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内窥镜剪刀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364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内窥镜剪刀包含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其中所述第一刀片包含第一近端驱动部分和第一刀片体及连接其的第一安装部分;所述第二刀片包含第二近端驱动部分和第二刀片体及连接其的第二安装部分,所述第一刀片体包含第一刀尖、第一配合面、第一磨刃面和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一磨刃面与第一配合面相交形成第一磨削刃,所述第一磨刃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交形成第一过渡刃;所述第一配合面还包括第一内斜面和第二内斜面,所述第一内斜面和第二内斜面限定出内凹空间。所述第一磨刃面和所述第一配合面形成第一刃倾角ANG1,所述第一内斜面与所述第一磨刃面构成第二刃倾角ANG2,其中ANG2<ANG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内窥镜剪刀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创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内窥镜剪刀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器械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外科手术中医生运用不同的手术器械完成组织抓取,剪切,分离,凝血,缝合闭合等操作,外科手术器械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成熟。腔镜手术的已经临床开展30多年了,正在快速进步。简单的说,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纤维内窥镜手术)即手术医生采用加长的腔镜手持器械,经由自然腔道或构建的穿刺通道进入患者体内,完成组织抓取,剪切,分离,凝血,缝合闭合等操作。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主要优势在于减小创伤和减轻病痛和加速恢复。腔镜手术中,医生通常只能借助器械触及患者内脏器官,无法用手直接感知。另外腔镜手术医生的视野严重受限,只能借助内窥镜及影像系统实时观测器械工作头部的局部区域。由于腔镜手术中医生视野受限且缺乏触觉反馈,因此对于腔镜手持器械(腔镜剪刀,腔镜抓钳,腔镜分离钳等)的精确性,一致性,操控性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到目前为止,腔镜手持器械各方面性能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无法满足不断进步腔镜手术技巧和不断发展的腔镜新手术种类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改进的内窥镜剪刀包含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其中所述第一刀片包含第一近端驱动部分和第一刀片体及连接其的第一安装部分;所述第二刀片包含第二近端驱动部分和第二刀片体及连接其的第二安装部分,所述第一刀片体包含第一刀尖,第一配合面,第一磨刃面和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一磨刃面与第一配合面相交形成第一磨削刃,所述第一磨刃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交形成第一过渡刃;所述第一配合面还包括第一内斜面和第二内斜面,所述第一内斜面和第二内斜面限定出内凹空间。所述第一磨刃面和所述第一配合面形成第一刃倾角ANG1,所述第一内斜面与所述第一磨刃面构成第二刃倾角ANG2,其中ANG2<ANG1;一种优选的方案,ANG1≥70°,ANG2≤45°。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刀片体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第一磨削刃的临近区域开始横向向外延伸与第一内斜面和第二内斜面相交,形成多个内凹坑。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第一过渡刃的临近区域开始横向向外延伸时,其高度和宽度逐渐增大,所述加强筋呈楔形;所述加强筋的外形设置为当所述剪刀合拢剪切时,所述加强筋不至于显著的增加剪切阻力。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强筋的最大宽度尺寸为HB1,所述两相邻加强筋间的距离为HB2,其中HB2>HB1;HB2与HB1的比值可依据第一刃部厚度取值和其强度试验决定,在确保第一刃部强度的前提下,所述HB2越大越好。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内斜面,第二内斜面和加强筋的形状和尺寸设置为,当所述剪刀完全合拢时,所述第一内斜面,第二内斜面和加强筋不裸露在外。一种优选的方案,包含下述步骤:S1:粉末注射S2:磨削所述第一磨刀面,但磨削时不破坏所述防滑槽S3:组装,包装,灭菌。附图说明为了更充分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一种典型的腔镜手持器械10;图2是图1所示头部组件40的爆炸图;图3是中空管400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拉杆500的示意图;图6是驱动部件350的示意图;图7是驱动部件350的投影示意图;图8是头部组件40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改进的第一刀片100a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第一刀片100a的投影视图;图11是图10的11-11剖视图;图12是图10的12-12剖视图;图13是图10的13-13剖视图;图14是头部组件40a的立体视图;图15是头部组件40a闭合状态的投影视图;图16是又一改进的第一刀片100b的投影视图;图17是头部组件40b的小张开角度的示意图;图18是头部组件40b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图19是又一个改进的第一刀片100c的立体示意图;图20是第一刀片100C的投影视图;图21是图20的21-21剖视图;图22是头部组件40c的小张开角度的示意图;图23是头部组件40c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在所有的视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等同的零件或部件。