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12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包括上框和底框,上框安装在底框的上端,在框边A的四角设置榫卯结构,相较于传统的框体分离,可直接将固定块抽取或合并,格角A与格角B便可以拆解或对合,只需要拆解一边就可以进行检修,更加便于维修与养护,操作简单,通过在上框和底框设置主胶剂与硬化胶剂,利用胶体的粘附力和内聚力,使上框和底框牢牢粘合,垂直受力时,不易脱落,同时在主胶剂与硬化胶剂的表面设置保鲜膜可有效防止落尘,导致胶力失效,便于输运,通过将螺钉设置为倒树形状,在卡槽的内壁设置倒刺,可将上框紧紧抓合,进一步提升了屏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
本技术涉及框架架构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借助于薄膜晶体管驱动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它主要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IPS、TFT、SLCD都属于LCD的子类,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使外光源透光率改变,完成电一光变换,再利用R、G、B三基色信号的不同激励,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滤光膜,完成时域和空间域的彩色重显。现如今液晶屏框不牢固,不便拆装与检修,同时不便于运输的问题。针对上述,为解决液晶屏框不牢固,不便拆装与检修,同时不便于运输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包括上框和底框,上框安装在底框的上端,通过在框边A的四角设置榫卯结构,相较于传统的框体分离,可直接将固定块抽取或合并,格角A与格角B便可以拆解或对合,只需要拆解一边就可以进行检修,更加便于维修与养护,操作简单,通过在上框和底框设置主胶剂与硬化胶剂,利用胶体的粘附力和内聚力,使上框和底框牢牢粘合,垂直受力时,不易脱落,同时在主胶剂与硬化胶剂的表面设置保鲜膜可有效防止落尘,导致胶力失效,便于输运,通过将螺钉设置为倒树形状,在卡槽的内壁设置倒刺,可将上框紧紧抓合,进一步提升了屏框的稳定性,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包括上框和底框,上框安装在底框的上端,所述上框设置有框边A、榫卯结构、螺钉、主胶剂和保鲜膜,框边A的四角设置有榫卯结构,框边A一侧的四角设置有螺钉,框边A的内侧涂抹有主胶剂,主胶剂上覆盖有保鲜膜;所述底框设置有框边B、背光板、液晶屏和集成线路,框边B的内部安装有背光板,背光板的一侧设置有液晶屏,液晶屏与集成线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榫卯结构设置有格角A、格角B和固定块,格角A与格角B对合连接,固定块固定格角A与格角B。进一步地,所述螺钉设置为倒树形状,螺钉设置在上框框面对角线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框边B设置有框条、硬化胶剂和卡槽,框边B的内侧设置涂抹有硬化胶剂,框边B的四角设置有卡槽。进一步地,所述螺钉与卡槽可相应卡嵌,主胶剂与硬化胶剂皆覆盖保鲜膜。进一步地,所述卡槽设置有内壁和倒刺,内壁上安装有倒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出的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在框边A的四角设置榫卯结构,相较于传统的框体分离,可直接将固定块抽取或合并,格角A与格角B便可以拆解或对合,只需要拆解一边就可以进行检修,更加便于维修与养护,操作简单。2、本技术提出的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通过在上框和底框设置主胶剂与硬化胶剂,利用胶体的粘附力和内聚力,使上框和底框牢牢粘合,垂直受力时,不易脱落,同时在主胶剂与硬化胶剂的表面设置保鲜膜可有效防止落尘,导致胶力失效,便于输运。