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VR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710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VR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VR眼镜升降机构、定位件、风感件和显示件,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所述定位件和所述风感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一端,所述支撑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支撑架本体上设置有显示件;当需要使用整体装置进行VR模拟时,可将预先设置好的程序与VR视频通过USB接口导入控制盒内,随后控制盒控制VR眼镜升降机构将VR眼镜降下,随后使用者对VR眼镜进行佩戴使用,同时控制盒通过定位件对使用者进行定位,随后通过风感件模拟吹风感,同时显示件显示模拟内容,由此能够提高整体装置的适应性,可以匹配多种VR模拟,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VR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VR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VR支撑架。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
2018年5月8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801041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一种用于VR的模拟驾驶装置,然而该装置的VR模拟仅限于对驾驶操作的模拟,适用性低,并且操作繁琐,使用不够便捷,因此急需一种适应性高,可以匹配多种的VR模拟,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更加便捷的多功能VR支撑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VR支撑架。(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多功能VR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VR眼镜升降机构、定位件、风感件和显示件,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所述定位件和所述风感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一端,所述支撑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支撑架本体上设置有显示件,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通过无线传输与所述显示件相连接;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定位件、风感件和显示件均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所述支撑架本体上设置有USB接口,并且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包括壳体、驱动电机、收卷件、连接绳和VR眼镜本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收卷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收卷件驱动连接,所述连接绳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收卷件外表面,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VR眼镜本体相连接,所述VR眼镜本体通过无线传输与所述显示件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两侧分别与一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定位件。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两侧分别与一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可拆卸连接有所述风感件。进一步的,所述显示件通过调节支架与所述支撑架本体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支架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一面与所述显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盘的一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另一面与所述支撑架本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为减速电机。进一步的,还包括放置架,所述USB接口下方设置有所述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与所述支撑架本体固定连接,并且相互垂直。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支撑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板,并且相互垂直,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接口,所述支撑架本体上还设置有所述辅助接口。(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使用整体装置进行VR模拟时,可将预先设置好的程序与VR视频通过USB接口导入控制盒内,随后控制盒控制VR眼镜升降机构将VR眼镜降下,随后使用者对VR眼镜进行佩戴使用,同时控制盒通过定位件对使用者进行定位,随后通过风感件模拟吹风感,同时显示件显示模拟内容,由此能够提高整体装置的适应性,可以匹配多种VR模拟,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VR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VR支撑架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VR支撑架中VR眼镜升降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VR支撑架中调节支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本体,2-第二连接杆,3-风感件,4-第一连接杆,5-定位件,6-VR眼镜升降机构,7-调节支架,8-辅助接口,9-固定板,10-控制盒,11-放置架,12-USB接口,13-显示件,601-壳体,602-驱动电机,603-收卷件,604-连接绳,605-VR眼镜本体,701-第一固定盘,702-第一转动杆,703-第二固定盘,704-第二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设置了VR眼镜升降机构、定位件和风感件,由此能够提高整体装置的适应性,可以匹配多种VR模拟,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更加便捷。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VR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1、VR眼镜升降机构6、定位件5、风感件3和显示件13,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6、所述定位件5和所述风感件3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1的一端,所述支撑架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盒10,所述支撑架本体1上设置有显示件13,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6通过无线传输与所述显示件13相连接;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6、定位件5、风感件3和显示件13均与所述控制盒10电连接;所述支撑架本体1上设置有USB接口12,并且与所述控制盒10电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使用整体装置进行VR模拟时,可将预先设置好的程序与VR视频通过USB接口12导入控制盒10内,随后控制盒10控制VR眼镜升降机构6将VR眼镜降下,随后使用者对VR眼镜进行佩戴使用,同时控制盒10通过定位件5对使用者进行定位,随后通过风感件3模拟吹风感,同时显示件13显示模拟内容。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使用整体装置进行VR模拟时,可将预先设置好的程序与VR视频通过USB接口12导入控制盒10内,随后控制盒10控制VR眼镜升降机构6将VR眼镜降下,随后使用者对VR眼镜进行佩戴使用,同时控制盒10通过定位件5对使用者进行定位,随后通过风感件3模拟吹风感,同时显示件13显示模拟内容,由此能够提高整体装置的适应性,可以匹配多种VR模拟,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更加便捷。进一步地,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6包括壳体601、驱动电机602、收卷件603、连接绳604和VR眼镜本体605,所述壳体601与所述支撑架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02和所述收卷件603均设置于所述壳体601内,所述驱动电机602与所述收卷件603驱动连接,所述连接绳604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收卷件603外表面,所述连接绳604的另一端与所述VR眼镜本体605相连接,所述VR眼镜本体605通过无线传输与所述显示件13相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6包括壳体601、驱动电机602、收卷件603、连接绳604和VR眼镜本体605,所述壳体601与所述支撑架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02和所述收卷件603均设置于所述壳体601内,所述驱动电机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VR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本体、VR眼镜升降机构、定位件、风感件和显示件,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所述定位件和所述风感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一端,所述支撑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支撑架本体上设置有显示件,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通过无线传输与所述显示件相连接;/n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定位件、风感件和显示件均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n所述支撑架本体上设置有USB接口,并且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VR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本体、VR眼镜升降机构、定位件、风感件和显示件,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所述定位件和所述风感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一端,所述支撑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支撑架本体上设置有显示件,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通过无线传输与所述显示件相连接;
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定位件、风感件和显示件均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所述支撑架本体上设置有USB接口,并且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VR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VR眼镜升降机构包括壳体、驱动电机、收卷件、连接绳和VR眼镜本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收卷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收卷件驱动连接,所述连接绳的一端缠绕于所述收卷件外表面,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VR眼镜本体相连接,所述VR眼镜本体通过无线传输与所述显示件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VR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两侧分别与一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定位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VR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两侧分别与一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必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亿鑫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