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37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包括有阳光房主体,阳光房主体由能够沿底轨滑动收拢的阳光房单体组成,阳光房单体的底梁上均设置有底部滑轮,阳光房主体的底部轴向铺设由轨道条拼接而成的底轨,轨道条的一侧设置有扣合槽,轨道条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扣合槽相适配的扣合部,扣合槽和扣合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底部滑轮相适配的滑轨;扣合部向滑轨侧延伸形成挡边,底梁上固定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防风钩,防风钩伸入所述挡边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阳光房单体能够沿底轨滑动而收拢,既满足的一般阳光房的需求,必要时将其收起,以还原露台、庭院等建筑的敞开结构,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
本技术涉及阳光房制造
,尤其指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
技术介绍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阳光房是目前很多国内外追求自然、时尚人士所推崇的建筑。阳光房多建于露台、庭院,在享有封闭空间的同时,又不影响享受阳光。现有的阳光房,多采用固定式结构,即采用固定的框架结构配搭玻璃而建成一封闭的空间,固定式结构满足了享受阳光的需求,但是其无法开启,无法满足使用者享受外界新鲜空气的需求,因此,现有的阳光房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合理,移动灵活的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包括有阳光房主体,阳光房主体由能够沿底轨滑动收拢的阳光房单体组成,阳光房单体的底梁上均设置有底部滑轮,阳光房主体的底部轴向铺设由轨道条拼接而成的底轨,轨道条的一侧设置有扣合槽,轨道条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扣合槽相适配的扣合部,扣合槽和扣合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底部滑轮相适配的滑轨;扣合部向滑轨侧延伸形成挡边,底梁上固定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防风钩,防风钩伸入所述挡边下方。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阳光房单体的截面呈倒U字形结构。上述的阳光房单体内横跨两侧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与阳光房单体的顶部之间竖向设置有加强杆。上述的阳光房单体的截面呈倒L字形结构。上述的阳光房单体的上梁上固定有滑轮支架,滑轮支架上装配有上滑轮,上滑轮与固定于墙面的上轨内的上滑轨相配合。上述的滑轮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上轨内表面相配合的球面轴承。上述的上轨的外侧设置有防雨皮条,防雨皮条的外侧伸至所述上梁上方。本技术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其结构简单、合理,利用底梁上底部滑轮与底轨的配合,使阳光房单体能够沿底轨滑动而收拢,既满足的一般阳光房的需求,必要时将其收起,以还原露台、庭院等建筑的敞开结构,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的需求;底轨由轨道条拼接而成,并在底梁上设置防风钩,以保证阳光房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底梁与底轨的配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上梁与上轨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阳光房单体1、底梁11、上梁12、底部滑轮2、轨道条3、扣合槽31、扣板31a、扣合部32、滑轨33、挡边34、防风钩4、支撑杆51、加强杆52、滑轮支架61、上滑轮62、上轨63、上滑轨63a、球面轴承64、防雨皮条7。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包括有阳光房主体,阳光房主体由能够沿底轨滑动收拢的阳光房单体1组成,阳光房单体1的底梁11上均设置有底部滑轮2,阳光房主体的底部轴向铺设由轨道条3拼接而成的底轨,轨道条3的一侧设置有扣合槽31,轨道条3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扣合槽31相适配的扣合部32,扣合槽31和扣合部32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底部滑轮2相适配的滑轨33;扣合部32向滑轨侧延伸形成挡边34,底梁11上固定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防风钩4,防风钩4伸入所述挡边34下方。实施例中,阳光房单体1的截面呈倒U字形结构。实施例中,阳光房单体1内横跨两侧设置有支撑杆51,支撑杆51与阳光房单体1的顶部之间竖向设置有加强杆52。阳光房单体1两侧的跨度较大,设置支撑杆51和加强杆52能够增加阳光房的强度。各个阳光房单体1的尺寸逐个增大,沿底轨收拢后,各个阳光房单体1重叠在一起。底轨由轨道条3拼接而成,相邻的轨道条3之间通过扣合部32与扣合槽31的配合固定在一起,为了防止杂质进入扣合槽31内,底轨边缘的扣合槽31(该处扣合槽31无相邻扣合部32与其配合)上扣合一扣板31a。底梁11上还设置有防风钩4,以增强阳光房的可靠性。实施例二、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阳光房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阳光房结构相似,其阳光房单体1的底梁11上的底部滑轮2与底轨配合实现滑动,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阳光房单体1的截面呈倒L字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阳光房结构,适用于一侧为墙面的场地。实施例中,阳光房单体1的上梁12上固定有滑轮支架61,滑轮支架61上装配有上滑轮62,上滑轮62与固定于墙面的上轨63内的上滑轨63a相配合。实施例中,滑轮支架61上设置有与所述上轨63内表面相配合的球面轴承64。设置球面轴承64来减小摩擦力,以减小滑动的阻力。实施例中,上轨63的外侧设置有防雨皮条7,防雨皮条7的外侧伸至所述上梁12上方。设置防雨皮条7来挡雨,避免雨水从缝隙中进入阳光房内。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包括有阳光房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阳光房主体由能够沿底轨滑动收拢的阳光房单体(1)组成,所述的阳光房单体(1)的底梁(11)上均设置有底部滑轮(2),所述的阳光房主体的底部轴向铺设由轨道条(3)拼接而成的底轨,所述的轨道条(3)的一侧设置有扣合槽(31),所述的轨道条(3)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扣合槽(31)相适配的扣合部(32),所述的扣合槽(31)和扣合部(32)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底部滑轮(2)相适配的滑轨(33);所述的扣合部(32)向滑轨侧延伸形成挡边(34),所述的底梁(11)上固定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防风钩(4),所述的防风钩(4)伸入所述挡边(34)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包括有阳光房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阳光房主体由能够沿底轨滑动收拢的阳光房单体(1)组成,所述的阳光房单体(1)的底梁(11)上均设置有底部滑轮(2),所述的阳光房主体的底部轴向铺设由轨道条(3)拼接而成的底轨,所述的轨道条(3)的一侧设置有扣合槽(31),所述的轨道条(3)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扣合槽(31)相适配的扣合部(32),所述的扣合槽(31)和扣合部(32)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底部滑轮(2)相适配的滑轨(33);所述的扣合部(32)向滑轨侧延伸形成挡边(34),所述的底梁(11)上固定有截面呈L形结构的防风钩(4),所述的防风钩(4)伸入所述挡边(34)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其特征是:所述的阳光房单体(1)的截面呈倒U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收拢的阳光房,其特征是:所述的阳光房单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伟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