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双极凝血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085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极凝血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同轴双极凝血电极,包括手柄外壳、固定设置在手柄外壳内壁上的保护壳体、中间电路板、连接导线以及插脚组件,保护壳体靠近中间电路板的前端还可拆卸地连接有封堵组件、靠近插脚组件的后端设置的插脚保护壳组件、手柄外壳的内壁上设置的保护壳体,均由隔热材质制成,便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在高温消毒时,防止了塑料制成的手柄外壳受热膨胀导致的电气组件零件及零件之间的连接造成的破坏,保护了电路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手柄外壳的两端即保护壳体的端部设置的电极片保护壳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在不工作时,可以有效地进行被保护,降低了同轴电极片受到污染的概率,保证了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双极凝血电极
本技术涉及双极凝血器
,特别涉及同轴双极凝血电极。
技术介绍
在手术医疗领域,用于凝血的镊状双极电极、双极镊,已经有近百年的使用历史,公知的手术电极装置,一类是激发电极触头和回流电极触头分开,针状的激发触头治疗病灶,片状(电极片)的回流触头贴在病人身上,医学专业上称之为单极电极,另一类是在工件端同时提供激发触头与电流回流触头,医学专业上称之为双极电极。凝血作用对于外科医生是重要的,特别是对眼科医生,因为必须经常快速止血避免模糊视线,还需彻底凝血以防止术后意外出血。现有的同轴双极凝血电极在术前一般需要高温消毒,需要暴露在高温下,可能会导致塑料手柄的热膨胀,对电气组件零件及零件之间的连接造成破坏力,使得电器元件之间的电连接遭到破坏,影响凝血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同轴双极凝血电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手柄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内壁上的保护壳体、中间电路板、连接导线以及插脚组件,所述中间电路板与所述插脚组件均固定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同轴双极凝血电极,包括手柄外壳(1)、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1)内壁上的保护壳体(2)、中间电路板(3)、连接导线(4)以及插脚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电路板(3)与所述插脚组件(5)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2)的内壁上,且两者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导线(4)连接,所述中间电路板(3)的一侧焊接有同轴电极片(6),且所述同轴电极片(6)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手柄外壳(1)的外部,所述同轴电极片(6)与所述插脚组件(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极片保护壳组件(8)和一个插脚保护壳组件(10),所述电极片保护壳组件(8)和所述插脚保护壳组件(10)均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手柄外壳(1)的两端,所述保...

【技术特征摘要】
1.同轴双极凝血电极,包括手柄外壳(1)、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1)内壁上的保护壳体(2)、中间电路板(3)、连接导线(4)以及插脚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电路板(3)与所述插脚组件(5)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体(2)的内壁上,且两者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导线(4)连接,所述中间电路板(3)的一侧焊接有同轴电极片(6),且所述同轴电极片(6)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手柄外壳(1)的外部,所述同轴电极片(6)与所述插脚组件(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极片保护壳组件(8)和一个插脚保护壳组件(10),所述电极片保护壳组件(8)和所述插脚保护壳组件(10)均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手柄外壳(1)的两端,所述保护壳体(2)、所述电极片保护壳组件(8)与所述插脚保护壳组件(10)均由隔热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极凝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2)靠近所述中间电路板(3)的前端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处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封堵组件(11)与所述电极片保护壳组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双极凝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保护壳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王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同德药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