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衡传荣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85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具有沙发状态和床体状态,包括靠板、扶手、第一垫体、第二垫体、靠垫、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垫体的第一架体、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垫体的第二架体、支撑所述靠垫的第三架体及于外力拉动第一架体时带动所述第二、第三架体动作同一高度上的传动部件,当沙发床处于沙发状态时,所述第二架体和第二垫体均位于所述第一架体下方,且第三架体为倾斜设置;当沙发床处于床体状态时,所述第一、第二垫体及靠垫位于同一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动第一架体向外动作,即可转变为沙发状态,具有省力的效果,操作方便;并且拉动的过程不会压到任何物品,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
本技术属于家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
技术介绍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家居舒适性和多功能的用品需求量增大。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市场推出各式各样的沙发床产品。中国专利CN10617889A公开一种一体式折叠翻转沙发床,其通过沙发垫体进行翻转的方式实现沙发和床之间的转换。但是由于该方式需要翻转垫体,其需要较大的力来翻动沙发,操作难度大,而且在翻转时,容易因不注意而压着东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操作的可折叠式沙发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具有沙发状态和床体状态,包括靠板、扶手、第一垫体、第二垫体、靠垫、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垫体的第一架体、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垫体的第二架体、支撑所述靠垫的第三架体及于外力拉动第一架体时带动所述第二、第三架体动作同一高度上的传动部件,当沙发床处于沙发状态时,所述第二架体和第二垫体均位于所述第一架体下方,且第三架体为倾斜设置;当沙发床处于床体状态时,所述第一、第二垫体及靠垫位于同一高度。本技术通过传动部件实现在拉动第一架体向外动作,其即可实现第一、第二及第三架体达到平整,进而处于床体状态,相应的反向推动第一架体动作,可转变为沙发状态,其便于收放,具有省力的效果,操作方便;且拉动第一架体实现,因此不会压着小朋友或任何的物品,使用时的安全性高。优选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于外力下可沿所述扶手长度方向来回动作的侧板部件和可带动所述第一架体由第二垫体上方位置动作至与第二架体同一高度的连杆部件,所述连杆部件可相对所述侧板部件左右摆动;通过设置侧板部件和连杆部件,其传动部件的结构简单,因此整个沙发床的成本低,不易损坏。优选的,所述侧板部件包括可左右动作的侧板和与所述侧板相连或可沿侧板左右动作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架体相配合的转动轨道,该转动轨道为弯曲结构;通过设置弯曲的转动轨道,其实现自动带动第三架体变为倾斜,因此其操作方便,而且转动轨道还能对第三架体进行支撑,因此在靠在靠垫上的时候,第三架体倾斜时的稳定性高。优选的,所述扶手上设有弧形结构的运动轨道和条形结构的定位轨道,所述侧板上设有可沿所述运动轨道转动的转动件,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可沿所述定位轨道运动的滑轮;通过设置定位轨道和转动件,其保障侧板活动的路径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侧板不会晃动;同样的,设置滑轮和定位轨道,其还能够保持侧板和导向板之间在后期可以实现较为小的错位,因此能够确保第一、第二架体处于平整状态。优选的,所述连杆部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第二杆体下部均与所述侧板活动连接,且该第一、第二杆体上部均与所述第一架体可转动配合;通过设置第一、第二杆体可保持在带动第一架体活动时,第一架体的稳定性,并且第一、第二杆体同时可对第二架体进行支撑,其具有支撑效果好,支撑的稳定性高的优点。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和/或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二架体活动连接;通过第二架体与第一、第二杆体活动连接,其简化了结构,并且实现带动第一架体时,第二架体即可随着向前动作一点距离,其保障第一、第二架体保持平整。优选的,所述侧板上活动连接有第三杆体,该第三杆体上部与所述第二架体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三杆体,第二杆体可架在第三杆体上,其对第二杆体进行支撑,其使得坐垫更稳。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第二杆体均与所述第一连杆活动连接;通过第一连杆可便于对第一、第二杆体上部进行定位,保障第一架体在被拉动时的稳定性,因此第一架体仅可前后动作,不会左右晃动,其便于操作,并且还能保障第一、第二杆体上部方便连接。