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坏分子链式流体机械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流体的机械加热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破坏分子链式流体机械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流体的加热常规的方法是用锅炉或者电加热的方式进行,但是在一些特殊场合,例如有防爆要求的井口,或者移动的车辆上,常规的加热方式难以实现,或者实现成本较高。现有流体的典型加热方式是利用剪切力进行加热的,比如专利号为CN97119268.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加热具有水冷内燃发动机的车辆客仓的加热装置,其中公开了“利用剪切力的发热元件,所述的发热元件具有转子,当所述发动机的转动力施加其上时,转子转动;封装粘性流体的发热腔,当所述转子的转动力所产生的剪切力施加给粘性流体时,它产生热量”;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是利用转子转动时产生的剪切力来对流体进行的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加热时间长、温升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剪切力对流体加热存在的加热时间长及温升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破坏分子链式流体机械加热装置,该装置利用高速转动,使储纳有被加热流体的加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坏分子链式流体机械加热装置,包括内部具有液体储纳空腔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的液体储纳空腔中并由动力驱动其转动的转子(2)、向液体储纳空腔内注入未加热流体的进液管路和排出已加热流体的排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的表面分布有若干凹陷Ⅰ(3),且在壳体(1)上具有与这些凹陷Ⅰ(3)一一对应的凹陷Ⅱ(4),在所述转子(2)转动过程中,当凹陷Ⅰ(3)与凹陷Ⅱ(4)对应时形成加热流体的大加热腔,当凹陷Ⅰ(3)与壳体(1)的内壁对应时形成加热流体的小加热腔,随着转子(2)的转动,加热腔的容积在大加热腔和小加热腔之间切换,进而导致加热腔内的流体间分子链被破坏释放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坏分子链式流体机械加热装置,包括内部具有液体储纳空腔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的液体储纳空腔中并由动力驱动其转动的转子(2)、向液体储纳空腔内注入未加热流体的进液管路和排出已加热流体的排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的表面分布有若干凹陷Ⅰ(3),且在壳体(1)上具有与这些凹陷Ⅰ(3)一一对应的凹陷Ⅱ(4),在所述转子(2)转动过程中,当凹陷Ⅰ(3)与凹陷Ⅱ(4)对应时形成加热流体的大加热腔,当凹陷Ⅰ(3)与壳体(1)的内壁对应时形成加热流体的小加热腔,随着转子(2)的转动,加热腔的容积在大加热腔和小加热腔之间切换,进而导致加热腔内的流体间分子链被破坏释放出热量后对流体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坏分子链式流体机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的表面与壳体(1)内液体储纳空腔的侧壁之间形成狭缝(6),该狭缝(6)即为流体在壳体(1)内的流动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坏分子链式流体机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加热腔和大加热腔的容积比为1:1.5-4,且每分钟大加热腔和小加热腔切换的次数为64800-75600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坏分子链式流体机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为圆盘状,所述凹陷Ⅰ(3)均匀分布在转子(2)的两侧盘面上,且每侧盘面上凹陷Ⅰ(3)的数量不低于2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坏分子链式流体机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Ⅰ(3)与其对应的凹陷Ⅱ(4)的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瑞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