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45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属于建筑工程领域。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包括建筑体、外装电梯和消防窗,所述建筑体包括从上至下包括若干个楼梯、入户门、外墙和救援窗,所述楼梯与入户门齐平,所述外墙上开设有救援窗,所述救援窗位于入户门的正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滑轮架、第一滑轮、支撑板和第一滑轨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消防窗前后滑动,通过旋转架的设置,能够使得消防窗旋转至救援窗的外部,进而能够使得救援人员攀爬踏板,具有方便使用的优点,给救援人员救援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救援的效率,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
技术介绍
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的框架结构住宅大多没有安装电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旧楼加装电梯将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要求旧楼加装电梯的呼声虽然越来越大,但难度仍然不小。现有的旧房加装平层电梯直接入户的设计,会导致救援通道封闭,与旧房楼梯隔开,这样一旦发生事故,救援人员很难进入到故障层进行救援,给救援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能够使得救援人员快速进入到故障层进行救援。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包括建筑体、外装电梯和消防窗,所述建筑体包括从上至下包括若干个楼梯、入户门、外墙和救援窗,所述楼梯与入户门齐平,所述外墙上开设有救援窗,所述救援窗位于入户门的正对面,所述建筑体的前侧设置有阳台,阳台位于外装电梯的两侧;所述外装电梯包括若干个电梯厅和入户通道,所述电梯厅位于入户门的正对面,且所述电梯厅位于救援窗的中部,所述电梯厅的两端连通入户通道,所述入户通道与建筑体上的阳台连通,所述救援窗的内腔设置有消防窗,所述消防窗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栏;所述消防窗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轮架,所述第一滑轮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旋转架包括旋转杆、第一旋转套和第二旋转套,所述第一旋转套和第二旋转套均通过轴承套设在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套的顶部与消防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套的底部与第一滑轮架固定连接;所述救援窗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轮在第一滑轨的内腔滑动。为了使得消防窗滑动的更加的流畅,优选的,所述消防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架,所述第二滑轮架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第二滑轮。为了对消防窗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消防窗左右晃动,优选的,所述救援窗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轮槽,所述第二滑轮在滑轮槽的内腔滑动,所述滑轮槽与第二滑轮相适配。为了对消防窗进行限位和保护,避免在不使用消防窗时,消防窗意外滑出救援窗情况的出现,优选的,所述外墙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分别位于滑轮槽的两侧,所述滑轨第二滑轨上均开设有活动槽,位于滑轮槽的两侧的第二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均位于活动槽的内腔。为了保证达到对消防窗限位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底部的高度低于滑轮槽顶部的高度。为了便于救援人员进行攀爬,快速达到故障层进行救援,优选的,所述防护栏包括十根横向圆管和一根纵向圆管,所述横向圆管的一端与消防窗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圆管的另一端与纵向圆管固定连接,且所述纵向圆管的顶部和底部均与消防窗固定连接。所述电梯厅(201)的高度大于消防窗(4)底部的高度。为了消防窗能够正常旋转下来,便于救援人员攀爬,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前后的长度大于救援窗的厚度。为了保证消防窗旋转的稳定性和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套和第二旋转套的数量为均两个,两个第二旋转套位于两个第一旋转套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滑轮架、第一滑轮、支撑板和第一滑轨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消防窗前后滑动,通过旋转架的设置,能够使得消防窗旋转至救援窗的外部,进而能够使得救援人员攀爬踏板,具有方便使用的优点,给救援人员救援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救援的效率,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第二滑轮架和第二滑轮的配合使用,能够使得消防窗滑动的更加的稳定,避免消防窗在滑动的过程中出现卡顿的情况,有利于加快救援的速度;3、本技术通过第二滑轨、活动槽和限位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不使用该全折叠式救援通道时对消防窗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有人攀爬该全折叠式救援通道,大大增加了该全折叠式救援通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建筑体和外装电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建筑体内部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式救援通道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伸缩架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消防窗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建筑体;101、楼梯;102、入户门;103、外墙;104、救援窗;2、外装电梯;201、电梯厅;202、入户通道;3、收纳槽;4、消防窗;5、防护栏;6、旋转架;601、旋转杆;602、第一旋转套;603、