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整流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3426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整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同步整流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和内仓,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内仓,所述外壳的左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的内腔右侧壁电性连接有芯片,所述芯片的内部电性连接有驱动模块、电阻分压模块、驱动芯片模块和驱动电平模块,该种同步整流驱动装置,采用过流保护的电流传感器输出信号做为驱动信号的来源,从而节省了一个电流互感器,简化了电路,也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以一种极为简单的方式实现了电流驱动型同步整流,同时在内仓中组合夹板,在内部遇高温情况时,膨胀石墨材质的夹板进行内部膨胀填充,便于空气阻隔,降低燃烧几率,增加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整流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整流装置
,具体为一种同步整流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DC/DC电源技术中,变压器次边整流方式大部分采用二极管实现,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且电路稳定可靠。但是在大电流输出的的电源中,这种整流方式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损耗,降低了效率的同时也电路的不可靠。同步整流技术即采用MOS管代替传统的二极管,利用MOS管低内阻的特点来降低整流端的能量损耗,提高电源整机的效率。同步整流的驱动电路大致可以分为自驱动和外驱动两种。不同的驱动方式对电源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外驱动电路较复杂且成本较高,但效果较好。自驱动方式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电压型主要采用变压次边某节点(次边绕组,辅助绕组等)的电压来提供驱动信号,这种方式驱动信号易受干扰。电流型驱动主要是采用流经MOS管的电流作为驱动信号来源,需要额外添加一个电流传感器,电路无法简化,可靠性低,且在遇高温情况时无法应急处理,燃烧可能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整流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不同的驱动方式对电源效率有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整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和内仓(200),所述外壳(10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内仓(200),所述外壳(100)的左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流传感器(140),所述电流传感器(140)的内腔右侧壁电性连接有芯片,所述芯片的内部电性连接有驱动模块(141)、电阻分压模块(142)、驱动芯片模块(143)和驱动电平模块(144),所述驱动模块(141)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电阻分压模块(142)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分压模块(142)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芯片模块(143)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模块(143)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平模块(1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整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和内仓(200),所述外壳(10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内仓(200),所述外壳(100)的左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流传感器(140),所述电流传感器(140)的内腔右侧壁电性连接有芯片,所述芯片的内部电性连接有驱动模块(141)、电阻分压模块(142)、驱动芯片模块(143)和驱动电平模块(144),所述驱动模块(141)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电阻分压模块(142)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分压模块(142)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芯片模块(143)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模块(143)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平模块(144)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内仓(200)的内腔前后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主夹板(210)、副夹板(240)和驱动器(250),所述驱动器(250)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140),所述主夹板(210)的左右侧壁分别粘接有主侧板(220)和副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鹏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