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04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唾液收集器,包括有收集漏斗、储液管,所述收集漏斗由上至下一体成型有收集嘴、收集漏斗旋紧部、引流部、塞头、收集孔,收集漏斗旋紧部开设有与收集嘴相互连通的收集孔,储液管由上至下一体成型有储液管旋紧口、计量腔、储液腔,计量腔与储液腔连通,在收集状态时,收集漏斗旋紧部旋紧在储液管旋紧口中,收集漏斗的塞头塞紧计量腔与储液腔的相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塞头塞紧计量腔与储液腔的相接处的方式,替代了以往通过密封圈堵紧计量腔与储液腔的相接处的结构,不仅能够避免因密封圈松落而对唾液采集造成不便,还能够避免唾液残留在唾液储液管中,从而避免对唾液计量检测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唾液收集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唾液收集器。
技术介绍
:唾液蕴含着体内大量的生理信息,可以用来进行一些医学上的诊断,利用唾液进行诊断具有以下优点:(1)无穿刺、无伤害取样,避免了采血的痛苦和取尿的尴尬;(2)廉价、高效,不需要配备注射器、消毒用具,也不用培训专业的抽血人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3)即使经过2周的室温存放,依然能提取出完整的基因组DNA。(4)当大范围收集样本时,唾液样本适合在各地区的实验室和收集点之间传递。由于唾液黏性大,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唾液收集器包括收集漏斗、储液管,收集漏斗与储液管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在收集唾液时,唾液极易黏附在储液管中的密封圈上,残留在收集管中的唾液对唾液量的计量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会对唾液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唾液收集器中的密封圈易松落,在对采集一定量唾液进行检测时会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需要密封圈、能够避免唾液残留的唾液收集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唾液收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唾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收集漏斗(1)、储液管(2),所述收集漏斗(1)由上至下一体成型有收集嘴(11)、收集漏斗旋紧部(12)、引流部(13)、塞头(14),收集漏斗旋紧部(12)开设有与收集嘴(11)相互连通的收集孔(15),引流部(13)为十字状且位于收集漏斗旋紧部(12)的下端正中心位置处,引流部(13)的上端的四边均向外延伸至与收集漏斗旋紧部(12)的下端连接,储液管(2)由上至下一体成型有储液管旋紧口(21)、计量腔(22)、储液腔(23),计量腔(22)与储液腔(23)连通,在收集状态时,收集漏斗旋紧部(12)旋紧在储液管旋紧口(21)中,收集漏斗(1)的塞头(14)塞...

【技术特征摘要】
1.唾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收集漏斗(1)、储液管(2),所述收集漏斗(1)由上至下一体成型有收集嘴(11)、收集漏斗旋紧部(12)、引流部(13)、塞头(14),收集漏斗旋紧部(12)开设有与收集嘴(11)相互连通的收集孔(15),引流部(13)为十字状且位于收集漏斗旋紧部(12)的下端正中心位置处,引流部(13)的上端的四边均向外延伸至与收集漏斗旋紧部(12)的下端连接,储液管(2)由上至下一体成型有储液管旋紧口(21)、计量腔(22)、储液腔(23),计量腔(22)与储液腔(23)连通,在收集状态时,收集漏斗旋紧部(12)旋紧在储液管旋紧口(21)中,收集漏斗(1)的塞头(14)塞紧计量腔(22)与储液腔(23)的相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唾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头(14)为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喇叭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唾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2)的计量腔(22)与储液腔(23)的相接处为由上至下逐渐收窄的喇叭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唾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储液盖(3),储液盖(3)由上至下一体成型有旋盖部(31)、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灿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积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