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串油滤器、船用串油滤器组及清洗管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3782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舶管路清理技术领域。一种船用串油滤器,包括外筒体(1)、滤器上盖(7)、滤器底板(8),外筒体(1)上设有进口管(2)、出口管(3),外筒体(1)内设有滤芯;其特征是,所述滤芯低于进口管(2),包括外滤芯和内滤芯,外滤芯包括滤芯法兰(10)、滤芯网体(9)、滤芯底板(11),内滤芯包括主撑杆(14)、撑杆连杆(13)、内撑网片(15);所述滤芯内设有磁铁(2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船用串油滤器清洗管路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又公开了一种船用串油滤器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能有效去除船舶管路内的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串油滤器、船用串油滤器组及清洗管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管路清理
,具体涉及一种船用串油滤器。
技术介绍
在船舶制造的过程中,主机的安装调试以及管子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硬质颗粒、焊渣铁锈、等各种杂质,它们会对主机的喷油嘴、轴承、滚轮、汽缸壁等造成损伤,所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保证主机内和管子内的清洁是必要的。在管子上船舶安装完毕后,管路投入运行前,需要使用串油工艺,让管路内的各种杂质,从管子系统中移除,以保证管路的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串油滤器,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可有效将各种杂质从管路系统中移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船用串油滤器,包括外筒体、滤器上盖、滤器底板,外筒体上设有进口管、出口管,外筒体内设有滤芯;其特征是,所述滤芯低于进口管,包括外滤芯和内滤芯,外滤芯包括滤芯法兰、滤芯网体、滤芯底板,滤芯网体上部设置滤芯法兰,滤芯网体下部设置滤芯底板;外筒体内壁上设有滤芯座,滤芯法兰设置在滤芯座上并通过滤芯压条严紧;滤芯底板低于出口管高度;内滤芯包括主撑杆、撑杆连杆、内撑网片;主撑杆设置在滤芯底板上,主撑杆沿滤芯轴向设置,主撑杆自上而下设置若干个撑杆连杆组,撑杆连杆组包括若干个径向设置的撑杆连杆,撑杆连杆末端设置内撑网片,内撑网片围成管状结构;所述滤芯内设有磁铁。优选的,滤芯底板上设有磁铁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下压盖,外筒体内壁上设置弹性件安装座,弹性件安装座上设置弹性件,弹性件末端设置上压盖,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将磁铁压紧在上、下压盖之间。优选的,所述主撑杆自上而下设置若干个第一铰链座,撑杆连杆一端为连接部,撑杆连杆另一端设置第二铰链座,内撑网片内壁上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第三铰链座,第一、二、三铰链座均为U形结构,第一铰链座与对应的支撑连杆的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铰链座与对应的第三铰链座交叉设置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撑杆两端部的外径尺寸大于主撑杆中部外径的尺寸,滤芯压条上设有压紧螺栓,压紧螺栓将主撑杆压紧在滤芯底板上。优选的,所述外筒体上设有滤器启盖机构,包括升降丝杆、升降螺母、启盖连杆、摇杆;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摇杆座,摇杆座沿外筒体轴向设置;摇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摇杆座内;摇杆上设置启盖连杆,启盖连杆与摇杆垂直设置;启盖连杆末端设置升降螺母,升降螺母与升降丝杆螺纹连接,升降丝杆下端与滤器上盖相连接,升降丝杆相对于滤器上盖可转动,升降丝杆上设置升降丝杆转动装置。优选的,所述滤器启盖机构还包括启盖杆,启盖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摇杆内,启盖杆末端延伸至滤器上盖上方,启盖杆末端设有挂钩。优选的,所述摇杆座两端的滤器摇杆上设有限位夹片,限位夹片的外径大于摇杆座的内径,滤器摇杆设置在摇杆座内,通过两个限位夹片进行限位,且滤器摇杆可相对于摇杆座(21)转动;滤器摇杆末端设有封板,用于限位启盖杆中摇杆的位置。