3、本技术提出的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通过将螺钉设置为倒树形状,在卡槽的内壁设置倒刺,可将上框紧紧抓合,进一步提升了屏框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榫卯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框细节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卡槽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框;11、框边A;12、榫卯结构;121、格角A;122、格角B;123、固定块;13、螺钉;14、主胶剂;15、保鲜膜;2、底框;21、框边B;211、框条;212、硬化胶剂;213、卡槽;2131、内壁;2132、倒刺;22、背光板;23、液晶屏;24、集成线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包括上框1和底框2,上框1安装在底框2的上端,上框1设置有框边A11、榫卯结构12、螺钉13、主胶剂14和保鲜膜15,框边A11的四角设置有榫卯结构12,榫卯结构12设置有格角A121、格角B122和固定块123,格角A121与格角B122对合连接,固定块123固定格角A121与格角B122,在框边A11的四角设置榫卯结构12,相较于传统的框体分离,可直接将固定块123抽取或合并,格角A121与格角B122便可以拆解或对合,只需要拆解一边就可以进行检修,更加便于维修与养护,操作简单,框边A11一侧的四角设置有螺钉13,螺钉13设置为倒树形状,螺钉13设置在上框1框面对角线的一侧,框边A11的内侧涂抹有主胶剂14,主胶剂14上覆盖有保鲜膜15,螺钉13与卡槽213可相应卡嵌,主胶剂14与硬化胶剂212皆覆盖保鲜膜15;底框2设置有框边B21、背光板22、液晶屏23和集成线路24,框边B21的内部安装有背光板22,框边B21设置有框条211、硬化胶剂212和卡槽213,框边B21的内侧设置涂抹有硬化胶剂212,通过在上框1和底框2设置主胶剂14与硬化胶剂212,利用胶体的粘附力和内聚力,使上框1和底框2牢牢粘合,垂直受力时,不易脱落,同时在主胶剂14与硬化胶剂212的表面设置保鲜膜15可有效防止落尘,导致胶力失效,便于输运,框边B21的四角设置有卡槽213,卡槽213设置有内壁2131和倒刺2132,内壁2131上安装有倒刺2132,通过将螺钉13设置为倒树形状,在卡槽213的内壁2131设置倒刺2132,可将上框1紧紧抓合,进一步提升了屏框的稳定性,背光板22的一侧设置有液晶屏23,液晶屏23与集成线路24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包括上框1和底框2,上框1安装在底框2的上端,可有效保护内部零部件,降低摔落受到的损伤,在框边A11的四角设置榫卯结构12,相较于传统的框体分离,可直接将固定块123抽取或合并,格角A121与格角B122便可以拆解或对合,只需要拆解一边就可以进行检修,更加便于维修与养护,操作简单,通过在上框1和底框2设置主胶剂14与硬化胶剂212,利用胶体的粘附力和内聚力,使上框1和底框2牢牢粘合,垂直受力时,不易脱落,同时在主胶剂14与硬化胶剂212的表面设置保鲜膜15可有效防止落尘,导致胶力失效,便于输运,通过将螺钉13设置为倒树形状,在卡槽213的内壁2131设置倒刺2132,可将上框1紧紧抓合,进一步提升了屏框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包括上框(1)和底框(2),上框(1)安装在底框(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1)设置有框边A(11)、榫卯结构(12)、螺钉(13)、主胶剂(14)和保鲜膜(15),框边A(11)的四角设置有榫卯结构(12),框边A(11)一侧的四角设置有螺钉(13),框边A(11)的内侧涂抹有主胶剂(14),主胶剂(14)上覆盖有保鲜膜(15);/n所述底框(2)设置有框边B(21)、背光板(22)、液晶屏(23)和集成线路(24),框边B(21)的内部安装有背光板(22),背光板(22)的一侧设置有液晶屏(23),液晶屏(23)与集成线路(2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包括上框(1)和底框(2),上框(1)安装在底框(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1)设置有框边A(11)、榫卯结构(12)、螺钉(13)、主胶剂(14)和保鲜膜(15),框边A(11)的四角设置有榫卯结构(12),框边A(11)一侧的四角设置有螺钉(13),框边A(11)的内侧涂抹有主胶剂(14),主胶剂(14)上覆盖有保鲜膜(15);
所述底框(2)设置有框边B(21)、背光板(22)、液晶屏(23)和集成线路(24),框边B(21)的内部安装有背光板(22),背光板(22)的一侧设置有液晶屏(23),液晶屏(23)与集成线路(2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液晶屏屏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12)设置有格角A(121)、格角B(122)和固定块(123),格角A(121)与格角B(122)对合连接,固定块(123)固定格角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何大平宋书波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言诺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