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47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公开了一种发热组件,包括主体和发热丝组件,主体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发热丝组件被缝紧在第二层表面,发热丝组件位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通过将发热丝组件捆绑缝紧固定在发热组件的某一层表面,使发热丝组件与该层形成一体结构,发热组件出现开胶时发热丝组件也不会脱离发热组件,由此保证了发热服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组件
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电加热产生热量的保暖服装已经占据了一定市场,而对于电加热产生热量的保暖服装,通常采用非接触式加热方式达到保暖效果,此类服装一般采用能发出红外光的发热组件作为热源,该发热组件中一般包裹着发热丝,但是随着发热服的多次使用和清洗,发热组件一旦脱胶,发热丝会从发热组件中脱离而自由运动,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发热组件和发热服,以解决发热丝组件容易从发热组件中脱离而自由运动,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解决了发热丝组件容易从发热组件中脱离而自由运动,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热组件,包括主体和发热丝组件,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层、第二层,所述发热丝组件被缝紧在所述第二层表面,所述发热丝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丝组件包括发热丝和套在所述发热丝外部的绝缘管,所述绝缘管接触所述第二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层为绝缘层,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胶粘为一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管为硅胶管,所述发热丝为碳纤维导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丝向所述发热组件外侧伸出导线,所述导线用于对所述发热组件输入电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上设有飞机扣,所述飞机扣内留有空腔以折叠收纳所述导线的一部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层为银箔布,所述第一层的外侧表面为平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为抗水洗布,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依次胶粘成为一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层外侧表面沿所述发热丝组件的外部轮廓形成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发热丝组件捆绑缝紧固定在发热组件的某一层表面,使发热丝组件与该层形成一体结构,发热组件出现开胶时发热丝组件也不会脱离发热组件,由此保证了发热服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第一方向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第二方向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发热服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第一方向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为一个多层结构,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层11、第二层12和第三层13,发热组件中的发热丝2位于发热组件的夹层中,从第一方向视角看,即第三层13位于第一层11上方时,第三层13表面被发热丝2撑起形成凸起,凸起轮廓即为发热丝2的轮廓。此外,发热丝2向第二层12的外部引出导线,以便于连接开关和电源,导线上设有飞机扣21,飞机扣21内有一空腔,空腔折叠收纳有导线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为导线留出余量,在发热组件安装在发热服上后,随着发热服的穿戴和拉扯,其导线可以相应延长,避免将导线从发热服上扯下或直接扯断导线。参照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第二方向立体示意图,从第二方向看,即第一层11位于第三层13上方时,第一层11表面保持平面。参照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爆炸示意图,第二层12位于第一层11和第三层13间,发热丝2固定在第二层12上,此处将发热丝2缝紧在第二层12的表面,防止发热组件脱胶后发热丝脱落或自由运动,缝紧发热丝2的缝线沿着发热丝2的形状分布,在第二层12和第一层11紧密贴合后,发热丝2出现弯折时不会因为自身的相互接触造成短路。进一步地,为了得到更好的绝缘效果,发热丝2的表面套有一层绝缘管3,固定发热丝2的缝线将绝缘管3捆绑缝紧在第二层12上,绝缘管3配合发热丝2的缝紧大幅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绝缘水平。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丝2通过发出远红外光实现发热,采用非接触式的发热方式,防止发热丝2自身温度过高造成安全隐患,第一层11为带有复合金属的银箔布,第一层11位于外侧,第二层12和第三层13位于第一层11的内侧,第一层11用于对可能反射回来的远红外光进行反射实现二次辐射,也能对发热丝2朝向第一层11发出的远红外光进行反射,使热量集中向发热服的内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发热丝2选用碳纤维导体,拥有很高的安全系数,出现线路断线时也不会产生明火,绝缘管3为硅胶管。第二层12是绝缘膜,第三层13为可抗洗、抗变形的布料,第一层11、第二层12、第三层13依次粘贴连接,粘接完成后,第一层11的保持平面,第三层13表面被发热丝2撑开形成凸起,既能使第一层11更贴合外部环境的形状,又能借由凸起所在面来区分第一层11和第三层13。进一步地,发热丝2的形状不做限定,并可以产生8uM-15uM的红外波段,不止可以进行加热保暖,其保健效果也达到医用级别,可以改善关节疼痛、调节自律神经、促进新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等功效,符合国家CCC标准。参照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发热服的立体示意图,图4给出了发热组件1的具体应用,发热组件1位于发热服的内侧或夹层中,从发热服的口袋中引出USB接口4作为电源输入接口,该USB接口4能适应多种电源,发热服底部设有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发热丝组件,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层、第二层,所述发热丝组件被缝紧在所述第二层表面,所述发热丝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所述发热丝组件包括发热丝和套在所述发热丝外部的绝缘管,所述绝缘管接触所述第二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发热丝组件,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层、第二层,所述发热丝组件被缝紧在所述第二层表面,所述发热丝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所述发热丝组件包括发热丝和套在所述发热丝外部的绝缘管,所述绝缘管接触所述第二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为绝缘层,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胶粘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管为硅胶管,所述发热丝为碳纤维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向所述发热组件外侧伸出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乐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