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76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3
一种抗风伞具,包括中棒、上巢、下巢、伞骨,上巢设于中棒上端,下巢活动套于中棒,上巢与下巢的外侧与伞骨枢接,伞骨包括主骨、支骨、第一滑动接头、抗风骨、连动骨,主骨内端枢接于上巢,支骨内端枢接于下巢,支骨外端枢接于主骨中段设置的第一滑动接头,连动骨一端枢接于上巢,另一端枢接于支骨中段部,第一滑动接头设有抗风骨的枢接部,开收伞时,抗风骨可滑动伸收,开伞时,抗风骨随着第一滑动接头滑动伸出,抗风骨上的伞面位于主骨上的伞面下方,当受到强风冲击时,抗风骨可分散一部分风力,有效的进行抗风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风伞具
本技术是一种抗风伞具,属于抗风伞具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伞具结构,其伞顶形状为呈一倒凹盘状的设计,当受到侧向风力吹拂时,会使得伞具剧烈晃动,当受到由下往上的风力冲击时,其伞具结构会不堪负荷而弯曲形变,严重的可能发生断裂,影响伞具的使用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风伞具,以解决现有的伞具结构,其伞顶形状为呈一倒凹盘状的设计,当受到侧向风力吹拂时,会使得伞具剧烈晃动,当受到由下往上的风力冲击时,其伞具结构会不堪负荷而弯曲形变,严重的可能发生断裂,影响伞具的使用工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风伞具,包括中棒、上巢、下巢、伞骨,上巢设于中棒上端,下巢活动套于中棒,上巢与下巢的外侧与伞骨枢接,伞骨包括主骨、支骨、第一滑动接头、抗风骨、连动骨,主骨内端枢接于上巢,支骨内端枢接于下巢,支骨外端枢接于主骨中段设置的第一滑动接头,连动骨一端枢接于上巢,另一端枢接于支骨中段部,第一滑动接头设有抗风骨的枢接部,开收伞时,抗风骨可滑动伸收。进一步地,上巢下端延伸有副上巢,连动骨一端枢接于副上巢,另一端枢接于支骨中段部。进一步地,抗风骨内端可作为钩扣结构,并且通过钩扣结构与第一滑动接头枢接,抗风骨上设有缠绕于主骨的螺旋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滑动接头、连接骨,连接骨一端枢接于第一滑动接头,另一端枢接于第二滑动接头,抗风骨透过第二滑动接头的枢接部枢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滑动接头,抗风骨内端与第一滑动接头枢接或固定,穿过第二滑动接头,第二滑动接头定位于抗风骨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滑动接头,第一滑动接头与第二滑动接头一体制作形成长形连接套滑动接头,长形连接套滑动接头内端与支骨外端枢接,外端与抗风骨枢接或固定接合。进一步地,每个主骨及每个支骨为多折伞骨交叉枢接组合而成。进一步地,抗风骨与主骨上均设有伞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开伞时,抗风骨随着第一滑动接头滑动伸出,抗风骨上的伞面位于主骨上的伞面下方,当受到强风冲击时,抗风骨可分散一部分风力,有效的进行抗风工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实施例1的收伞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开伞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伞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第一种开伞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的第二种开伞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5的三折伞具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5的两折伞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6抗风骨枢接孔枢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6抗风骨钩扣枢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连动骨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连接骨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抗风骨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抗风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中棒-3、上巢-1、下巢-2、主骨-4、支骨-5、第一滑动接头-6、抗风骨-8、连动骨-7、枢接部-10、螺旋部-13、第二滑动接头-9、连接骨-12、副上巢-11、长形连接套滑动接头-14、伞面-1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抗风伞具技术方案:包括中棒3、上巢1、下巢2、伞骨,上巢1设于中棒3上端,下巢2活动套于中棒3,上巢1与下巢2的外侧与伞骨枢接,伞骨包括主骨4、支骨5、第一滑动接头6、抗风骨8、连动骨7,主骨4内端枢接于上巢1,支骨5内端枢接于下巢2,支骨5外端枢接于主骨4中段设置的第一滑动接头6,连动骨7一端枢接于上巢1,另一端枢接于支骨5中段部,第一滑动接头6设有抗风骨8的枢接部10,开收伞时,抗风骨8可滑动伸收,抗风骨8内端可作为钩扣结构,并且通过钩扣结构与第一滑动接头6枢接,抗风骨8上设有缠绕于主骨4的螺旋部13,抗风骨与主骨上均设有伞面15。