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波形钢板耗能的减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波形钢板耗能的减震支座。
技术介绍
地震历来是危害人类的一大自然灾害,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发生了多次大地震,包括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国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等,历次地震都给人类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再过去的历次大地震中,作为生命线工程的桥梁结构无一例外的遭受了严重破坏,给震后救援及重建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实践证明,进行减隔震设计是避免或减轻桥梁地震破坏几率的有效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城市交通建设也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修建了数量巨大的中小跨径桥梁。对于中小跨径桥梁,比较成熟的减震技术就是在桥墩与主梁之间设置减震支座,但是目前我国应用减震技术的桥梁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减震支座的减震效果对自身材料特性的依赖性较大,而减震支座的设计思路主要侧重于通过滑动或滚动装置来减少地震对上部结构的作用,通过增加耗能材料来减缓震与耗能,需要两种及以上材料的组合才能达到需要的减震效果,这就增大了减震支座的加工复杂程度,提高了制作成本,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波形钢板耗能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支座(3)和若干波形钢板(4);/n所述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均为水平设置的方形钢板,上连接板(1)位于下连接板(2)正上方,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支座(3);/n所述上连接板(1)的下板面焊接有4个上锚固板(101),4个上锚固板(101)围合成方形框架,支座(3)位于该方形框架的正中央;/n所述下连接板(2)的上板面焊接有4个下锚固板(201),4个下锚固板(201)围合成方形框架,支座(3)位于该方形框架的正中央;/n每个所述上锚固板(101)的正下方均存在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波形钢板耗能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支座(3)和若干波形钢板(4);
所述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均为水平设置的方形钢板,上连接板(1)位于下连接板(2)正上方,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支座(3);
所述上连接板(1)的下板面焊接有4个上锚固板(101),4个上锚固板(101)围合成方形框架,支座(3)位于该方形框架的正中央;
所述下连接板(2)的上板面焊接有4个下锚固板(201),4个下锚固板(201)围合成方形框架,支座(3)位于该方形框架的正中央;
每个所述上锚固板(101)的正下方均存在一个下锚固板(201),上锚固板(101)和下锚固板(20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Ⅰ;
每个所述上锚固板(101)与其正下方的下锚固板(201)之间设置有波形钢板(4),波形钢板(4)的波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波形钢板(4)的上边缘设置有若干椭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谨,秦凤江,张茜,陈宜言,何晓晖,侯兆新,李国强,乔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