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纱生产用混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23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纱生产用混棉机,包括混棉箱,所述混棉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延伸至混棉箱的内部,所述混棉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与混棉箱内壁的顶部形成进料仓,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三组输料桶,所述输料桶的顶部贯穿第一挡板的底部且与进料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三组输料桶,可以对不同的纤维一起铺设,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打散装置的设置可以将纤维之中的结块处打散,不会使生产出来的棉纱出现大量结块情况的出现,而且利用电动伸缩杆来调节动压轮的位置来生产出来的棉纱的厚度,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纱生产用混棉机
本技术涉及棉纱生产
,具体为一种棉纱生产用混棉机。
技术介绍
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普梳纱是用棉纤维经普通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是用棉纤维经精梳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选用优质原料,成纱中纤维伸直平行、结杂少、光泽好、条干匀、强力高,这类棉纱多用于织造高档织物。在棉纱的制造材料多是棉纤维等多种纤维组成,而棉纱的组成需要多种此案为进行均匀铺设,而现有的混棉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进行分层铺设,而且制造的纤维容易打结,造成制造完成的棉纱出现大块相连情况的出现,而且制造完成的棉纱厚度也不便调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棉纱生产用混棉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纱生产用混棉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纱生产用混棉机,包括混棉箱,所述混棉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延伸至混棉箱的内部,所述混棉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与混棉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纱生产用混棉机,包括混棉箱(1),所述混棉箱(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的一端延伸至混棉箱(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棉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2),所述第一挡板(2)的顶部与混棉箱(1)内壁的顶部形成进料仓(3),所述第一挡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三组输料桶(7),所述输料桶(7)的顶部贯穿第一挡板(2)的底部且与进料仓(3)相连通,所述第一挡板(2)的表面且位于输料桶(7)的右侧设置有电动仓门(5),所述电动仓门(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6),所述输料桶(7)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8),所述混棉箱(1)的背面且对应第二挡板(8)的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纱生产用混棉机,包括混棉箱(1),所述混棉箱(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的一端延伸至混棉箱(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棉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2),所述第一挡板(2)的顶部与混棉箱(1)内壁的顶部形成进料仓(3),所述第一挡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三组输料桶(7),所述输料桶(7)的顶部贯穿第一挡板(2)的底部且与进料仓(3)相连通,所述第一挡板(2)的表面且位于输料桶(7)的右侧设置有电动仓门(5),所述电动仓门(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6),所述输料桶(7)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8),所述混棉箱(1)的背面且对应第二挡板(8)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至混棉箱(1)的内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位于混棉箱(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流轮(11),所述混棉箱(1)的内壁且位于输料桶(7)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动连接杆(20)和从动连接杆(21),所述主动连接杆(20)与从动连接杆(21)的外表面通过传送带(22)固定连接,所述混棉箱(1)的背面且对应主动连接杆(20)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19),所述第三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与主动连接杆(20)固定连接,所述混棉箱(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出料口(31),所述出料口(31)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板(30),所述导向板(30)的一侧设置于传送带(22)的一侧,所述混棉箱(1)的一侧且位于出料口(3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27)和第一固定板(2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庆白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旭之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