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208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固定安装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内部开设有培养室,所述培养室顶部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温度传感器,排气开关,所述培养室内壁开设有自动取样器,所述箱体内壁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箱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上安装有培养板,所述箱体外壁两侧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带观察穿的箱门。该电热恒温培养箱中,紫外线灯,可对培养物进行杀菌,排气开关,可以排出培养室内多余气体,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培养室内温度变化,防止温度过高,自动取样器,可以在不用打开箱门的情况下,对箱内培养物进行取样分析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
本技术属于微生物检测
,具体为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
技术介绍
如今,在医疗领域中,恒温培养箱具有重要的作用。外壳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制作,表面使用静电喷塑工艺;工作室采用不锈钢板或优质冷轧钢板加工成型,并经防锈防腐处理,稳固耐用;可选装指针式控温仪或微电脑智能控温仪,智能控温仪采用PID控制程序、数码显示屏,轻触型操作按键,具有超温报警功能;门中间设有双层钢化玻璃观察窗,便于直接观察培养物的变化。磁性胶条密封,启闭方便、密封良好对于病理研究、菌类实验、药物疗效实验等具有重要意义。食品生产企业在对其食品产品进行安全检测时,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测,通常用电热恒温培养箱进行微生物培养。目前,现有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只是在箱体的一侧或者底部设置有加热板,只能对一种培养物进行培养,密封的环境会使箱内气体膨胀增多,需要隔一顿时间打开箱门。在对培养箱内培养物进行检测时候,需将培养物取出再进行分析检测,此时空气中的微生物会对培养物进行污染啊,从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容易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微电脑控制器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键,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培养室,所述培养室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温度传感器和排气开关,所述培养室的内壁一侧开设有自动取样器,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上部固定安装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上固连接有培养板一和培养板二,所述箱体外壁两侧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安装又观察窗。优选的,所述自动取样器通过胶管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壁,所述自动取样器杆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与固定安装在基座上的传动盘连接,所述基座底部连接有取样枪。优选的,所述培养室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在箱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两个培养室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紫外线灯和排气开关。优选的,所述培养板二为液体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一为土壤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一与培养板二分别通过滑槽活动连接在箱体内壁,所述培养板二和培养板一上分别开设有等规格与等数量的培养槽。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电加热器分别固定安装在培养室内壁底部两侧。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培养室内安装有紫外线灯,可直接对培养物进行杀菌消毒,顶部设有排气开关,可以排出培养室内多余气体,避免由于微生物发酵产生气体,使培养室膨胀,造成意外伤害,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培养室内温度变化,防止由于温度过高,造成培养物死亡失活。2、本技术中,培养室内壁安装有自动取样器,可以在不用打开箱门的情况下,可以将取样数据传回微电脑控制器,从而对箱内培养物进行取样分析研究,避免在外界取样对培养物造成污染,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3、本技术中,箱体分为两个培养室,可同时对液体培养基和土壤培养基进行恒温培养,节约了成本,箱体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方便箱体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中自动取样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培养板俯视图;图中标记:1、箱体;2、温度传感器;3、紫外线灯;4、显示屏;5、微电脑控制器;6、按键;7、排气开关;8、电加热器;9、万向轮;10、滑槽;11、自动取样器;12、箱门;13、观察窗;14、培养板二;15、培养板一;16、培养室;17、基座;18、驱动电机;19、取样枪;20、培养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微电脑控制器5,所述微电脑控制器5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和按键6,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9,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培养室16,培养室16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在箱体1的内部,箱体1的内部两个培养室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紫外线灯3和排气开关7,所述培养室16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3、温度传感器2和排气开关7,所述培养室16的内壁一侧开设有自动取样器11,自动取样器11通过胶管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所述自动取样器11杆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8上,所述驱动电机18通过传动带与固定安装在基座17上的传动盘连接,所述基座17的底部连接有取样枪19,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8,所述电加热器8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滑槽10,电加热器8的数量为4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培养室16的内壁底部两侧,两组所述滑槽10上固连接有培养板一15和培养板二14,培养板二14为液体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一15为土壤培养板,分别通过滑槽固定在箱体1内壁,所述培养板二14和培养板一15上分别开设有等规格与等数量的培养槽20,所述箱体1外壁两侧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箱门12,所述箱门12上安装有观察窗13。工作原理:当电热恒温培养箱使用时,可以先将液体培养板二14和土壤培养板一15放入箱体1.通过微电脑控制器5打开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杀菌,避免杂菌对培养物进行污染,消毒后,将不同的培养物分别置于液体培养板二14和土壤培养板一15上的培养槽20中,通过滑槽10将培养板放入箱体1,并关闭箱门12,此时通过微电脑控制器5打开培养室16内部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好培养室所需要的温度,此时加热器8开始工作,两个培养室开始加热,如果需要观察培养室内部情况,可以通过箱门12上的观察窗13进行观察,当培养室16内气体过多时,可以通过排气开关7向外界排出气体,当需要对培养物进行取样检测时,可以通过微电脑控制器5控制自动取样器11上的驱动电机18工作,驱动电机18通过传动带带动基座17内的传动盘转动,此时取样枪19进入培养物中进行取样,数据传回微电脑控制器5有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研究。该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室内安装有紫外线灯3,可直接对培养物进行杀菌消毒,顶部设有排气开关7,可以排出培养室内多余气体,避免由于微生物发酵产生气体,使培养室膨胀,造成意外伤害,温度传感器2可以实时监测培养室内温度变化,防止由于温度过高,造成培养物死亡失活。该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室内壁安装有自动取样器11,可以在不用打开箱门的情况下,可以将取样数据传回微电脑控制器5,从而对箱内培养物进行取样分析研究,避免在外界取样对培养物造成污染,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该电热恒温培养箱中,箱体1分为两个培养室,可同时对液体培养基和土壤培养基进行恒温培养,节约了成本,箱体底部安装有万向轮9,方便箱体进行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微电脑控制器(5),所述微电脑控制器(5)的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和按键(6),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9),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培养室(16),所述培养室(16)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3)、温度传感器(2)和排气开关(7),所述培养室(16)的内壁一侧开设有自动取样器(11),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8),所述电加热器(8)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滑槽(10),两组所述滑槽(10)上固定连接有培养板一(15)和培养板二(14),所述箱体(1)的外壁两侧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箱门(12),所述箱门(12)的上表面安装有观察窗(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微电脑控制器(5),所述微电脑控制器(5)的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和按键(6),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9),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培养室(16),所述培养室(16)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3)、温度传感器(2)和排气开关(7),所述培养室(16)的内壁一侧开设有自动取样器(11),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8),所述电加热器(8)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滑槽(10),两组所述滑槽(10)上固定连接有培养板一(15)和培养板二(14),所述箱体(1)的外壁两侧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箱门(12),所述箱门(12)的上表面安装有观察窗(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取样器(11)通过胶管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所述自动取样器(11)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8),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奕邓定志谢会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奥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