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气瓶集装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72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气瓶集装格,包括气瓶、固定框、前置框和汇流排,所述前置框设于固定框的前端,所述气瓶水平放置于固定框内;气瓶的出口位于前置框内,并于前置框内与汇流排连接;所述固定框内设有水平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将气瓶分成单层排;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限位条块,所述限位条块呈类三棱柱形,位于相邻两气瓶之间,与气瓶相平行,两个侧面与气瓶外壁接触,对气瓶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前置框的三个侧面设有可开启的网格板。该气瓶集装格对气瓶进行了限位,对气瓶头部和汇流排设了防护装置,且不影响气瓶集装格的正常使用,有效防止了气瓶碰撞造成的危险,避免了搬动、吊装时设备伸入前置框破坏管道,增加了气瓶集装格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气瓶集装格
本技术涉及工业用气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卧式气瓶集装格。
技术介绍
气瓶集装格,是用来将散装气瓶集束在一起的金属框架,适用于大规模用气单位,便于运输、存放和使用。气瓶集装格主要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多瓶组气瓶集装格,各气瓶出口通过汇流排汇集气体集中供应,不用更换气瓶接头,运输、存放和使用更加安全、方便,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传统的气瓶集装格,在装配时气瓶在其中通过相互靠紧来实现气瓶的相对固定,这种方式使得在移动、运输过程中,气瓶与集装格和气瓶与气瓶之间极易发生碰撞,容易造成危险。对于卧式气瓶集装格,其汇流排设于集装格的一侧,各气瓶出口与汇流排连接,因此该侧管道数目多,且为立体布置,占据较大空间,在进行搬运时,叉车或吊车设备极易插入其中,造成管路破坏,进而造成安全隐患;若将汇流排所在的前置框侧面封死,又会影响气瓶装卸时出口与汇流排的连接安装和气体供应时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全性高的卧式气瓶集装格,该卧式气瓶集装格对气瓶进行了限位,对气瓶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气瓶集装格,包括气瓶(1)、固定框(2)、前置框(3)和汇流排,所述前置框(3)设于固定框(2)的前端,所述气瓶(1)水平放置于固定框(2)内;气瓶(1)的出口位于前置框(3)内,并于前置框(3)内与汇流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内设有水平的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将气瓶(1)分成单层排;所述支撑杆(21)上设有限位条块(22),所述限位条块(22)呈类三棱柱形,位于相邻两气瓶(1)之间,与气瓶(1)相平行,两个侧面与气瓶(1)外壁接触,对气瓶(1)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前置框(3)的三个侧面设有可打开的网格板(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气瓶集装格,包括气瓶(1)、固定框(2)、前置框(3)和汇流排,所述前置框(3)设于固定框(2)的前端,所述气瓶(1)水平放置于固定框(2)内;气瓶(1)的出口位于前置框(3)内,并于前置框(3)内与汇流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内设有水平的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将气瓶(1)分成单层排;所述支撑杆(21)上设有限位条块(22),所述限位条块(22)呈类三棱柱形,位于相邻两气瓶(1)之间,与气瓶(1)相平行,两个侧面与气瓶(1)外壁接触,对气瓶(1)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前置框(3)的三个侧面设有可打开的网格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气瓶集装格,其特征在于,所限位条块(22)与气瓶(1)接触的两个侧面为内凹弧面(221),所述内凹弧面(221)与气瓶(1)外壁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气瓶集装格,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块(22)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气瓶集装格,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饰璟文华杨婉月李磊赵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华油天然气广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