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微专利>正文

多功能婴儿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73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婴儿帽,包括能够围成婴儿帽形状的帽体、设置在帽体的中间位置外侧的调整带、与调整带相配合的U型垫,调整带可为拆卸地设置在U型垫的侧壁上,人们通过将帽体的左右端固定在一起围成一个圆环,再将帽体的顶端向底端弯折形成婴儿帽,刚出生的孩子经常出现脑袋睡偏的状况,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在帽体中间的位置固定调整带,调整带设置在帽体的外侧,其中,帽体的外侧为人们看到的一侧,帽体的内侧为与婴儿相接触的面,调整带与U型垫相配合,调整带的两边固定设置在U型垫的侧壁上,婴儿的头部放置在U型垫的侧壁与U型垫的底端围成的空间内,固定婴儿的头部,防止婴儿的头部单侧与床长时间相接触,造成睡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婴儿帽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儿帽。
技术介绍
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宝宝提前来到新世界,由于他们的提前出生,相对应的各器官功能尚不成熟,这其中包括:颅软骨的发育、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的不健全,这一系列的因素极易导致患儿体温异常、神经系统发育滞后、偏头综合症等,同时孩子在睡觉的时候经常侧睡,这样容易造成婴儿的头部睡偏的问题。研究如何解决婴儿体温异常以及婴儿容易出现脑袋睡偏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婴儿帽,解决了婴儿体温异常以及婴儿容易出现脑袋睡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帽,包括能够围成婴儿帽形状的帽体、设置在所述帽体的中间位置外侧的调整带、与所述调整带相配合的U型垫,所述调整带可为拆卸地设置在所述U型垫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帽体通过第一魔术贴连接围成所述婴儿帽,所述第一魔术贴的第一毛边设置在靠近帽体的底端内侧,所述第一魔术贴的第一勾边设置在靠近所述帽体底端的外侧,所述第一勾边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毛边的长度,所述帽体的顶端外侧设置有粘贴在所述第一勾边上的第三毛边。优选地,所述调整带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二魔术贴的第二勾边和第二毛边两者其一设置在所述调整带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另一着相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帽体与所述调整带相对应的一端之间。优选地,所述U型垫包括垫套、填充在垫套内部的纤维棉。优选地,所述U型垫内部设置有易弯折的支撑条。优选地,所述支撑条为铝条。优选地,沿所述U型垫的径向方向的周长为18-20厘米。优选地,所述调整带的宽度为10-12厘米,长度为55-60厘米。优选地,所述帽体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调整带的长边相对齐。优选地,所述帽体的底边的长度为35-45厘米,所述帽体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间距为23-27厘米。本申请文件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婴儿帽,包括能够围成婴儿帽形状的帽体、设置在帽体的中间位置外侧的调整带、与调整带相配合的U型垫,调整带可为拆卸地设置在U型垫的侧壁上,人们通过将帽体的左右端固定在一起围成一个圆环,再将帽体的顶端向底端弯折形成婴儿帽,为了防止婴儿出现体温异常、神经系统发育滞后、偏头综合症等问题,可选择给婴儿佩戴婴儿帽,刚出生的孩子经常出现脑袋睡偏的状况,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在帽体中间的位置固定调整带,优先将调整带的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与帽体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相对齐并固定,调整带的长边与帽体的底端相对齐,调整带设置在帽体的外侧,其中,帽体的外侧为不与婴儿头部相接触的面,帽体的内侧为与婴儿相接触的面,调整带与U型垫相配合,调整带的两边固定设置在U型垫的侧壁上,婴儿的头部放置在U型垫的侧壁与U型垫的底端围成的空间内,固定婴儿的头部,防止婴儿的头部单侧与床相接触,造成睡偏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多功能婴儿帽的内侧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多功能婴儿帽的外侧视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U型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