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智能燃气表的智能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93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智能燃气表的智能控制结构,属于燃气表技术领域。该控制结构,包括壳体组件、控制阀组件和控制装置,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控制阀组件包括底座、密封塞、密封块、丝杆、电机、导向块和密封圈,控制阀组件安装在壳体组件内部,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在第一凹槽和第一孔位,控制阀组件设置的导向块和导向槽可以保障密封块的稳定运行,密封圈和密封塞能将第一凹槽完全封闭,防止天然气从进气管进入到控制阀组件内部,燃气表的结构简单,部件少,可靠高,从而使智能燃气表的智能控制结构具有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不容易出故障,造价成本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智能燃气表的智能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燃气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智能燃气表的智能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燃气表是一种具有自动收费功能的燃气表,通常是一户一表一卡。用户将费用交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将购气量写入燃气卡中,用户将燃气卡中信息输入智能燃气表中,智能燃气表便自动开阀供气。在用户用气的过程中,智能燃气表中控制电路自动核减剩余气量,所购气量用尽,智能燃气表自动关阀断气,用户需重新购气方能再次开阀供气,目前家用燃气表所采用的控制阀装置结构非常复杂,导致燃气表在工作中容易出现故障以及智能燃气表造价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智能燃气表的智能控制结构,通过改进密封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燃气表存在的结构复杂容易出故障,造价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智能燃气表的智能控制结构,包括壳体组件、控制阀组件和控制装置。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下壳体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从左至右依次安装于所述上壳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智能燃气表的智能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进气管(103)和出气管(104),所述下壳体(102)安装于所述上壳体(101)的底部,所述进气管(103)和所述出气管(104)从左至右依次安装于所述上壳体(101)和所述下壳体(102)的顶部;/n控制阀组件(2),所述控制阀组件(2)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部,所述控制阀组件(2)包括底座(201)、密封塞(202)、密封块(203)、丝杆(204)、电机(205)、导向块(206)和密封圈(207),所述底座(20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智能燃气表的智能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进气管(103)和出气管(104),所述下壳体(102)安装于所述上壳体(101)的底部,所述进气管(103)和所述出气管(104)从左至右依次安装于所述上壳体(101)和所述下壳体(102)的顶部;
控制阀组件(2),所述控制阀组件(2)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部,所述控制阀组件(2)包括底座(201)、密封塞(202)、密封块(203)、丝杆(204)、电机(205)、导向块(206)和密封圈(207),所述底座(20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208)和第一孔位(209),所述第一孔位(209)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孔位(2010),所述第一凹槽(208)内壁的一侧上方开设有环形槽(2011),所述第一凹槽(208)内壁的一侧下方开设有导向槽(2012),所述密封塞(202)、所述密封块(203)和所述丝杆(204)自上而下依次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08)的内部,所述密封圈(207)安装于所述环形槽(2011)的内部,所述电机(205)安装于所述底座(201)的内部,所述丝杆(204)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孔位(2013),所述第一凹槽(208)的顶部与所述进气管(103)连通,所述第一孔位(209)的顶部与所述出气管(104)连通;
控制装置(3),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控制电路板(301)、燃气卡卡槽(302)、电池(303)和显示面板(304),所述显示面板(304)安装于所述上壳体(101)的表面一侧,所述燃气卡卡槽(302)贯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蓝之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