲基-四氢-2-嘧啶酮(DMPU)中,加入5g棉短绒,超声一段时间至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纤维素溶液;将所得到的最终混合液进行脱泡,用凝固浴再生,洗涤,过滤,得到再生纤维素。材料的导热性能及拉伸强度见表1.实施例1:取0.5g六方氮化硼粉末中分散在100ml的1,3-二甲基-四氢-2-嘧啶酮(DMPU)中,超声功率200W,温度30℃,超声2小时,得到稳定的BNNS的DMPU悬浮液;在上述所得BNNS的DMPU悬浮液中加入5g棉短绒,超声一段时间至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BNNS-纤维素混合液;将所得到的最终混合液进行脱泡,用凝固浴再生,洗涤,过滤,得到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材料的导热性能及拉伸强度见表1。其中所得BNNS的DMPU悬浮液能够稳定存放3个月而不发生沉降,其数码照片如图1所示。通过高速离心BNNS的DMPU悬浮液,用乙醇洗涤所得BNNS,干燥后,称量所得BNNS质量,根据BNNS占初始加入的氮化硼粉末的质量分数,计算剥离效率,剥离效率高达60%。剥离前后其红外光谱图如图2所示,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3所示。实施例2:取0.8g六方氮化硼粉末中分散在100ml的1,3-二甲基-四氢-2-嘧啶酮(DMPU)中,超声功率200W,温度30℃,超声2小时,得到稳定的BNNS的DMPU悬浮液;在上述所得BNNS的DMPU悬浮液中加入5g棉短绒,超声一段时间至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BNNS-纤维素混合液;将所得到的最终混合液进行脱泡,用凝固浴再生,洗涤,过滤,得到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材料的导热性能及拉伸强度见表1。实施例3:取2.0g六方氮化硼粉末中分散在100ml的1,3-二甲基-四氢-2-嘧啶酮(DMPU)中,超声功率200W,温度30℃,超声2小时,得到稳定的BNNS的DMPU悬浮液;在上述所得BNNS的DMPU悬浮液中加入2g棉短绒,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离六方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用于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在六方氮化硼粉末中加入极性非质子溶剂1,3-二甲基-四氢-2-嘧啶酮DMPU,进行超声处理,得到稳定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的DMPU悬浮液;/n(2)在上述所得BNNS的DMPU悬浮液中加入质量分数1%~10%的纤维素,超声至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BNNS-纤维素混合液;/n(3)将所得到的混合液进行脱泡,凝固浴再生,洗涤,过滤,得到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离六方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用于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六方氮化硼粉末中加入极性非质子溶剂1,3-二甲基-四氢-2-嘧啶酮DMPU,进行超声处理,得到稳定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的DMPU悬浮液;
(2)在上述所得BNNS的DMPU悬浮液中加入质量分数1%~10%的纤维素,超声至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BNNS-纤维素混合液;
(3)将所得到的混合液进行脱泡,凝固浴再生,洗涤,过滤,得到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六方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用于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的BNNS的DMPU悬浮液中六方氮化硼的质量浓度为1~50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六方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用于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贤斌聂向导郑鲲马永梅王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