第二旋转套;7、第一滑轮架;8、第一滑轮;9、支撑板;10、第一滑轨;11、第二滑轮架;12、第二滑轮;13、第二滑轨;14、活动槽;15、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包括建筑体1、外装电梯2和消防窗4,建筑体1包括从上至下包括若干个楼梯101、入户门102、外墙103和救援窗104,楼梯101与入户门102齐平,外墙103上开设有救援窗104,救援窗104位于入户门102的正对面,建筑体1的前侧设置有阳台,阳台位于外装电梯2的两侧;外装电梯2包括若干个电梯厅201和入户通道202,电梯厅201位于入户门102的正对面,且电梯厅201位于救援窗104的中部,电梯厅201的两端连通入户通道202,入户通道202与建筑体1上的阳台连通,救援窗104的内腔设置有消防窗4,消防窗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栏5;消防窗4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架6,旋转架6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轮架7,第一滑轮架7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滑轮8,通过第一滑轮架7、第一滑轮8、支撑板9和第一滑轨10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消防窗4前后滑动,通过旋转架6的设置,能够使得消防窗4旋转至救援窗104的外部,进而能够使得救援人员攀爬踏板,具有方便使用的优点,给救援人员救援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救援的效率,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旋转架6包括旋转杆601、第一旋转套602和第二旋转套603,第一旋转套602和第二旋转套603均通过轴承套设在旋转杆601,第一旋转套602的顶部与消防窗4固定连接,第二旋转套603的底部与第一滑轮架7固定连接;救援窗10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0,第一滑轮8在第一滑轨10的内腔滑动。为了使得消防窗4滑动的更加的流畅,本实施例中,消防窗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架11,第二滑轮架11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第二滑轮12,通过第二滑轮架11和第二滑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包括建筑体(1)、外装电梯(2)和消防窗(4),所述建筑体(1)包括从上至下包括若干个楼梯(101)、入户门(102)、外墙(103)和救援窗(104),所述楼梯(101)与入户门(102)齐平,所述外墙(103)上开设有救援窗(104),所述救援窗(104)位于入户门(102)的正对面,所述建筑体(1)的前侧设置有阳台,阳台位于外装电梯(2)的两侧;/n所述外装电梯(2)包括若干个电梯厅(201)和入户通道(202),所述电梯厅(201)位于入户门(102)的正对面,且所述电梯厅(201)位于救援窗(104)的中部,所述电梯厅(201)的两端连通入户通道(202),所述入户通道(202)与建筑体(1)上的阳台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窗(104)的内腔设置有消防窗(4),所述消防窗(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栏(5);/n所述消防窗(4)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架(6),所述旋转架(6)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轮架(7),所述第一滑轮架(7)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滑轮(8);/n所述旋转架(6)包括旋转杆(601)、第一旋转套(602)和第二旋转套(603),所述第一旋转套(602)和第二旋转套(603)均通过轴承套设在旋转杆(601),所述第一旋转套(602)的顶部与消防窗(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套(603)的底部与第一滑轮架(7)固定连接;/n所述救援窗(10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0),所述第一滑轮(8)在第一滑轨(10)的内腔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包括建筑体(1)、外装电梯(2)和消防窗(4),所述建筑体(1)包括从上至下包括若干个楼梯(101)、入户门(102)、外墙(103)和救援窗(104),所述楼梯(101)与入户门(102)齐平,所述外墙(103)上开设有救援窗(104),所述救援窗(104)位于入户门(102)的正对面,所述建筑体(1)的前侧设置有阳台,阳台位于外装电梯(2)的两侧;
所述外装电梯(2)包括若干个电梯厅(201)和入户通道(202),所述电梯厅(201)位于入户门(102)的正对面,且所述电梯厅(201)位于救援窗(104)的中部,所述电梯厅(201)的两端连通入户通道(202),所述入户通道(202)与建筑体(1)上的阳台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窗(104)的内腔设置有消防窗(4),所述消防窗(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护栏(5);
所述消防窗(4)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架(6),所述旋转架(6)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轮架(7),所述第一滑轮架(7)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滑轮(8);
所述旋转架(6)包括旋转杆(601)、第一旋转套(602)和第二旋转套(603),所述第一旋转套(602)和第二旋转套(603)均通过轴承套设在旋转杆(601),所述第一旋转套(602)的顶部与消防窗(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套(603)的底部与第一滑轮架(7)固定连接;
所述救援窗(10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0),所述第一滑轮(8)在第一滑轨(10)的内腔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房加装平层电梯全折叠式救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窗(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架(11),所述第二滑轮架(11)的内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山华苏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永昌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