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44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预制柱,包括调节柱箍和斜支撑,所述调节柱箍套在预制柱上部,所述斜支撑上端连接在调节柱箍中部,下端连接在地面上;所述调节柱箍包括四根柱箍杆,所述柱箍杆一端设有连接螺栓,另一端间隔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设在上一根柱箍杆上的不同的通孔内,形成调节柱箍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预制柱;所述斜支撑两端均通过铰页与调节柱箍和地面,所述铰页包括上铰页和下铰页,所述上铰页通过插销固定在调节柱箍的中间位置,所述下铰页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斜支撑进行固定和调节,操作方便快捷,有效降低操作难度,降低人力使用,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定位效果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预制框架柱在进行吊装就位时需要进行临时支撑进行校正和固定,传统的支撑方式是采用钢管配合U型托进行校正,但是上述固定装置调节精度差,调节不便并且使用后无法周转使用,并且存在应用范围较小的局限,同时进行调节时占用大量人力,效率较低。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通过调节柱箍和斜支撑的配合进行预制混凝土柱的支撑固定以及校正,应用范围广,调节方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连接预制柱和地面,用于固定预制柱,包括调节柱箍和斜支撑,所述调节柱箍套在预制柱上部,所述斜支撑上端连接在调节柱箍中部,下端连接在地面上;所述调节柱箍包括四根柱箍杆,所述柱箍杆一端设有沿其轴线的连接螺栓,另一端侧面上间隔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设在上一根柱箍杆的通孔内,首尾相连形成方形调节柱箍;所述连接螺栓通过锁扣固定在柱箍杆上;所述斜支撑两端均通过铰页与调节柱箍和地面,所述铰页包括上铰页和下铰页,所述上铰页通过插销固定在调节柱箍的中间位置,所述下铰页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柱箍杆外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为水平设置的方条孔,两个上下对齐为一组,所述柱箍杆上表面上间隔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和插孔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铰页包括铰页座和插条,所述插条设在铰页座后侧,上下两个水平设置,且与插孔相对应;所述插条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置与插销孔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柱箍的调节尺寸为600、700、800和900mm,所述插孔和插销孔设置位置为300、350、400和450mm。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撑与地面倾角为60-7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栓内端与柱箍杆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柱箍杆为长度为925mm。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撑为正反调节丝杠。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设置调节柱箍适用于不同尺寸预制混凝土柱,或者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加工,应用范围广,有效降低施物料成本;设置斜支撑进行固定和调节,操作方便快捷,有效降低操作难度,降低人力使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可拆卸上铰页座,将斜支撑一直连接在调节柱箍的中点位置,保证其作用点位于预制混凝土柱的中点,避免预制混凝土柱偏心受力导致定位不准;本技术结构简单,拆卸便捷,应用范围广,便于操作,并且定位效果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调节柱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柱箍和上铰页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1-调节柱箍,11-柱箍杆,12-连接螺栓,13-锁扣,2-斜支撑,3-预制柱,4-铰页,41-上铰页,42-下铰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如图1、2所示,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连接预制柱3和地面,用于固定预制柱3,包括调节柱箍1和斜支撑2,所述调节柱箍1套在预制柱3上部,所述斜支撑2上端连接在调节柱箍1中部,下端连接在地面上;所述调节柱箍1包括四根柱箍杆11,所述柱箍杆11一端设有沿其轴线的连接螺栓12,另一端侧面上间隔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12垂直于上一根柱箍杆11,并位于其侧面的通孔内,首尾相连形成方形调节柱箍1;所述连接螺栓12通过锁扣13固定在柱箍杆11上;优选的,所述锁扣13型号为T20-300L。所述锁扣13可以用双螺母进行替换。