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大运河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3138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运河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包括GPS定位模块、摄像头、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水质监测终端、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有毒气体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监控中心、保护电路和电源模块,GPS定位模块、摄像头、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水质监测终端、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有毒气体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保护电路与电源模块连接;保护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三二极管、第一稳压管、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稳压管、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开关控制芯片、线圈、开关和电压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大运河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运河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运河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针对生态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展示文化,使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对大运河流域实态表征与物理信息的感知,以及对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传点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运河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GPS定位模块、摄像头、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水质监测终端、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有毒气体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监控中心、保护电路和电源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摄像头、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水质监测终端、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有毒气体传感器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监控中心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电源连接;/n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三二极管、第一稳压管、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稳压管、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开关控制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运河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GPS定位模块、摄像头、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水质监测终端、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有毒气体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监控中心、保护电路和电源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摄像头、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水质监测终端、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有毒气体传感器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监控中心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三二极管、第一稳压管、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稳压管、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开关控制芯片、线圈、开关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直流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稳压管的阴极、第二稳压管的阴极、开关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开关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和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运河之光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