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组件及应用其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2817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器组件及应用其的空调系统,该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器和散热器,还包括腔体;所述控制器和散热器安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控制器包括待散热器件,所述待散热器件与所述散热器导热接触;所述散热器具有安装辅路冷媒管道并与辅路冷媒管道导热接触的通孔或槽,或者所述散热器具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通道;所述控制器组件还包括吸湿除湿装置,所述吸湿除湿装置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还设置有辅路冷媒管道进口和辅路冷媒管道出口。所述控制器组件工作时,能够通过冷媒对控制器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器组件及应用其的空调系统
本申请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有关冷媒散热的控制器组件及应用其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力电子器件在工作运行时,会消耗相应的电能,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热量,使所述器件的温度升高。一般,器件有较大电流通过,器件的发热量就较大,温升也大。电力电子器件温度的显著升高,会极大的影响器件的可靠性、寿命、性能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及应用器的控制系统,通过冷媒散热的方式对控制器中的待散热器件进行散热,并且能够降低控制器凝露风险。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器、散热器和腔体;所述控制器和散热器安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控制器包括待散热器件,所述待散热器件与所述散热器导热接触;所述散热器具有安装辅路冷媒管道并与辅路冷媒管道导热接触的通孔或槽,或者所述散热器具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通道;所述控制器组件还包括吸湿除湿装置,所述吸湿除湿装置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还设置有辅路冷媒管道进口和辅路冷媒管道出口。可选的,所述吸湿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冷媒蒸发器。可选的,所述吸湿除湿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装置。可选的,所述吸湿除湿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吸湿除湿装置相连;或者所述吸湿除湿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为所述吸湿除湿装置进行供电。可选的,还包括露水导流装置,所述露水导流装置与所述吸湿除湿装置相连,对所述吸湿除湿装置上的露水进行导流。可选的,所述露水导流装置包括纤维材料,所述腔体还包括一个导流孔,部分所述纤维材料与所述吸湿除湿装置表面相接触,部分所述纤维材料通过所述导流孔衍生到所述腔体外部。可选的,还包括干燥材料,所述干燥材料置于所述腔体内、靠近吸湿除湿装置处。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主节流装置、蒸发器,还包括辅路散热回路,所述辅路散热回路包括辅路冷媒管道、辅路节流装置和上述的控制器组件;所述压缩机、冷凝器、主节流装置、蒸发器通过主路冷媒管道相串接;在所述主路冷媒管道处开有第一辅路接口和第二辅路接口,辅路冷媒管道进口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辅路接口,辅路冷媒管道出口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辅路接口,所述辅路冷媒管道穿过所述控制器组件的散热器上的通孔或槽,或者所述辅路冷媒管道与所述控制器组件的散热器上的冷媒通道接通;所述辅路节流装置串接在所述辅路冷媒管道中。可选的,当所述控制器组件的吸湿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冷媒蒸发器时,所述除湿冷媒蒸发器串接在所述辅路冷媒管道中,并置于所述散热器前侧。可选的,还包括辅助节流装置;所述控制器组件一端与所述辅路节流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节流装置相连;所述控制器组件、辅助节流装置和所述辅路节流装置均串接在所述辅路冷媒管道管路中。可选的,所述第一辅路接口设置在冷凝器和所述主节流装置之间的主路冷媒管道上;所述第二辅路接口设置在所述主节流装置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主路冷媒管道上,或者所述第二辅路接口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主路冷媒管道上。可选的,所述第一辅路接口设置在所述主节流装置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主路冷媒管道上;所述第二辅路接口设置在所述主节流装置和所述蒸发器之间、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主路冷媒管道上,或者所述第二辅路接口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主路冷媒管道上。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器、散热器和腔体;控制器和散热器安装于腔体内;腔体设置有辅路冷媒管道进口和辅路冷媒管道出口;控制器包括待散热器件,待散热器件与散热器导热接触;散热器具有安装辅路冷媒管道并与辅路冷媒管道导热接触的通孔或槽,或者散热器具有具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通道;通过引入辅路冷媒管道或者冷媒与散热器导热接触,可以有效降低散热器的温度;而散热器又与待散热器件导热接触,因此也能对待散热器件进行降温。同时,控制器组件还设置吸湿除湿装置,吸湿除湿装置置于腔体内,通过吸湿除湿装置可以降低凝露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调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各电子器件在工作运行时,会消耗相应的电能,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热量,使所述器件的温度升高。当器件有较大电流通过时,器件发热量就较大,温升也大。而电力电子器件温度的显著升高,会极大的影响器件的可靠性、寿命、性能。如同一个IGBT在30℃时的安全运行电流值约为100℃时的2倍;电容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下降10℃,寿命增加2倍;漆包线的寿命温度关系与电容类似;电感器件在高温时,性能参数会受到很大影响。控制和降低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特别是针对大电流运行的电力电子器件,有效的散热降温能使器件和各器件组成的产品的寿命、可靠性得到提高,同时在器件选型上可以降低规格,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在空调控制器中,功率较大的电子器件如逆变器、IGBT等,因工作电流大,发热量也大,将这类发热量较大的器件统称为待散热器件,对于待散热器件需采取有效的散热降温手段才能使器件可靠运行。常规的散热降温手段有水冷、风冷。水冷需要有水泵、水管、水源,水体散热系统等,会比较复杂,还要防止器件温度过低时的凝露。风冷要有相应风量的风机,且散热效果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夏季高温季节或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时,散热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组件,可以实现冷媒散热,即利用冷媒给控制器中的待散热器件进行散热,如图1所示,该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器12、散热器13和腔体11;控制器12和散热器13安装于腔体11内;控制器12包括待散热器件121,待散热器件121与散热器13导热接触;散热器13具有安装辅路冷媒管道并与辅路冷媒管道导热接触的通孔或者槽131,或者散热器13上直接开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通道131,供冷媒流通的冷媒通道可以为微通道;控制器组件还包括吸湿除湿装置14,吸湿除湿装置14置于腔体11内;腔体11还设置有辅路冷媒管道进口111和辅路冷媒管道出口112。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2为一切能实现对空调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包括电路板、电子器件等,电子器件又包括功率器件、电容、电感、电阻、芯片等等,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器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腔体;所述控制器和散热器安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控制器包括待散热器件,所述待散热器件与所述散热器导热接触;所述散热器具有安装辅路冷媒管道并与辅路冷媒管道导热接触的通孔或槽,或者所述散热器具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通道;/n所述控制器组件还包括吸湿除湿装置,所述吸湿除湿装置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还设置有辅路冷媒管道进口和辅路冷媒管道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器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腔体;所述控制器和散热器安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控制器包括待散热器件,所述待散热器件与所述散热器导热接触;所述散热器具有安装辅路冷媒管道并与辅路冷媒管道导热接触的通孔或槽,或者所述散热器具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通道;
所述控制器组件还包括吸湿除湿装置,所述吸湿除湿装置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还设置有辅路冷媒管道进口和辅路冷媒管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冷媒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除湿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除湿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吸湿除湿装置相连;或者所述吸湿除湿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为所述吸湿除湿装置进行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露水导流装置,所述露水导流装置与所述吸湿除湿装置相连,对所述吸湿除湿装置上的露水进行导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露水导流装置包括纤维材料,所述腔体还包括一个导流孔,部分所述纤维材料与所述吸湿除湿装置表面相接触,部分所述纤维材料通过所述导流孔衍生到所述腔体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材料,所述干燥材料置于所述腔体内、靠近吸湿除湿装置处。


8.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主节流装置、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路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郏松筠余水秀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先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