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槽式踢脚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420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卡槽式踢脚线,包括固定座和面板,固定座包括C形本体、第一固定卡接部、第二固定卡接部以及倒L型上沿板,倒L型上沿板设置于C形本体上端边沿处,第一固定卡接部设置于C形本体下端边沿的底部,第二固定卡接部设置于倒L型上沿板的顶部;面板包括面板本体、第一面板卡接部和第二面板卡接部,第一面板卡接部设置于面板本体的下端,第二面板卡接部呈倒L型设置于面板本体的顶部内侧;面板分别通过第一面板卡接部、第二面板卡接部和第一固定卡接部、第二固定卡接部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上。该卡槽式踢脚线,结构新颖,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外形美观,装饰效果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槽式踢脚线
本技术室内装饰领域,涉及一种踢脚线,尤其涉及一种卡槽式踢脚线。
技术介绍
踢脚线,又称踢脚板,指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踢脚线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踢脚线除了它本身的保护墙面的功能之外,在家居美观的比重上也占有相当比例。它是地面的轮廓线,视线经常会很自然地落在上面。但是,现有踢脚线在安装时不是很方便,工序较为复杂,安装好后其牢固性存在一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卡槽式踢脚线。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槽式踢脚线,包括嵌设在墙体上的固定座和卡扣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面板,其中:所述固定座包括C形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槽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嵌设在墙体(30)上的固定座(10)和卡扣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0)上的面板(20),其中:所述固定座(10)包括C形本体(11)、第一固定卡接部(12)、第二固定卡接部(14)以及倒L型上沿板(13),所述倒L型上沿板(13)设置于所述C形本体(11)上端边沿处,所述第一固定卡接部(12)设置于C形本体(11)下端边沿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卡接部(14)设置于所述倒L型上沿板(13)的顶部;所述面板(20)包括面板本体(21)、第一面板卡接部(24)和第二面板卡接部(22),所述第一面板卡接部(24)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21)的下端,所述第二面板卡接部(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槽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嵌设在墙体(30)上的固定座(10)和卡扣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0)上的面板(20),其中:所述固定座(10)包括C形本体(11)、第一固定卡接部(12)、第二固定卡接部(14)以及倒L型上沿板(13),所述倒L型上沿板(13)设置于所述C形本体(11)上端边沿处,所述第一固定卡接部(12)设置于C形本体(11)下端边沿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卡接部(14)设置于所述倒L型上沿板(13)的顶部;所述面板(20)包括面板本体(21)、第一面板卡接部(24)和第二面板卡接部(22),所述第一面板卡接部(24)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21)的下端,所述第二面板卡接部(22)呈倒L型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21)的顶部内侧;所述面板(2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面板卡接部(24)、第二面板卡接部(22)和所述第一固定卡接部(12)、第二固定卡接部(1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座(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槽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本体(11)完全嵌设在所述墙体(30)内,且所述倒L型上沿板(13)贴合设置在所述墙体(30)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槽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卡接部(12)、第二固定卡接部(14)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其均所述墙体(3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康新中国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