所述斜支撑2两端均通过铰页4与调节柱箍1和地面,所述铰页包括上铰页41和下铰页42,所述上铰页41通过插销固定在调节柱箍1的中间位置,所述下铰页42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如图3、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柱箍杆11外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为水平设置的方条孔,两个上下对齐为一组,所述柱箍杆11上表面上间隔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和插孔对应设置。间隔设置多组插孔,用于固定上铰页41,实现对不用尺寸的预制柱3进行固定时,作用点均位于预制柱3中点,保证受力。并且采用插孔与插条的配合,实现灵活调节,操作便捷。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撑2所述平面为竖直平面,并位于预制柱3的中点位置。如图3、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上铰页41包括铰页座和插条,所述插条设在铰页座后侧,上下两个水平设置,且与插孔相对应;所述插条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置与插销孔位置相对应。使用时,首先确定预制柱3的尺寸,然后选择位于预制柱3中点位置的插孔,将插条从侧面插入插孔中,然后使用插销从顶面插入插销孔中,将插条与柱箍杆11固定,完成上铰页41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插销底端露出柱箍杆11,并通过开口销固定。所述插销可用螺栓代替,并通过螺母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柱箍1的调节尺寸为600、700、800和900mm,所述插孔和插销孔设置位置为300、350、400和450mm。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撑2与地面倾角为60-75°。保证斜支撑的受力最佳,对预制柱3的支撑效果稳定。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栓12内端与柱箍杆11螺纹连接或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柱箍杆11为长度为925mm。进一步的,所述柱箍杆11宽度为150mm,其厚度根据实际工况进行确定,保证其自身结构的稳定和对预制柱3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撑2为正反调节丝杠,优选的,型号为S6040-315/415A。选用正反调节丝杠调节便捷,成本低廉,并且周转便捷。进一步地,本技术适用于2-6m高度的预制柱3,并根据预制柱3的高度不同,更换不同规格的斜支撑2。本技术使用时,首先根据预制柱3的尺寸,确定上铰页41的固定位置,然后将其固定在柱箍杆11上,然后将下铰页42固定在地面上,保证上铰页41和下铰页42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然后将斜支撑2的两端分别与上铰页41和下铰页42连接;使用吊装设备将预制柱3吊装预入位,然后将四根柱箍杆11设在预制柱3的四周进行预紧,预紧时,将连接螺栓插入适合的通孔中,然后使用锁扣13进行预紧;然后调整斜支撑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连接预制柱(3)和地面,用于固定预制柱(3),其特征是,包括调节柱箍(1)和斜支撑(2),所述调节柱箍(1)套在预制柱(3)上部,所述斜支撑(2)上端连接在调节柱箍(1)中部,下端连接在地面上;/n所述调节柱箍(1)包括四根柱箍杆(11),所述柱箍杆(11)一端设有沿其轴线的连接螺栓(12),另一端侧面上间隔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12)设在上一根柱箍杆(11)的通孔内,首尾相连形成方形调节柱箍(1);所述连接螺栓(12)通过锁扣(13)固定在柱箍杆(11)上;/n所述斜支撑(2)两端均通过铰页(4)与调节柱箍(1)和地面,所述铰页包括上铰页(41)和下铰页(42),所述上铰页(41)通过插销固定在调节柱箍(1)的中间位置,所述下铰页(42)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连接预制柱(3)和地面,用于固定预制柱(3),其特征是,包括调节柱箍(1)和斜支撑(2),所述调节柱箍(1)套在预制柱(3)上部,所述斜支撑(2)上端连接在调节柱箍(1)中部,下端连接在地面上;
所述调节柱箍(1)包括四根柱箍杆(11),所述柱箍杆(11)一端设有沿其轴线的连接螺栓(12),另一端侧面上间隔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12)设在上一根柱箍杆(11)的通孔内,首尾相连形成方形调节柱箍(1);所述连接螺栓(12)通过锁扣(13)固定在柱箍杆(11)上;
所述斜支撑(2)两端均通过铰页(4)与调节柱箍(1)和地面,所述铰页包括上铰页(41)和下铰页(42),所述上铰页(41)通过插销固定在调节柱箍(1)的中间位置,所述下铰页(42)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柱箍杆(11)外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为水平设置的方条孔,两个上下对齐为一组,所述柱箍杆(11)上表面上间隔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和插孔对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应杰赵艺蒙眭佳明董爱李斌温耀琦雷远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