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夹持机构及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333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线缆夹持机构,线缆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组件及可移动地设于任意一个夹持组件上的线缆抵压件,两个夹持组件配合后形成容置空间,线缆抵压件位于容置空间内,线缆抵压件对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线缆进行抵压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揭示了包括上述线缆夹持机构的线缆密封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相配合的夹持组件设计,可实现线缆的快速安装,无需对线缆组件产品进行预装接,适用于室外环境,防水、防尘的同时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夹持机构及线缆密封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夹持机构及线缆密封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光纤等线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应用领域遍及通信、交通、工业、医疗、教育、航空航天和计算机等行业,光纤等线缆被应用到各种场合,如室外场合、室内场合等。室外环境复杂多变,如雨水、灰尘、紫外线辐射、老鼠等都会对放置在室外的光纤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为了应对室外恶劣的环境,需对光纤等线缆进行防水、防尘等处理,使其具备良好的耐候性要求。现有技术中,线缆夹持及密封通常采用两个机构来实现夹持和密封,结构相对复杂,其中线缆密封机构通常采用格兰头密封方式,而线缆夹持机构通常采用带孔螺钉固定加强筋方式,具有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低,安装费时费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线缆夹持机构及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实现防水、防尘的同时提高装配效率及空间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夹持机构,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组件及可移动地设于任意一个所述夹持组件上的线缆抵压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配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线缆抵压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线缆抵压件对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线缆进行抵压固定。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为锥形腔结构,所述线缆抵压件呈锥形。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设有卡钩,另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设有凸块,所述卡钩与所述凸块相扣合实现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的配合。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线缆密封夹持装置,所述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包括线缆夹持机构、盒体和自锁件,所述盒体设有密封孔,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密封孔内,所述自锁件将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固定于所述密封孔内。优选地,所述线缆夹持机构上设有第一密封面,所述密封孔内设有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组件,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弹性密封件,每个所述弹性密封件上形成有防水面,两个所述防水面在两个所述夹持组件配合后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面。优选地,所述自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插入齿和第二插入齿,所述盒体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插入齿和所述第二插入齿插入所述密封孔内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线缆夹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之间,所述第一插入齿插入所述第一插孔后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配合,所述第二插入齿插入所述第二插孔后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齿和所述第二插入齿均包括第一波纹面,所述线缆夹持机构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波纹面,所述第一插入齿的所述第一波纹面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的一侧的所述第二波纹面相配合,所述第二插入齿的所述第一波纹面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波纹面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齿和所述第二插入齿均包括与所述第一波纹面相对设置的导向斜面,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内均设有斜面导轨,所述第一插入齿的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插孔内的所述斜面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二插入齿的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插孔内的所述斜面导轨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插入齿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线缆夹持机构通过采用扣合的夹持组件设计,可实现线缆的快速安装,无需对线缆组件产品进行预装接,适用于室外环境,防水防尘等级高;(2)线缆密封夹持装置采用线缆固定与密封一体化设计,与现有格兰头式安装方式相比,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具有体积微型化、安装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图1中线缆夹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2中去除一夹持组件后的线缆夹持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盒体局部切除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中盒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1中自锁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0、线缆夹持机构,11、夹持组件,111、壳体,112、弹性密封件,113、第二波纹面,12、线缆抵压件,13、线缆孔,14、卡钩,15、凸块,16、第一密封面,20、盒体,21、密封孔,22、第二密封面,23、第一插孔,24、第二插孔,25、斜面导轨,30、自锁件,31、第一插入齿,32、第二插入齿,33、第一波纹面,34、导向斜面,40、线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结合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线缆夹持机构10,包括相配合的两个夹持组件11,并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11扣合后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用于对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线缆40进行抵压固定的线缆抵压件12,线缆抵压件12可移动地设于任意一个夹持组件11上,实施时,线缆40装配至夹持组件11上后,向预设方向(如向下)推动线缆抵压件12,线缆抵压件12使容置空间内容置线缆40的空间缩小,线缆40受到挤压力被固定。本实施例中,容置空间优选锥形腔结构,线缆抵压件12优选呈锥形的抵压件,更加利于线缆的固定。每个夹持组件11包括壳体111和装设于壳体111一端部的弹性密封件112,两个壳体111扣合后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本实施例中,两个壳体111上均形成一容置腔,两个容置腔在两个壳体111扣合后形成容置空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其中任意一个壳体111内设置容置空间,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两个夹持组件11扣合后还形成至少一个供线缆穿过的线缆孔13。具体地,两个壳体111上均形成一线缆半孔,两个线缆半孔在两个壳体111扣合后形成线缆孔1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其中任意一个壳体111上设置线缆孔13,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夹持组件11扣合后形成两个线缆孔13,以对两个线缆40进行夹持,并且线缆抵压件12位于两个线缆之间,线缆抵压件12在向预设方向(如向下)移动后可对两个线缆40进行抵压固定。如图2所示,两个壳体111通过卡扣结构实现扣合,卡扣结构便于拆卸与安装。具体地,卡扣结构包括卡钩14和与卡钩14相配合实现扣合的凸块15。一壳体111上设置卡钩14,另一壳体111上设置与该卡钩14相配合的凸块15,两个壳体111通过卡钩14与凸块15的配合实现扣合。本实施例中,两个壳体111通过四个卡扣结构实现扣合,也即一壳体111上设置两个卡钩14和两个凸块15,另一壳体111上设置与卡钩14相配合的凸块15和与凸块15相配合的卡钩1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扣结构的数量,及卡钩14和凸块15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技术所述的线缆夹持机构10,通过采用扣合的夹持组件11,可实现线缆40的快速安装,无需对线缆组件产品进行预装接,适用于室外环境,防水防尘等级高。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包括线缆夹持机构10、盒体20和自锁件30,其中,盒体20上设有用于安装线缆夹持机构10的密封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组件及可移动地设于任意一个所述夹持组件上的线缆抵压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配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线缆抵压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线缆抵压件对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线缆进行抵压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组件及可移动地设于任意一个所述夹持组件上的线缆抵压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配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线缆抵压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线缆抵压件对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线缆进行抵压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为锥形腔结构,所述线缆抵压件呈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设有卡钩,另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设有凸块,所述卡钩与所述凸块相扣合实现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的配合。


4.一种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包括线缆夹持机构、盒体和自锁件,所述盒体设有密封孔,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密封孔内,所述自锁件将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固定于所述密封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上设有第一密封面,所述密封孔内设有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组件,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弹性密封件,每个所述弹性密封件上形成有防水面,两个所述防水面在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兴孙继伟李春生崔涛张易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伯格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