优选的,所述扶手上设有与所述运动轨道相连通的限位凹部,当沙发床处于床体状态时,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限位凹部内;通过设置限位凹部可便于在沙发床打开至床体状态时,转动件会被限位凹部的内壁限位,因此沙发床不会随意左右收缩,其提高沙发床在床体状态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导向板上设有条形结构的连接通孔,所述侧板上设有可穿入至所述连接通孔内的连接轴;通过设置连接通孔和连接轴,其能调节导向板和侧板的总长度,因此可适用于尺寸更大的沙发。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拉动第一架体向外动作,即可转变为沙发状态,具有省力的效果,操作方便;并且拉动的过程不会压到任何物品,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该沙发床具有沙发状态和床体状态,当沙发状态为沙发状态,床体状态则为形成供人体平躺的床,该折叠沙发床包括背架1、两个扶手2、第一垫体31、第二垫体32、靠垫33、第一架体41、第二架体42、第三架体43及传动部件,其中所述背架1为金属、木质或高强度塑料架,该背架1为倾斜放置,两个扶手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背架1的左右两侧,扶手2为内部是金属架、外部包裹有海绵和皮革构成的沙发扶手,在该扶手2上具有运动轨道21和定位轨道22,所述运动轨道21为弯曲盛弧形的凹轨,在所述扶手2上还具有与所述运动轨道22相连通的限位凹部211,该限位凹部211为一近似于圆形的轨道,所述定位轨道22为形成于扶手2上的条形凹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体31、第二垫体32及靠垫33均是通过木架或金属架外包裹海面与皮革构成组成的垫子,在所述第一垫体31上设有拉环311,该拉环311为布料材质制成的环;所述第一架体41为金属架,该第一架体41上具有两支撑脚410,因此第一架体41侧视图为倒置的L形,所述第一垫体31放在所述第一架体41上,所述第二架体42为平板状的金属架,所述第二垫体32放置到所述第二架体42上,所述第三架体43为与所述第二架体42相同的金属架,该第三架体43与第二架体42不同的是尺寸的差别;所述传动部件用于在外力拉动第一架体41的时候,第一架体41沿着弧形的轨道向下动作至与第二架体42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三架体43会由倾斜状态变为与第一、第二架体相齐平的状态;当未拉动第一架体41时,沙发床处于沙发状态,该状态时,第一架体41位于第二垫体32上方,第三架体43和靠垫33均为倾斜状态,此时第三架体43靠在靠板1上;当沙发床处于床体状态时,第一、第二及第三架体位于同一高度上,此时第一、第二垫体及靠垫处于同一高度上。具体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侧板部件和连杆部件,所述侧板部件可以沿着扶手的长度方向来回动作,该侧板部件包括侧板51和导向板52,所述侧板51和所述导向板52均为金属板,在所述侧板51的侧壁上具有转动件511,该转动件511为转轮,所述转动件511位于所述运动轨道21当中,并沿着运动轨道21转动;所述导向板52为金属板,该导向板52上具有弯曲结构的转动轨道520,所述第三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具有沙发状态和床体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靠板(1)、扶手(2)、第一垫体(31)、第二垫体(32)、靠垫(33)、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垫体(31)的第一架体(41)、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垫体(32)的第二架体(42)、支撑所述靠垫(33)的第三架体(43)及于外力拉动第一架体(41)时带动所述第二、第三架体动作至同一高度上的传动部件,当沙发床处于沙发状态时,所述第二架体(42)和第二垫体(32)均位于所述第一架体(41)下方,且第三架体(43)为倾斜设置;当沙发床处于床体状态时,所述第一、第二垫体及靠垫位于同一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具有沙发状态和床体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靠板(1)、扶手(2)、第一垫体(31)、第二垫体(32)、靠垫(33)、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垫体(31)的第一架体(41)、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垫体(32)的第二架体(42)、支撑所述靠垫(33)的第三架体(43)及于外力拉动第一架体(41)时带动所述第二、第三架体动作至同一高度上的传动部件,当沙发床处于沙发状态时,所述第二架体(42)和第二垫体(32)均位于所述第一架体(41)下方,且第三架体(43)为倾斜设置;当沙发床处于床体状态时,所述第一、第二垫体及靠垫位于同一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于外力下可沿所述扶手(2)长度方向来回动作的侧板部件和可带动所述第一架体(41)由第二垫体(32)上方位置动作至与第二架体(42)同一高度的连杆部件,所述连杆部件可相对所述侧板部件左右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件包括可左右动作的侧板(51)和与所述侧板(51)相连或可沿所述侧板(51)左右动作的导向板(52),所述导向板(5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架体(43)相配合的转动轨道(520),该转动轨道(520)为弯曲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2)上设有弧形结构的运动轨道(21)和条形结构的定位轨道(22),所述侧板(51)上设有可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衡传荣
申请(专利权)人:衡传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