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54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门装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动滑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动滑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二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动滑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二侧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动滑轮,第一传动绳经过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第二传动绳经过第三动滑轮和第四动滑轮,旋转驱动轴能够使第一传动绳和第二传动绳驱动门体在关闭位置和通风位置之间切换,分别对门体的分散的四点通过传动绳与动滑轮进行配合,使得门体能够在风压下能够稳定地移动,实现了风压下开关门体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门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门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矿井通过主通风机通风,主通风机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一用一备,备用通风机须能在短时间内开动。地面总回风道的气流关闭,采用风门控制,每台主通风机配套风门,配合主通风机的运行。尽可能的缩短主通风机倒机的时间,使主通风机在最短时间内能具备运转状态,矿井在最短时间内使新鲜气流进入,矿井的安全更有保证;配备与主通风机停机时间同步开闭的风门,且具备在压力下开闭的能力,对于矿井通风安全更具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门装置无法在风压下稳定地打开及关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门装置,包括:门体,门体可移动地安装在框体的内部空间中,门体具有遮挡框体风口的关闭位置,及避让框体风口的通风位置;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安装在内部空间顶部,门体可移动地悬挂在导向机构上;绳驱动机构,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及缠绕在驱动轴上的第一传动绳和第二传动绳,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框体的侧壁上,驱动轴水平设置,第一传动绳的第一端在驱动轴上的缠绕方向与第二传动绳的第一端在驱动轴上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传动绳的第一端的绳头与第一传动绳的第一端的绳头均固定在驱动轴上,第一传动绳的第二端的绳头固定在框体的第一侧的底部,第二传动绳的第二端的绳头固定在框体的第二侧的底部;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动滑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动滑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二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动滑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二侧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动滑轮,第一传动绳经过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第二传动绳经过第三动滑轮和第四动滑轮,旋转驱动轴能够使第一传动绳和第二传动绳驱动门体在关闭位置和通风位置之间切换。进一步地,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滚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二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滚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二侧的底部设置有第四滚轮,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均抵接在框体的内壁上。进一步地,风门装置还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及第四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设置在框体的第一侧的外壁上,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一定滑轮的底部,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设置在框体的第二侧的外壁上,第四定滑轮位于第三定滑轮的底部,第一传动绳依次经过第三定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最后固定在框体的第一侧的底部;第二传动绳依次经过第四定滑轮、第三动滑轮、第四动滑轮,最后固定在框体的第二侧的底部。进一步地,导向机构包括:导轨,导轨安装在内部空间的顶部,并水平设置;悬挂件,悬挂件的顶部可移动地安装在导轨上,门体安装在悬挂件的下部。进一步地,导轨包括水平设置的导向面,悬挂件包括:主体,主体的两端设置有滚轮,滚轮抵接在导向面上;悬挂柱,悬挂柱的顶部枢接在主体的下方,悬挂柱的底部与门体枢接。进一步地,悬挂柱为两个,两个悬挂柱分别枢接在主体的两端。进一步地,绳驱动机构包括:机体,机体安装在框体的侧壁上;驱动电机机构,驱动电机机构安装在机体上,驱动电机机构的输出端与驱动轴驱动连接。进一步地,驱动电机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减速器,驱动轴与减速器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进一步地,绳驱动机构还包括手动摇臂,减速器包括手动驱动轴,手动摇臂可拆卸地安装在手动摇臂上。进一步地,框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四个凹部,在门体处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分别抵接在四个凹部中。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风门装置包括门体和绳驱动机构,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动滑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动滑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二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动滑轮,门体的靠近框体的第二侧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动滑轮,分别对门体的分散的四点通过传动绳与动滑轮进行配合,使得门体能够在风压下能够稳定地移动,实现了风压下开关门体的功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风门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驱动轴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风门装置的门体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导轨;11、第一动滑轮;12、第二动滑轮;13、第三动滑轮;14、第四动滑轮;15、第一滚轮;2、门体;21、第一定滑轮;22、第二定滑轮;23、第三定滑轮;24、第四定滑轮;3、框体;4、悬挂件;5、第一传动绳;6、第二传动绳;7、驱动轴;8、手动摇臂;9、驱动电机机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记载的,煤矿矿井通过主通风机通风,主通风机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一用一备,备用通风机须能在短时间内开动。