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机构及具有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58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摇头机构及具有其的装置。一种摇头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适于与待安装对象的机身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适于与待安装对象的机头固定连接;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部的至少一侧,固定结构与第二支撑部可转动地连接,固定结构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机头的重力。通过设置固定结构与第二支撑部可转动地连接,且固定结构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机头的重力,即依靠固定结构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机头在摇头过程中的定位,使得外力驱动机头摇头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调节机头的摇头角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摇头机构及具有其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摇头机构及具有其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风扇通过上下左右摇头实现大角度送风功能。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风扇,机头上固定连接有衬架,机身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衬架可相对于固定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固定架上的转轴呈水平设置,衬架上的定位孔呈弧形排列,且该弧形的半径的尺寸与固定连接于固定架上的弹性限位组件距离转轴轴线的尺寸一致,以便用户对衬架进行上下摇头时,能找到与弹性限位组件相对应的定位孔供其卡入而实现定位效果。但是该结构在风扇进行上下摇头时,仅能通过处于不同角度的定位孔进行调节角度,由于定位孔设置位置有限,调节角度也会受限,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自由调节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风扇摇头过程中的调节角度受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角度可随意调节的摇头机构及具有其的装置。一种摇头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适于与待安装对象的机身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适于与所述待安装对象的机头固定连接;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至少一侧,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机头的重力。所述固定结构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所述第二支撑部,至少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接触,所述容置槽的槽壁夹设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容置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接触。所述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侧。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形成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或突出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设有突出部或凹陷部,所述突出部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凹陷部配合连接,所述突出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侧壁共同配合形成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设有限位结构或限位空间,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或限位空间配合连接的限位空间或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筋条,所述限位空间为限位孔。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有定位柱或定位槽,所述第一连接孔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或定位槽配合连接的定位槽或定位柱。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配合连接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为弧形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定位凸柱或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柱或定位孔配合连接的定位孔或定位凸柱。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一种具有摇头机构的装置,包括机身和机头,还包括上述的摇头机构。所述具有摇头机构的装置为风扇。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设置与待安装对象的机身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部,与待安装对象的机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部,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部的至少一侧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第二支撑部可转动地连接,且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机头的重力,即依靠固定结构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机头在摇头过程中的定位,由于不设置单独的定位调节角度的结构,使得外力驱动机头摇头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调节机头的摇头角度,并实现机头在任意角度的定位,使得摇头机构的摇头角度可随意调节,不受限制,提高了用户体验。2.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在固定结构上设置容置第二支撑部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壁与第二支撑部接触夹设第二支撑部,由于在机体相对机身摇头时,容置槽的槽壁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摩擦力与机头的重力垂直,使得容置槽的槽壁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摩擦力对机头的定位能力更强。3.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设置容置槽的槽底也与第二支撑部接触,使得容置槽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摩擦力更大,对机头的定位效果更好。4.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在第一支撑部的两侧均设置固定结构,使得第二支撑部相对第一支撑部转动时,两侧的固定结构能够对第二支撑部的两侧同时实现固定,使得固定效果更好。5.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将固定结构设置为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使得固定结构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装配更加方便。6.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上设置配合连接的凹陷部和突出部,第二支撑部上设置第二连接孔,突出部穿过第二连接孔与凹陷部配合连接,使得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装配更加紧凑,摇头机构的整体结构更小。7.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设置配合连接的限位结构和限位空间,使得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连接更加简单方便。8.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在第一固定部的连接轴与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连接孔上设置配合连接的定位槽和定位柱,使得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支撑部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止了第一固定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也使得第一固定部与第一支撑部装配固定时能够预定位,提高装配效率。9.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设置与第二支撑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使得摇头机构装配时比较方便。10.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在第一支撑部上设置限位柱,连接部上设置与限位柱配合连接的长条孔,使得第一支撑部与连接部相对转动时,长条孔的长度即为转动角度的限位,进而对机头相对机身转动时的摇头角度进行限位。11.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将长条孔设置为弧形孔,使得长条孔与转动角度更适配,机头与机身发生相对转动时更加顺畅。12.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在连接部与第二支撑部上设置相互配合连接的定位凸柱和定位孔,使得连接部与第二支撑部在固定连接时,能够预先定位,防止固定过程中出现移动,提高了装配效率。13.本技术提供的摇头机构,通过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连接部上设置通孔,第一支撑部上设置第一连接孔,第二支撑部上设置第二连接孔,由于控制风扇的机头上的风叶转动的主电机设置在机头,控制器设置在机身,通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能够穿设风扇的主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控制线,无需再在其他部位上单独开设接线孔,使得摇头机构的整体结构较紧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撑部(1),适于与待安装对象的机身(5)固定连接;/n第二支撑部(2),适于与所述待安装对象的机头固定连接;/n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至少一侧,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机头的重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部(1),适于与待安装对象的机身(5)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部(2),适于与所述待安装对象的机头固定连接;
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至少一侧,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机头的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所述第二支撑部(2),至少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接触,所述容置槽的槽壁夹设所述第二支撑部(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部(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上;
第二固定部(4),与所述第一固定部(3)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部(4)与所述第一固定部(3)之间形成所述容置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3)靠近所述第二固定部(4)的一侧设有凹陷部(35)或突出部,所述第二支撑部(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22),所述第二固定部(4)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3)的一侧设有突出部(45)或凹陷部,所述突出部(45)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22)与所述凹陷部(35)配合连接,所述突出部(45)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固定部(3)和第二固定部(4)的侧壁共同配合形成所述容置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3)靠近所述第二固定部(4)的一侧设有限位结构或限位空间,所述第二固定部(4)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或限位空间配合连接的限位空间或限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焕陈宇强王勇陈中兆马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