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传水表流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95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远传水表流量传感器,磁性转轮装在水表指针轴上,其上有两个磁块,每转一周产生两个磁脉冲,位于磁性转轮上方的铜壳穿过橡胶密封圈、水表玻璃上的孔和垫片,靠双螺母紧固在水表玻璃上,铜壳内有两个干簧管,工作干簧管在铜壳的底部,离磁性转轮近,能检测到磁脉冲;而辅助干簧管离磁性转轮较远,不能检测磁脉冲,呈常开状态,信号通过四芯电缆引出,四根芯线依次是公共线、短路线、辅助线和工作线,铜壳内的干簧管和芯线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传感器故障和窃水行为的监测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传水表流量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远传水表常用干簧管和旋转磁块构成磁脉冲流量传感器, 并用电缆将流量脉沖信号传到远端的数据采集器中。有人将强磁体靠 近传感器时,其中的干簧管将保持闭合,水表不能发出计量脉冲,给 窃水造成可乘之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远传水表流量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远传水表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装在水表指针轴上的磁性转轮1,位于磁性转轮1上方呈空心螺 栓形状的铜壳2,将信号远传的四芯电缆6,中心有孔的水表玻璃8; 铜壳2与水表玻璃8之间靠橡胶密封圈3密封,靠垫片9和双螺母 10固定;工作干簧管4安装在铜壳2内的底部,离磁性转轮近,辅 助干簧管5装在铜壳2内的中上部,离磁性转轮l较远;四芯电缆6 的第一根芯线为公共线,接工作干簧管4和辅助干簧管5的公共端, 第二根芯线为短路线,与公共线短接,第三根芯线为辅助线,接辅助 干簧管5的另一端;第四根芯线为工作线,接工作千簧管4的另一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传感器故障和窃水行为的监测问题。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一种远传水表流量传感器,磁性转轮l装在水表指针轴 上,其上有两个磁块,每转一周产生两个磁脉冲,位于磁性转轮l上 方的铜壳2穿过橡胶密封圏3、水表玻璃8上的孔和垫片9,靠双螺 母10紧固在水表玻璃8上,铜壳2内有两个干簧管,工作干簧管4 在铜壳2的底部,离磁性转轮l近,能检测到磁脉冲;而辅助干簧管 5离磁性转轮1较远,不能检测磁脉冲,呈常开状态。信号通过四芯 电缆6引出,四根芯线依次是公共线、短路线、辅助线和工作线。铜 壳2内的干簧管和芯线固定。权利要求1、 一科远倍永表流畺传感H,其转4正在子磁娃薛轮装在氷表 指针轴上,其上有两个磁块,每转一周产生两个磁脉冲,位于磁性转 轮上方的铜壳穿过橡胶密封圏、水表玻璃上的孔和垫片,靠双螺母紧 固在水表玻璃上,铜壳内有两个干簧管,工作干簧管在铜壳的底部, 离磁性转轮近,能检测到磁脉冲;而辅助千簧管离磁性转轮较远,不 能检测磁脉冲,呈常开状态,信号通过四芯电缆引出,四根芯线依次 是公共线、短路线、辅助线和工作线,铜壳内的干簧管和芯线固定。全文摘要一种远传水表流量传感器,磁性转轮装在水表指针轴上,其上有两个磁块,每转一周产生两个磁脉冲,位于磁性转轮上方的铜壳穿过橡胶密封圈、水表玻璃上的孔和垫片,靠双螺母紧固在水表玻璃上,铜壳内有两个干簧管,工作干簧管在铜壳的底部,离磁性转轮近,能检测到磁脉冲;而辅助干簧管离磁性转轮较远,不能检测磁脉冲,呈常开状态,信号通过四芯电缆引出,四根芯线依次是公共线、短路线、辅助线和工作线,铜壳内的干簧管和芯线固定。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传感器故障和窃水行为的监测问题。文档编号G01F15/06GK101122499SQ200610015239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崔连凯 申请人:天津市津南区凯达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传水表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磁性转轮装在水表指针轴上,其上有两个磁块,每转一周产生两个磁脉冲,位于磁性转轮上方的铜壳穿过橡胶密封圈、水表玻璃上的孔和垫片,靠双螺母紧固在水表玻璃上,铜壳内有两个干簧管,工作干簧管在铜壳的底部,离磁性转轮近,能检测到磁脉冲;而辅助干簧管离磁性转轮较远,不能检测磁脉冲,呈常开状态,信号通过四芯电缆引出,四根芯线依次是公共线、短路线、辅助线和工作线,铜壳内的干簧管和芯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连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南区凯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