实施例1:开伞时,抗风骨8随着第一滑动接头6滑动伸出,抗风骨8上的伞面位于主骨4上的伞面下方,当受到强风冲击时,抗风骨8可分散一部分风力,有效的进行抗风工作。请参阅图5、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抗风伞具技术方案:包括中棒3、上巢1、下巢2、伞骨,上巢1设于中棒3上端,下巢2活动套于中棒3,上巢1与下巢2的外侧与伞骨枢接,伞骨包括主骨4、支骨5、第一滑动接头6、抗风骨8、连动骨7,主骨4内端枢接于上巢1,支骨5内端枢接于下巢2,支骨5外端枢接于主骨4中段设置的第一滑动接头6,连动骨7一端枢接于上巢1,另一端枢接于支骨5中段部,第一滑动接头6设有抗风骨8的枢接部10,开收伞时,抗风骨8可滑动伸收,上巢1下端延伸有副上巢11,连动骨7一端枢接于副上巢11,另一端枢接于支骨5中段部,还包括第二滑动接头9、连接骨12,连接骨12一端枢接于第一滑动接头6,另一端枢接于第二滑动接头9,抗风骨8透过第二滑动接头9的枢接部10枢接,抗风骨与主骨上均设有伞面15。实施例2:开伞时,抗风骨8随着第一滑动接头6滑动伸出,抗风骨8上的伞面位于主骨4上的伞面下方,当受到强风冲击时,抗风骨8可分散一部分风力,有效的进行抗风工作。请参阅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抗风伞具技术方案:包括中棒3、上巢1、下巢2、伞骨,上巢1设于中棒3上端,下巢2活动套于中棒3,上巢1与下巢2的外侧与伞骨枢接,伞骨包括主骨4、支骨5、第一滑动接头6、抗风骨8、连动骨7,主骨4内端枢接于上巢1,支骨5内端枢接于下巢2,支骨5外端枢接于主骨4中段设置的第一滑动接头6,连动骨7一端枢接于上巢1,另一端枢接于支骨5中段部,第一滑动接头6设有抗风骨8的枢接部10,开收伞时,抗风骨8可滑动伸收,还包括第二滑动接头9,抗风骨8内端与第一滑动接头6枢接或固定,穿过第二滑动接头9,第二滑动接头9定位于抗风骨8上,抗风骨与主骨上均设有伞面15。实施例3:开伞时,抗风骨8随着第一滑动接头6滑动伸出,抗风骨8上的伞面位于主骨4上的伞面下方,当受到强风冲击时,抗风骨8可分散一部分风力,有效的进行抗风工作。请参阅图8,本技术提供一种抗风伞具技术方案:包括中棒3、上巢1、下巢2、伞骨,上巢1设于中棒3上端,下巢2活动套于中棒3,上巢1与下巢2的外侧与伞骨枢接,伞骨包括主骨4、支骨5、第一滑动接头6、抗风骨8、连动骨7,主骨4内端枢接于上巢1,支骨5内端枢接于下巢2,支骨5外端枢接于主骨4中段设置的第一滑动接头6,连动骨7一端枢接于上巢1,另一端枢接于支骨5中段部,第一滑动接头6设有抗风骨8的枢接部10,开收伞时,抗风骨8可滑动伸收,还包括第二滑动接头9,第一滑动接头6与第二滑动接头9一体制作形成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风伞具,包括中棒、上巢、下巢、伞骨,上巢设于中棒上端,下巢活动套于中棒,上巢与下巢的外侧与伞骨枢接,其特征在于:伞骨包括主骨、支骨、第一滑动接头、抗风骨、连动骨,主骨内端枢接于上巢,支骨内端枢接于下巢,支骨外端枢接于主骨中段设置的第一滑动接头,连动骨一端枢接于上巢,另一端枢接于支骨中段部,第一滑动接头设有抗风骨的枢接部,开收伞时,抗风骨可滑动伸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伞具,包括中棒、上巢、下巢、伞骨,上巢设于中棒上端,下巢活动套于中棒,上巢与下巢的外侧与伞骨枢接,其特征在于:伞骨包括主骨、支骨、第一滑动接头、抗风骨、连动骨,主骨内端枢接于上巢,支骨内端枢接于下巢,支骨外端枢接于主骨中段设置的第一滑动接头,连动骨一端枢接于上巢,另一端枢接于支骨中段部,第一滑动接头设有抗风骨的枢接部,开收伞时,抗风骨可滑动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伞具,其特征在于:上巢下端延伸有副上巢,连动骨一端枢接于副上巢,另一端枢接于支骨中段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伞具,其特征在于:抗风骨内端可作为钩扣结构,并且通过钩扣结构与第一滑动接头枢接,抗风骨上设有缠绕于主骨的螺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伞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泓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刘福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