地面总回风道的气流关闭,采用风门控制,每台主通风机配套风门,配合主通风机的运行。尽可能的缩短主通风机倒机的时间,使主通风机在最短时间内能具备运转状态,矿井在最短时间内使新鲜气流进入,矿井的安全更有保证;配备与主通风机停机时间同步开闭的风门,且具备在压力下开闭的能力,对于矿井通风安全更具有意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门装置,包括门体2、导向机构及绳驱动机构,门体2可移动地安装在框体3的内部空间中,门体2具有遮挡框体3风口的关闭位置,及避让框体3风口的通风位置;导向机构安装在内部空间顶部,门体2可移动地悬挂在导向机构上;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7及缠绕在驱动轴7上的第一传动绳5和第二传动绳6,驱动轴7可转动地安装在框体3的侧壁上,驱动轴7水平设置,第一传动绳5的第一端在驱动轴7上的缠绕方向与第二传动绳6的第一端在驱动轴7上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传动绳5的第一端的绳头与第一传动绳5的第一端的绳头均固定在驱动轴7上,第一传动绳5的第二端的绳头固定在框体3的第一侧的底部,第二传动绳6的第二端的绳头固定在框体3的第二侧的底部;门体2的靠近框体3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动滑轮11,门体2的靠近框体3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动滑轮12;门体2的靠近框体3的第二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动滑轮13,门体2的靠近框体3的第二侧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动滑轮14,第一传动绳5经过第一动滑轮11和第二动滑轮12,第二传动绳6经过第三动滑轮13和第四动滑轮14,旋转驱动轴7能够使第一传动绳5和第二传动绳6驱动门体2在关闭位置和通风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框体主要指风道的外部结构。本技术的风门装置包括门体和绳驱动机构,门体2的靠近框体3的第一侧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门体(2),所述门体(2)可移动地安装在框体(3)的内部空间中,所述门体(2)具有遮挡所述框体(3)风口的关闭位置,及避让所述框体(3)风口的通风位置;/n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内部空间顶部,所述门体(2)可移动地悬挂在所述导向机构上;/n绳驱动机构,所述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7)及缠绕在所述驱动轴(7)上的第一传动绳(5)和第二传动绳(6),所述驱动轴(7)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体(3)的侧壁上,所述驱动轴(7)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传动绳(5)的第一端在所述驱动轴(7)上的缠绕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动绳(6)的第一端在所述驱动轴(7)上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传动绳(5)的第一端的绳头与所述第一传动绳(5)的第一端的绳头均固定在所述驱动轴(7)上,所述第一传动绳(5)的第二端的绳头固定在所述框体(3)的第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二传动绳(6)的第二端的绳头固定在所述框体(3)的第二侧的底部;/n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动滑轮(11),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动滑轮(12);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二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动滑轮(13),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二侧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动滑轮(14),所述第一传动绳(5)经过所述第一动滑轮(11)和所述第二动滑轮(12),所述第二传动绳(6)经过所述第三动滑轮(13)和所述第四动滑轮(14),旋转所述驱动轴(7)能够使所述第一传动绳(5)和所述第二传动绳(6)驱动所述门体(2)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通风位置之间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体(2),所述门体(2)可移动地安装在框体(3)的内部空间中,所述门体(2)具有遮挡所述框体(3)风口的关闭位置,及避让所述框体(3)风口的通风位置;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内部空间顶部,所述门体(2)可移动地悬挂在所述导向机构上;
绳驱动机构,所述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7)及缠绕在所述驱动轴(7)上的第一传动绳(5)和第二传动绳(6),所述驱动轴(7)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体(3)的侧壁上,所述驱动轴(7)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传动绳(5)的第一端在所述驱动轴(7)上的缠绕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动绳(6)的第一端在所述驱动轴(7)上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传动绳(5)的第一端的绳头与所述第一传动绳(5)的第一端的绳头均固定在所述驱动轴(7)上,所述第一传动绳(5)的第二端的绳头固定在所述框体(3)的第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二传动绳(6)的第二端的绳头固定在所述框体(3)的第二侧的底部;
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动滑轮(11),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动滑轮(12);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二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动滑轮(13),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二侧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动滑轮(14),所述第一传动绳(5)经过所述第一动滑轮(11)和所述第二动滑轮(12),所述第二传动绳(6)经过所述第三动滑轮(13)和所述第四动滑轮(14),旋转所述驱动轴(7)能够使所述第一传动绳(5)和所述第二传动绳(6)驱动所述门体(2)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通风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滚轮(15),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二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门体(2)的靠近所述框体(3)的第二侧的底部设置有第四滚轮,所述第一滚轮(15)、所述第二滚轮、所述第三滚轮及所述第四滚轮均抵接在所述框体(3)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装置还包括第一定滑轮(21)、第二定滑轮(22)、第三定滑轮(23)及第四定滑轮(24),所述第一定滑轮(21)和所述第二定滑轮(22)设置在所述框体(3)的第一侧的外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石磊张义
申请(专利权)人:燕京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