优选的,所述与升降丝杆座相配合的升降丝杆端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凹槽部、突出部,凹槽部的外径小于升降丝杆中部外径,突出部外径大于升降丝杆中部外径,突出部的外端面为半球形;所述升降丝杆座包括侧壁板和顶板,顶板上加工有升降丝杆安装孔,升降丝杆安装孔的外径稍大于凹槽部的直径,升降丝杆安装孔的外径小于突出部的外径;升降丝杆设置在升降丝杆座内,并通过凹槽部与升降丝杆安装孔的配合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滤芯座与滤芯法兰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滤芯座、滤芯法兰、滤芯网体三者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滤器上盖与外筒体上法兰之间法兰连接,滤器上盖与外筒体上法兰两者接触面上设有第三密封圈;外筒体上法兰上端面为台阶结构,外筒体上法兰内侧厚度大于其外侧厚度,外筒体上法兰内侧加工有密封圈槽;滤器上盖下端面为台阶结构,滤器上盖中部厚度大于其外端部厚度;所述滤器上盖上设有第一压力表、第一旋塞阀;出口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第二旋塞阀、温度计;滤器底板高于外筒体下端,滤器底板上设有放料阀,放料阀对应的外筒体上设有轴向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船用串油滤器清理管路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在管子上船舶安装完毕后,管路投入运行前,将管路、船用串油滤器、油泵相连接形成回路;(2)开动油泵,使得油液在管路内流动,管路内的杂质进入流动的油液并与之一起流动;(3)运载有杂质油液通过进口管进入船用串油滤器内,进行90°转向;(4)90°转向后的油液,在船用串油滤器内先流经磁铁,磁铁对油液内的金属杂质进行吸附;(5)接着油液进入内撑网片围成的管状结构内,进行第一次过滤,实现杂质的第一次拦截;(6)第一次过滤后的油液向外流经外滤芯的外滤芯网体,进行第二次过滤,实现杂质的第二次拦截;(7)第二次过滤后的油液经由出口管排出;(8)管路清理结束后,进行船用串油滤器的清洗:利用滤器启盖机构的升降丝杆、升降螺母将滤器上盖上移,此时将滤器上盖与启盖杆上的挂钩相连接,同步旋转摇杆、启盖杆,将滤器上盖移动至外筒体一侧;进行磁铁、内滤芯、外滤芯的清洗。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串油滤器组,包括第一船用串油滤器、第二船用串油滤器,第一、二船用串油滤器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船用串油滤器结构,第一船用串油滤器、第二船用串油滤器的进口管相连通,相连通的进口管上设置进口总管,进口总管两侧的进口管上分别设有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第一船用串油滤器、第二船用串油滤器的出口管相连通,相连通的出口管上设置出口总管,出口总管两侧的出口管上分别设置第三蝶阀、第四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主要是用以串油工艺中,有效地将各种杂质从管路系统中移除。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壳体,一内置滤芯,该滤芯为提篮式,可以及时有效的将滤芯内的杂质移除,内部同时设置一个超强磁铁,用于吸附油中的细微金属颗粒。筒体上设置进口法兰和出口法兰,能够快速的接入或移除串油系统。第二,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内置滤器及磁铁,能有效去除杂质,盖板上设有压力表,能实时检测滤器的堵塞情况。第三,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管路清洗时,首先利用磁铁吸附金属杂质,接着利用内撑网片围成的管状内滤网进行第一次过滤,最后利用滤芯网体对杂质进行第二次过滤,通过三次拦截,大大提高了杂质截取效率。第四,本专利技术在外筒体上增设启盖结构,在管路堵塞或者清洗滤芯和磁铁时,只需转动升降丝杆即可实现滤器上盖的上移,并通过转动滤器摇杆和启盖杆,将启盖装置移动至外筒体一侧,方便对外筒体内部进行处理。第五,本专利技术磁铁的固定结构,既可以通过下压盖压紧在滤芯压条上,也可以采用弹簧将磁铁压紧在上下压盖之间,便于弹簧的安装与拆卸。