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佳佳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桡动脉压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05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临床用桡动脉压迫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本体、压迫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迫装置,所述本体表面与调节装置的内部套接,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束缚带、第二束缚带和第一卡齿,所述第二束缚带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卡齿。通过设置本体、压迫装置和调节装置,通过转动转轴带动第二卡齿脱离与第一卡齿的啮合处即可对固定块进行调节,解决了采用常规的垫块不具备调节位置的问题,该装置调节方式简单快捷,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手腕的大小进行位置调节,避免压迫静脉的同时使得压迫垫与穿刺点稳定压迫,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桡动脉压迫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临床用桡动脉压迫器。
技术介绍
桡动脉压迫器主要用于桡动脉穿刺手术后对桡动脉进行较长时间的压迫以到达止血的效果,但是现有的桡动脉压迫器还存在以下不足:常规的桡动脉压迫器为了避免静脉回流受阻,防止血块产生,会将压迫带底部放置垫块使得单面悬空即可有效避免压迫静脉且垫块起到辅助固定压迫器的作用,但是常规的垫块都是与压迫垫保持固定的距离不可调节,无法根据不同患者的手腕大小进行位置调节,不能完全与患者匹配不仅可能导致压迫患者静脉且在患者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打滑使得压迫器无法准确压迫穿刺点导致出血,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内科临床用桡动脉压迫器,具备方便调节和固定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固定不可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方便调节和固定效果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临床用桡动脉压迫器,包括本体、压迫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迫装置,所述本体表面与调节装置的内部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临床用桡动脉压迫器,包括本体(1)、压迫装置(2)和调节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迫装置(2),所述本体(1)表面与调节装置(3)的内部套接,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束缚带(11)、第二束缚带(12)和第一卡齿(13),所述第二束缚带(1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卡齿(13);/n所述压迫装置(2)包括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束缚带(11)和第二束缚带(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1)的内部套接有固定筒(22),所述固定筒(22)的内部套接有套筒(23),所述套筒(2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4),所述套筒(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临床用桡动脉压迫器,包括本体(1)、压迫装置(2)和调节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迫装置(2),所述本体(1)表面与调节装置(3)的内部套接,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束缚带(11)、第二束缚带(12)和第一卡齿(13),所述第二束缚带(1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卡齿(13);
所述压迫装置(2)包括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束缚带(11)和第二束缚带(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1)的内部套接有固定筒(22),所述固定筒(22)的内部套接有套筒(23),所述套筒(2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4),所述套筒(23)的底部贯穿固定筒(22)的底部并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压迫垫(26);
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盒(31)、转轴(32)、活动筒(33)、第二卡齿(34)、限位槽(35)、固定块(36)和防滑垫(37),所述调节盒(31)的内部开设有调节孔(311),所述第二束缚带(12)的表面与调节孔(311)的内壁搭接,所述调节盒(31)内壁的左侧面转动连接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的表面套接有活动筒(33),所述活动筒(33)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卡齿(34),所述第二卡齿(34)与第一卡齿(13)的规格相适配并相啮合,所述调节盒(31)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临床用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带(11)的左侧面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佳佳张奋飞张江张素平
申请(专利权)人:唐佳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