帽体;2、调整带;3、U型垫;4、第一毛边;5、第一勾边;6、第三毛边;7、第二毛边;8、第二勾边;9、铝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婴儿帽,解决婴儿体温异常以及婴儿容易出现脑袋睡偏的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照图1-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婴儿帽,包括能够围成婴儿帽形状的帽体1、设置在帽体1的中间位置外侧的调整带2、与调整带2相配合的U型垫3,调整带2可为拆卸地设置在U型垫3的侧壁上,人们通过将帽体1的左右端固定在一起围成一个圆环,再将帽体1的顶端向底端弯折形成婴儿帽,为了避免婴儿出现体温异常、神经系统发育滞后、偏头综合症等情况,可选择给婴儿佩戴帽子,刚出生的孩子经常出现脑袋睡偏的状况,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在帽体1中间的位置固定调整带2,优先将调整带2的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与帽体1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相对齐并固定,调整带2的长边与帽体1的底端相对齐,调整带2设置在帽体1的外侧,其中,帽体1的外侧为不与婴儿头部相接触的面,帽体1的内侧为与婴儿相接触的面,调整带2与U型垫3相配合,调整带2的两边固定设置在U型垫3的侧壁上,婴儿的头部放置在U型垫3的侧壁与U型垫3的底端围成的空间内,固定婴儿的头部,防止婴儿的头部一侧长时间与床相接触,造成睡偏头的问题。同时,一些宝宝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时候,管路不易固定,通过帽子外的调整带可有效固定管路,且固定的时候底部有帽子作为底垫,不易造成皮肤损伤。由于宝宝较小,不能主观的随意安置体位和翻身,如哺乳时和哺乳后,人们可以通过使用U型垫3帮助宝宝安置体位,此时人们可将U型垫3拉伸调整为背垫。本实施例中,帽体1通过第一魔术贴连接围成婴儿帽,魔术贴连接方便,其中一种为第一魔术贴的第一毛边4设置在靠近帽体1的底端内侧,第一魔术贴的第一勾边5设置在帽体1底端的外侧,在生活中,有的婴儿的头部偏大,有的婴儿的头部偏小,为了适应不同的婴儿,方便人们调节,设置在帽体1外侧的第一勾边5的长度长与第一毛边4的长度,这样可以根据婴儿的头部的大小调整帽子的大小。帽体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粘贴在第一勾边5上的第三毛边6;第二种为第一毛边4设置在靠近帽体1的底端外侧,第一勾边5设置在帽体1底端的内侧,第一毛边4的长度长于第一勾边5的长度,帽体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粘贴在第一毛边4上的第三勾边,当第一毛边4的位置发生改变时,相对应的第一勾边5的位置相对应的发生改变。其中,并不仅仅局限于魔术贴,也可以为纽扣、绑带,且设置外侧的纽扣或者绑带需要帽体1底端的长度设置多个,方便调整帽子的大小。本实施例中,调整带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魔术贴,第二魔术贴的第二勾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婴儿帽,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围成婴儿帽形状的帽体(1)、设置在所述帽体(1)的中间位置外侧的调整带(2)、与所述调整带(2)相配合的U型垫(3),所述调整带(2)可为拆卸地设置在所述U型垫(3)的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婴儿帽,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围成婴儿帽形状的帽体(1)、设置在所述帽体(1)的中间位置外侧的调整带(2)、与所述调整带(2)相配合的U型垫(3),所述调整带(2)可为拆卸地设置在所述U型垫(3)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通过第一魔术贴连接围成所述婴儿帽,所述第一魔术贴的第一毛边(4)设置在靠近帽体(1)的底端内侧,所述第一魔术贴的第一勾边(5)设置在靠近所述帽体(1)底端的外侧,所述第一勾边(5)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毛边(4)的长度,所述帽体(1)的顶端外侧设置有粘贴在所述第一勾边(5)上的第三毛边(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带(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二魔术贴的第二勾边(8)和第二毛边(7)两者其一设置在所述调整带(2)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另一着相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帽体(1)与所述调整带(2)相对应的一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微
申请(专利权)人:陈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