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但是,应该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是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因此,这里公开的内容不是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参考图1,为方便表述,后续凡接近操作者的一方定义为近端,而远离操作者的一方定义为远端。在进行腔镜手术时,通常使用穿刺套管组件(未示出)在患者体壁建立器械进出患者体内的手术通道,各种微创手术器械,比如手持器械10就可以通过套管组件形成的通道插入到体腔。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同时使用一个或多个套管组件,而外科手持器械10也根据手术需要配置一个或多个进行同时操作。图1描绘了一种典型的腔镜手持器械10,包括近端手柄20,远端的头部组件40,及在其间延伸的加长杆部30。所述手柄20包含前把手21,后把手22及连接其的手柄转轴23,所述前把手21和后把手22可相对于所述手柄转轴23作旋转运动。所述加长杆部30包含轴线31,转轮35,外杆50和内杆60。其中外杆50和转轮35固定成一体并一起安装在手柄20中,所述手柄20限制转轮35沿着轴线31方向的平动位移,但允许转轮35围绕轴线31转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手柄20还包括电插头24,所述电插头24一端安装在所述手柄20中并与所述加长杆部30连接,另一端裸露在所述手柄20的外部。所述电插头24可与标准导联线匹配联通高频电凝设备。所述头部组件40包含头部销轴45,固定座70,驱动机构80,第一刀片100和第二刀片200。图2-4更详细的描述了所述头部组件40的结构,组成和作用关系。所述第一刀片100包含第一刀片体140,第一连接部120以及连接其的第一固定部130,还包括贯穿第一固定部130的第一固定孔135和由第一连接部120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轴110。所述第二刀片200包含第二刀片体240,第二连接部220以及连接其的第二固定部230,还包括贯穿第二固定部230的第二固定孔235和由第二连接部220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轴210。所述驱动机构80包含滑块体81以及分别由其两个侧面向下凹陷的,交叉的第一滑槽83和第二滑槽85,还包括连接凹槽89。所述固定座70包含第一悬臂71及贯穿其的第一销孔73,第二悬臂75及贯穿其的第二销孔77,所述第一悬臂71和第二悬臂75限定出U型槽79。继续参考图3-4,其中所述第一刀片100和第二刀片200相互堆叠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70中的第一悬臂71和第二悬臂75之间,所述头部销轴45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销孔73,第一固定孔135,第二固定孔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内窥镜剪刀包含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其中所述第一刀片包含第一近端驱动部分和第一刀片体及连接其的第一安装部分;所述第二刀片包含第二近端驱动部分和第二刀片体及连接其的第二安装部分,其特征在于:/n1)所述第一刀片体包含第一刀尖、第一配合面、第一磨刃面和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一磨刃面与第一配合面相交形成第一磨削刃,所述第一磨刃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交形成第一过渡刃;/n2)所述第一配合面还包括第一内斜面和第二内斜面,所述第一内斜面和第二内斜面限定出内凹空间;/n3)所述第一磨刃面和所述第一配合面形成第一刃倾角ANG1,所述第一内斜面与所述第一磨刃面构成第二刃倾角ANG2,其中ANG2<ANG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内窥镜剪刀包含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其中所述第一刀片包含第一近端驱动部分和第一刀片体及连接其的第一安装部分;所述第二刀片包含第二近端驱动部分和第二刀片体及连接其的第二安装部分,其特征在于:
1)所述第一刀片体包含第一刀尖、第一配合面、第一磨刃面和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一磨刃面与第一配合面相交形成第一磨削刃,所述第一磨刃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交形成第一过渡刃;
2)所述第一配合面还包括第一内斜面和第二内斜面,所述第一内斜面和第二内斜面限定出内凹空间;
3)所述第一磨刃面和所述第一配合面形成第一刃倾角ANG1,所述第一内斜面与所述第一磨刃面构成第二刃倾角ANG2,其中ANG2<ANG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ANG1≥70°,ANG2≤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体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第一磨削刃的临近区域开始横向向外延伸与第一内斜面和第二内斜面相交,形成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宗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橙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