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针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穿刺针放置
,具体为一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穿刺针是一种直径较细小的金属针,穿刺针由于自生体积小常放置在用来专门存放的放置筒内部,为了增加学员的实际动手使用穿刺针的能力,教学时老师常让学生拿着穿刺针在实验模型上操作,由于考虑到实验器械的成本且是在模型上操作的,穿刺针常进行多次使用。由于穿刺针体积较小直接放在托盘内部不易用手将其捏起,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现常将穿刺针放置在专门存放的套筒内部,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就是,由于套筒为圆柱状的,圆柱状的套筒容易滚落,且实验教学过程中操作台环境较为复杂,导致架子放置套筒难以有落脚之地,现有专利技术文献中均是采用单向出口指向柱体和弹簧实现穿刺针在使用过程中得伸入伸出,例如US2010100113A1以及CN209004144U,而对于穿刺针得收纳结构大多数仅仅是在封闭壳体内留置过针孔,例如CN110430830A,CN108670336A,因此其均不适合于需要反复取出收纳得实验教学应用场景,且现有的固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针固定装置,包括夹持装置(6),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6)的表面套有盒体(1),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两个滑杆(63),所述滑杆(63)的两端分别和盒体(1)内部上下两壁固定连接,两个滑杆(63)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61),所述压板(61)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且压板(61)的两端侧壁分别和两个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压板(61)的两端侧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轴承(62),所述轴承(62)的外环和压板(61)固定连接,所述压板(61)的底端设有调节块(64),所述调节块(64)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调节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针固定装置,包括夹持装置(6),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6)的表面套有盒体(1),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两个滑杆(63),所述滑杆(63)的两端分别和盒体(1)内部上下两壁固定连接,两个滑杆(63)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61),所述压板(61)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且压板(61)的两端侧壁分别和两个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压板(61)的两端侧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轴承(62),所述轴承(62)的外环和压板(61)固定连接,所述压板(61)的底端设有调节块(64),所述调节块(64)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调节块(64)的侧端壁和轴承轴承(62)(62)内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64)借助轴承(62)和压板(61)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块(64)远离压板(61)的一端滚动连接有滚轮(65),所述调节块(64)和压板(61)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圆槽,且两个圆槽和轴承(62)圆心共线,并且两个圆槽为均大于四分之一个圆的弧形状,两个所述滑杆(63)相对于轴承(62)位置处均设有远离轴承(62)的弯曲;
所述盒体(1)侧壁相对于轴承(62)的位置贯穿开设有进针孔(3),所述进针孔(3)呈长条状结构,所述盒体(1)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安装架(54)和卡板(51),所述安装架(54)的底端和盒体(1)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54)的内部插设有连轴(55),所述连轴(55)的表面和安装架(54)转动连接,所述连轴(55)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钩爪(52),所述卡板(51)的端口和压板(6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51)位于钩爪(52)的上端,所述爪(52)表面远离卡板(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53),所述拉杆(53)水平设置,所述盒体(1)侧壁相对于拉杆(53)的位置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呈“L”字状结构,且“L”状滑槽(2)的一臂竖直设置。所述滑槽(2)的另一臂呈圆弧状结构,且圆弧圆心位于连轴(55)的中心线上,所述拉杆(53)通过滑槽(2)穿过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梦露,芮永军,刘祯庆,王雪芝,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