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内自动给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3597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内自动给水系统,包括温室大棚,所述温室大棚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地基,所述固定地基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空气湿度检测模块、给水喷头和土壤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室大棚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给水管,所述雾化喷头的顶部与雾化给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给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温室大棚的右侧,所述温室大棚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处理模块与水箱外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装置通过检测模块检测,从而控制对水泵与阀门的开合从而能够控制需要的部位进行给水,能够更加的精准的进行控制灌溉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大棚内自动给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温室大棚
,具体为一种温室大棚内自动给水系统。
技术介绍
温室(greenhouse),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传统的温室大棚内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控制供水,费时费力,而某些自动化供水系统往往采用每隔一段时间变进行喷洒,这样的供水方式容易使作物在不需要水的时候浇灌过多,导致了实用性较低,因此提供一种温室大棚内自动给水系统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室大棚内自动给水系统,具备根据需要自动化供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供水费时费力,自动化供水容易浇灌过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化供水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大棚内自动给水系统,包括温室大棚,所述温室大棚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地基,所述固定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大棚内自动给水系统,包括温室大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大棚(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地基(2),所述固定地基(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空气湿度检测模块(3)、给水喷头(4)和土壤湿度检测模块(5),所述温室大棚(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8),所述雾化喷头(8)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给水管(9),所述雾化喷头(8)的顶部与雾化给水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给水管(9)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温室大棚(1)的右侧,所述温室大棚(1)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处理模块(13)与水箱外壳(16),所述水箱外壳(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给水箱(15),所述给水箱(15)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内自动给水系统,包括温室大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大棚(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地基(2),所述固定地基(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空气湿度检测模块(3)、给水喷头(4)和土壤湿度检测模块(5),所述温室大棚(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8),所述雾化喷头(8)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给水管(9),所述雾化喷头(8)的顶部与雾化给水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给水管(9)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温室大棚(1)的右侧,所述温室大棚(1)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处理模块(13)与水箱外壳(16),所述水箱外壳(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给水箱(15),所述给水箱(1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输送管(14),所述输送管(14)顶部的一端贯穿水箱外壳(16)并延伸至水箱外壳(16)的顶部,所述输送管(14)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12),所述第二水泵(12)的另一端与雾化给水管(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地基(2)的底部设置有土壤给水管(6),所述土壤给水管(6)顶部的端口分别与每个给水喷头(4)固定连接,所述土壤给水管(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7),所述输送管(14)底部的一端依次贯穿水箱外壳(16)与温室大棚(1)并延伸至温室大棚(1)的底部,所述输送管(14)底部的一端与第一水泵(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土壤给水管(6)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阀门(18),所述温室大棚(1)的左侧开设有大棚开口(17),所述大棚开口(17)的顶部铰接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门帘(11);
所述空气湿度检测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多炯王佳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简阳市建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