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天钢专利>正文

一种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08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车体,其特征是:所述车体的上侧固定连接圆桶,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的中心,所述螺杆的上部铰接所述圆桶的上侧盖板中心,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圆桶的底板中心,所述圆桶内设置有存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治疗装置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有利于实现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治疗装置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术中需要用到各种器械,如各种针、刀、注射器等,而这些手术器械在使用后通常都是直接放在器械盒内。手术后进行回收、清点数目,存在摆放杂乱,不便于整理。目前,使用的转运车主要是平板车,盛放器械的盒子容易从车上滑落下来。盒子一般是开口的没有密封,转运过程中,器械有可能被外界所污染。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有利于实现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车体,其特征是:所述车体的上侧固定连接圆桶,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的中心,所述螺杆的上部铰接所述圆桶的上侧盖板中心,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圆桶的底板中心,所述圆桶内设置有存储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存储机构包括一组六角盘,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一组所述六角盘的中心,每个所述六角盘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一,每个所述圆杆一分别铰接连杆一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外箱体的底部,每个所述外箱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矩形滑槽二,每个所述矩形滑槽二分别设置有圆杆二,每个所述圆杆二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外箱体,每个所述矩形滑槽二分别设置有U形滑块,每个所述圆杆二分别穿过所述U形滑块,每个所述U形滑块的凹槽处分别铰接连杆二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铰接U形杆凹槽处,所述圆桶对应每个所述外箱体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每个所述U形杆的横杆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U形滑块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内箱体的一侧底部,每个所述内箱体的另一侧底部分别固定连接矩形方块,每个所述内箱体分别匹配对应的所述外箱体,每个所述外箱体的内分别设置有矩形滑槽一,每个所述矩形方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矩形滑槽一内,每个所述外箱体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梯形滑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桶的内侧设置有一组支撑圆盘,每个所述支撑圆盘的中心分别设置有圆孔,所述螺杆穿过一组所述圆孔,每个所述支撑圆盘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的梯形滑槽,每个所述梯形滑块分别匹配对应的所述梯形滑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外箱体的外侧分别为弧形,所述圆桶对应每个所述外箱体分别设置有凹槽,每个所述外箱体分别匹配对应的所述凹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车体的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轮子的安装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有多个内箱体,能够实现普外科临床手术器械的分类摆放,有效的将各个手术器械隔离;(2)本装置在转运过程中,实现了普外科手术器械的密封转运,有效的将普外科手术器械与外界环境隔离,避免外界物体的污染;(3)本装置的外箱体向外移动的同时,内箱体向上移动,有利于医务人员拿出手术器械。本技术为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有利于实现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图8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图中:1、转盘,2、螺杆,3、圆桶,4、外箱体,5、车体,6、六角盘,7、圆盘,8、凹槽,10、圆杆一,11、梯形滑槽,12、支撑杆,13、梯形滑块,14、连杆一,15、连杆二,16、U形杆,17、内箱体,18、矩形方块,19、U形滑块,20、矩形滑槽一,21、矩形滑槽二,22、圆杆二,23、轮子,111、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包括车体5,所述车体5的上侧固定连接圆桶3,螺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1的中心,所述螺杆2的上部铰接所述圆桶3的上侧盖板中心,所述螺杆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圆桶3的底板中心,所述圆桶3内设置有存储机构。所述存储机构包括一组六角盘6,所述螺杆2螺纹连接一组所述六角盘6的中心,每个所述六角盘6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一10,每个所述圆杆一10分别铰接连杆一14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一14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外箱体4的底部,每个所述外箱体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矩形滑槽二21,每个所述矩形滑槽二21分别设置有圆杆二22,每个所述圆杆二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外箱体4,每个所述矩形滑槽二21分别设置有U形滑块19,每个所述圆杆二22分别穿过所述U形滑块19,每个所述U形滑块19的凹槽处分别铰接连杆二15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二1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U形杆16凹槽处,所述圆桶3对应每个所述外箱体4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杆12的一端,每个所述U形杆16的横杆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支撑杆12的另一端。每个所述U形滑块19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内箱体17的一侧底部,每个所述内箱体17的另一侧底部分别固定连接矩形方块18,每个所述内箱体17分别匹配对应的所述外箱体4,每个所述外箱体4的内分别设置有矩形滑槽一20,每个所述矩形方块18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矩形滑槽一20内,每个所述外箱体4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梯形滑块13。所述圆桶3的内侧设置有一组支撑圆盘7,每个所述支撑圆盘7的中心分别设置有圆孔111,所述螺杆2穿过一组所述圆孔111,每个所述支撑圆盘7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沿圆周方向均匀的梯形滑槽11,每个所述梯形滑块13分别匹配对应的所述梯形滑槽11。每个所述外箱体4的外侧分别为弧形,所述圆桶3对应每个所述外箱体4分别设置有凹槽8,每个所述外箱体4分别匹配对应的所述凹槽8。所述车体5的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轮子23的安装座。所述螺杆2具有自锁功能。所述轮子23的型号为福马轮GD-80F。本技术工作流程为:初始状态为外箱体4的外侧与凹槽8完全匹配。在存放器械时,转动转盘1,转盘1带动螺杆2转动,螺杆2带动六角盘6移动,六角盘6带动圆杆一10移动,圆杆一10带动连杆一14摆动,连杆一14带动外箱体4沿凹槽8向外移动,外箱体4带动梯形滑块13沿着梯形滑槽11移动,外箱体4带动圆杆二22移动,圆杆22带动U形滑块19移动同时在矩形滑槽二21沿圆杆二22移动,U形滑块19带动连杆二15摆动,U形滑块19带动内箱体17向外移动同时向上移动,内箱体17带动矩形方块18沿着矩形滑槽一20向上移动,直到梯形滑块13接触圆桶3,此时内箱体17与外箱体4平齐,停止转动转盘1,医务人员将器械分类放入内箱体17,反向转动转盘1,使外箱体4及内箱体17回到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车体(5),其特征是:所述车体(5)的上侧固定连接圆桶(3),螺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1)的中心,所述螺杆(2)的上部铰接所述圆桶(3)的上侧盖板中心,所述螺杆(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圆桶(3)的底板中心,所述圆桶(3)内设置有存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车体(5),其特征是:所述车体(5)的上侧固定连接圆桶(3),螺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1)的中心,所述螺杆(2)的上部铰接所述圆桶(3)的上侧盖板中心,所述螺杆(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圆桶(3)的底板中心,所述圆桶(3)内设置有存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存储机构包括一组六角盘(6),所述螺杆(2)螺纹连接一组所述六角盘(6)的中心,每个所述六角盘(6)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一(10),每个所述圆杆一(10)分别铰接连杆一(14)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一(14)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外箱体(4)的底部,每个所述外箱体(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矩形滑槽二(21),每个所述矩形滑槽二(21)分别设置有圆杆二(22),每个所述圆杆二(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外箱体(4),每个所述矩形滑槽二(21)分别设置有U形滑块(19),每个所述圆杆二(22)分别穿过所述U形滑块(19),每个所述U形滑块(19)的凹槽处分别铰接连杆二(15)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二(1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U形杆(16)凹槽处,所述圆桶(3)对应每个所述外箱体(4)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杆(12)的一端,每个所述U形杆(16)的横杆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支撑杆(12)的另一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天钢韩东
申请(专利权)人:梁天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