第六,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滤器并联设置,并在并联管路上分别设置蝶阀,当其中一个滤器需要检修时,将其对应的进口蝶阀与出口蝶阀关闭,另一个滤器正常工作,实现24小时不停机串油工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串油滤器,包括外筒体(1)、滤器上盖(7)、滤器底板(8),外筒体(1)上设有进口管(2)、出口管(3),外筒体(1)内设有滤芯;其特征是,所述滤芯低于进口管(2),包括外滤芯和内滤芯,外滤芯包括滤芯法兰(10)、滤芯网体(9)、滤芯底板(11),滤芯网体(9)上部设置滤芯法兰(10),滤芯网体(9)下部设置滤芯底板(11);外筒体(1)内壁上设有滤芯座(5),滤芯法兰(10)设置在滤芯座(5)上并通过滤芯压条(6)严紧;滤芯底板(11)低于出口管(3)高度;/n内滤芯包括主撑杆(14)、撑杆连杆(13)、内撑网片(15);主撑杆(14)设置在滤芯底板(11)上,主撑杆(14)沿滤芯轴向设置,主撑杆(14)自上而下设置若干个撑杆连杆组,撑杆连杆组包括若干个径向设置的撑杆连杆(13),撑杆连杆(13)末端设置内撑网片(15),内撑网片(15)围成管状结构;/n所述滤芯内设有磁铁(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串油滤器,包括外筒体(1)、滤器上盖(7)、滤器底板(8),外筒体(1)上设有进口管(2)、出口管(3),外筒体(1)内设有滤芯;其特征是,所述滤芯低于进口管(2),包括外滤芯和内滤芯,外滤芯包括滤芯法兰(10)、滤芯网体(9)、滤芯底板(11),滤芯网体(9)上部设置滤芯法兰(10),滤芯网体(9)下部设置滤芯底板(11);外筒体(1)内壁上设有滤芯座(5),滤芯法兰(10)设置在滤芯座(5)上并通过滤芯压条(6)严紧;滤芯底板(11)低于出口管(3)高度;
内滤芯包括主撑杆(14)、撑杆连杆(13)、内撑网片(15);主撑杆(14)设置在滤芯底板(11)上,主撑杆(14)沿滤芯轴向设置,主撑杆(14)自上而下设置若干个撑杆连杆组,撑杆连杆组包括若干个径向设置的撑杆连杆(13),撑杆连杆(13)末端设置内撑网片(15),内撑网片(15)围成管状结构;
所述滤芯内设有磁铁(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串油滤器,其特征是,滤芯底板(11)上设有磁铁支撑杆(26),支撑杆(26)上设置下压盖(27),外筒体(1)内壁上设置弹性件安装座(28),弹性件安装座(28)上设置弹性件(29),弹性件(29)末端设置上压盖(3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将磁铁(25)压紧在上、下压盖(30、2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串油滤器,其特征是,所述主撑杆(14)自上而下设置若干个第一铰链座(12),撑杆连杆(13)一端为连接部(31),撑杆连杆(13)另一端设置第二铰链座(32),内撑网片(15)内壁上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第三铰链座(33),第一、二、三铰链座(12、32、33)均为U形结构,第一铰链座(12)与对应的支撑连杆(13)的连接部(31)通过螺栓连接,第二铰链座(32)与对应的第三铰链座(33)交叉设置并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主撑杆(14)两端部的外径尺寸大于主撑杆(14)中部外径的尺寸,滤芯压条(6)上设有压紧螺栓(34),压紧螺栓(34)将主撑杆(14)压紧在滤芯底板(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串油滤器,其特征是,所述外筒体(1)上设有滤器启盖机构,包括升降丝杆(16)、升降螺母(17)、启盖连杆(19)、摇杆(24);所述外筒体(1)上设置摇杆座(21),摇杆座(21)沿外筒体(1)轴向设置;摇杆(24)可转动地设置在摇杆座(21)内;摇杆(24)上设置启盖连杆(19),启盖连杆(19)与摇杆(24)垂直设置;
启盖连杆(19)末端设置升降螺母(17),升降螺母(17)与升降丝杆(16)螺纹连接,升降丝杆(16)下端与滤器上盖(7)相连接,升降丝杆(16)相对于滤器上盖(7)可转动,升降丝杆(16)上设置升降丝杆转动装置(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串油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滤器启盖机构还包括启盖杆(22),启盖杆(22)可转动地设置在摇杆(24)内,启盖杆(22)末端延伸至滤器上盖(7)上方,启盖杆(22)末端设有挂钩(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串油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摇杆座(21)两端的滤器摇杆(24)上设有限位夹片(20),限位夹片(20)的外径大于摇杆座(21)的内径,滤器摇杆(24)设置在摇杆座(21)内,通过两个限位夹片(20)进行限位,且滤器摇杆(24)可相对于摇杆座(21)转动;
滤器摇杆(24)末端设有封板(31),用于限位启盖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孟维龙王广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