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36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组件,且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下表面一体式安装,所述连接管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出水口,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贯穿第二箱体的上表面至第二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流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的冲击力较大导致第二出水管损坏,造成损失,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可以有效地将对水中的杂质进行阻拦,避免造成堵塞的现象,使得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水
,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之为水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时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目前在使用时,由于水流的速度较大容易使得水管损坏,且水中存在较多的杂质,容易使得水管造成堵塞。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两侧一体式安装有连接杆,且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组件,且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下表面一体式安装,所述连接管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出水口,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贯穿第二箱体的上表面至第二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圆锥件,所述第二箱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贯穿至进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三过滤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过滤网为活性炭材料,所述第二过滤网为HPEA材料,所述第一过滤网为粗过滤网,所述第三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一过滤网均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座、第二导流座、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座和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流板,且第一导流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流座,所述第二导流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流板,且第二导流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流座,所述第三导流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导流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水平方向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水平方向呈45度角度设置,所述第三导流板也与水平方向呈45度角度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均为长条状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流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的冲击力较大导致第二出水管损坏,造成损失,且导流组件中设置有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可以高效的对水流进行导流缓冲的作用。2、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可以有效地将对水中的杂质进行阻拦,避免造成堵塞的现象,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且过滤组件中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中,方便对其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中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水口;2、连接管;3、第一箱体;4、连接杆;5、电机;6、旋转轴;7、圆锥件;8、第二箱体;9、第一水泵;10、第一出水管;11、第一进水管;12、进水箱;13、过滤组件;14、第二进水管;15、第二水泵;16、第二出水管;17、导流组件;18、第一导流座;19、第二导流座;20、第一导流板;21、第二导流板;22、第三导流座;23、第三导流板;24、第一凹槽;25、第二凹槽;26、第三凹槽;27、第一过滤网;28、第二过滤网;29、第三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包括第一箱体3,第一箱体3的两侧一体式安装有连接杆4,且第一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15,连接杆4的底部设置有圆锥件7,第一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15,第二水泵15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6,第二出水管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组件17,导流组件17包括第一导流座18、第二导流座19、第一导流板20、第二导流板21、第三导流座22和第三导流板23,第一导流座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流板20,且第一导流座1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流座19,第二导流座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流板21,且第二导流座19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流座22,第三导流座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导流板23,第一导流板20与水平方向呈平行设置,第二导流板21与水平方向呈45度角度设置,第三导流板23也与水平方向呈45度角度设置,第一导流板20、第二导流板21和第三导流板23均为长条状设置,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流组件17,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的冲击力较大导致第二出水管16损坏,造成损失,且导流组件17中设置有第一导流板20、第二导流板21和第三导流板23,可以高效的对水流进行导流缓冲的作用。在图1和图3中:第二出水管16的一端与连接管2的下表面一体式安装,连接管2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出水口1,第二水泵15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4,第二进水管14贯穿第二箱体8的上表面至第二箱体8的内部,第二箱体8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型号为YVF2-80M1-40.55KW,控制器的型号为LJK-III32A,电机5的驱动端连接有旋转轴6,第二箱体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9,第一水泵9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1,第一进水管11的一端贯穿至进水箱12的内部,且第一水泵9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0,第一水泵9与第二水泵15的型号均为DCP-2500,第二箱体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13,过滤组件13包括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25、第三凹槽26、第一过滤网27、第二过滤网28和第三过滤网29,第二凹槽2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4,且第二凹槽25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26,第一凹槽24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一过滤网27,第二凹槽25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二过滤网28,第三凹槽26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三过滤网29,第三过滤网29为活性炭材料,第二过滤网28为HPEA材料,第一过滤网27为粗过滤网,第三过滤网29、第二过滤网28和第一过滤网27均平行设置,通过设置过滤组件13,可以有效地将对水中的杂质进行阻拦,避免造成堵塞的现象,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且过滤组件13中的第一过滤网27、第二过滤网28和第三过滤网29分别活动安装在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25和第三凹槽26中,方便对其进行更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过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包括第一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3)的两侧一体式安装有连接杆(4),且第一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15),所述连接杆(4)的底部设置有圆锥件(7),所述第一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15),所述第二水泵(15)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6),所述第二出水管(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组件(17),且第二出水管(16)的一端与连接管(2)的下表面一体式安装,所述连接管(2)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出水口(1),所述第二水泵(15)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4),所述第二进水管(14)贯穿第二箱体(8)的上表面至第二箱体(8)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包括第一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3)的两侧一体式安装有连接杆(4),且第一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15),所述连接杆(4)的底部设置有圆锥件(7),所述第一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泵(15),所述第二水泵(15)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6),所述第二出水管(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组件(17),且第二出水管(16)的一端与连接管(2)的下表面一体式安装,所述连接管(2)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出水口(1),所述第二水泵(15)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4),所述第二进水管(14)贯穿第二箱体(8)的上表面至第二箱体(8)的内部,所述第二箱体(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8)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驱动端连接有旋转轴(6),所述第二箱体(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9),所述第一水泵(9)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1),所述第一进水管(11)的一端贯穿至进水箱(12)的内部,所述第一水泵(9)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3)包括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25)、第三凹槽(26)、第一过滤网(27)、第二过滤网(28)和第三过滤网(29),所述第二凹槽(2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4),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江柏延斌李军伟化希之王红艳杨家颖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